一、營造環境——為學生營造有利于師生對話的支持性環境所謂支持性環境,就是指能夠接納、容忍不同意見的環境。接納意味著支持和鼓勵,容忍意味著不批判、不壓制,尊重學生直接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之間的認知分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不能分開的,教學需要“溝通”和“合作”。情緒心理學家曼德勒認為:環境刺激引起認識解釋,認識解釋引起喚醒的知覺,喚醒的知覺導致情緒體驗,因此,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環境,就可以使師生之間的對話不僅包括知識方面,還包括情感、態度、行為和價值觀等方面。通過對話不僅使每個學生,尤其是問題學生可以在寬松的環境中敞開心扉,還可以使一些自卑的心態轉變成自信,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二、生活資源——利用生活資源,感受真實數學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標準》中指出:“數學是生活的部分,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現實數學世界出發,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并不是“新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舊知識”,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心理學研究表明:直觀、形象、新奇的東西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