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黃岡江對岸黃石的人,黃石沿江就一條路,但在六、七十年代,卻集聚了黃石所有的商業和主要的工業,除了東北、上海、武漢支援過來的、還有土著大冶人外,最主要的就業者,就是黃岡過來的人了。我不翻百度,就我原先那些黃岡的同事每年帶過來吃的家鄉的特產,我就能說出一二、點醒三四了。
1、從最南邊的黃梅說起吧?我家二姐夫就是黃梅人,每年都給我家的過年禮物中,黃梅魚面是必不可少的,原先還有米酒,但米酒度數有點高,不適合大冶人原先吃早餐時用的”斧子酒”味道淡。大冶人所謂”斧子酒”“米酒沖蛋花”其實就是熟的糯米飯發酵后沖開水的飲料,根本算不上酒,黃梅米酒,其實算糯米釀的糧食酒了,3、40度的樣子,印象深的還是魚面,勁道、有嚼勁、魚香味濃,非常可口,可飯可菜,咸淡自便。
2、黃梅過來是蘄春了,蘄春背后是英山、羅田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英山的茶葉了,英山的綠茶、毛尖很正宗、很纏綿的味道,入口即融,滿嘴留香,大別山的水土好、空氣鮮,茶葉不澀、不苦,二道水后,還有點甜味。我原先一直在一個企業的工會做,工會管俱樂部的,俱樂部天天放電影,有次放電影的師傅請假了,我們就從鄰近的煤礦俱樂部請了個田師傅過來幫忙,田師傅就是英山人,放映技術很過硬的,放映機子壞了,我們經常就叫田師傅來修,一來二往地熟了之后,清明時分,田師傅每每回鄉,就都要帶些英山的茶葉給我們喝的,明前茶、還散發著清香、露著水氣的,實在是好喝!
3、羅田的板栗,我家樓下鄰居就是羅田的,每年板栗上市,都會梢些過來。羅田板栗,山上尤物,個大、皮薄、肉多,殼子是深咖色的、肉芯是金黃色的,炒著吃是零食、燉雞吃是大補、炒肉吃是美餐,香香甜甜的、嘎嘣嘎嘣的、非常難忘。
4、蘄春的艾草,蘄春是時珍故里、藥神之鄉,原先到沒有什么感覺,后來老婆有什么結石、風濕之類的病痛,別人給了一個熏艾葉的方子,跑藥店買的艾草不怎么管用,就托蘄春的同事從蘄春買了一些,用了一段時間,果真見效了,腰不痛了、腿也不抽筋了,結石也不是經常發作了,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的。
5、蘄春過來,就是正對黃石的浠水了,黃石的蔬菜,二分之一來自江北農場,江北農場就在浠水了,是黃石的一塊嵌在黃岡的飛地。感覺浠水的蘿卜好吃、白里透紅、水汪汪的,我們老大冶人都說,一個蘿卜四兩參,浠水的蘿卜湯、藕湯都是有名的。好吃!
6、浠水過去就是武穴了,原先我們都叫廣濟的,我們市的書記、原先的市長就是武穴人,我原先一個同事也是武穴的。記憶最深的是武穴的酥糖最好吃了,少時,年三十晚上最想吃的糕點,就是武穴的酥糖了,油紙包著、拆開包裝,粉狀的糖粉其實就是熟了的糯米粉,然后一層層的糖筋,也是糯米熬成的,那時候家里窮,過年才吃得上的,能吃個一包、兩包的,小小方塊一樣的武穴酥糖,就是過年時最奢侈的事情了。
7、麻城的蛇好像很好吃的,這個也屬野生動物了,不談了!最近幾年,麻城的杜鵑出名了,清明前后,好多人都跑到麻城去看百里杜鵑花海的。漫山遍野的,非常壯觀的。
8、團風原先跟鄂城一起的,印象深的就是東坡餅了。游東坡赤壁的特產,沒人不買兩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