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中期,保證擔保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國際慣例,由專業擔保機構引入我國,作為一種經濟手段在建筑風險管理領域及招投標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涉及招投標行業的投標保證、履約保證等領域,紙質保函和保證金作為兩種擔保方式,一向是市場運作過程中比較常規且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操作手段。先前參與招投標時,各投標企業往往通過支票或者電匯等形式支付一定金額的保證金,同時需要提交相應的紙質保函。按照現行法律及行業政策,投標保證金不可超過招標項目估算價的2%。因投標項目規模不一、性質不同,所以其保證金金額不盡相同。近年來在招標采購場景下,年均投標次數達到3000萬次,保證金規模達到1.5萬億元。
保證金制度一直備受業界詬病,企業因交納投標、履約等保證金,導致大量資金被占用,并且時間跨度比較大,資金壓力非常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的穩健化、正常化發展,而且保證金被擅自私用的現象屢見不鮮。2016年,我國在借鑒西方國家成熟法律體系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發展現狀下達了《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特別指出,各部門、各單位需要通過各種合理手段高效清理保證金,在全社會范圍實施保函制度,爭取進一步降低中小微公司的經濟壓力。
與保證金制度相比,紙質工程保函的使用,降低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等保證金收取機構的管理成本,有助于降低投標公司的經濟負擔。不過紙質保函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來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和不足,由于紙質保函仍屬于實物保證憑證,沒有任何加密手段,在實際中存在無法驗明真偽的情況,很容易造假。同時,也不便于平臺方進行管理追蹤,發生違約事項后招標人索賠的效率不高。面對這些問題,市場各方也一直在努力在尋求解決方案。
國家政策法規積極推動電子保函發展
2005年,我國出臺了《電子簽名法》,對電子簽名行為進行了清晰明確地規定,同時對其所具有的法律效力予以了充分肯定,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電子保函的應用與發展。
2017年,我國下發了《關于印發"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的通知》,鼓勵并引導各單位積極開展電子化招標采購活動,促其和網絡之間進行深層次、全方位融合,以期在提高采購效率和質量的前提下,促進更多信息公開化,嚴格控制交易成本,依托先進強大的網絡實現高效、全面、實時的行政監督,促進行業穩健有序發展。
2019年,我國下發了《關于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指導意見的通知》,希望能夠通過強大的技術以及完善的網絡構建起性能可靠、功能多樣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電子系統,以期在充分整合并優化配置資源的前提下,促進數字證書(CA)在短時間內實現全面高效地全國互認,促進電子擔保保函的應用范圍明顯擴大,緩解公司財務壓力,促其交易效率和質量全面提升。
2020年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創新做好招投標工作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通知》(發改電〔2020〕170號)發文,明確表示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積極實施在線投標、開標"、"改進投標擔保方式",并要求在全面推行投標保證金線上繳退的同時,大力推廣使用保函特別是電子保函替代現金保證金,實現在線提交、在線查核。
近年來國家的相關政策均為電子保函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電子保函的發展勢在必行。
電子保函為招投標帶來的福利
投標人的福利
1.投標成本顯著降低
“電子保函”與傳統的以現金流形式繳納投標保證金最大的區別在于,投標人可以通過較少費用成本開立保函,有效降低投標成本。相對于需滯留在招標人處短則數周、長則數月的投標保證金,保函僅需一次繳納數額為保證金額1%左右的費用,資金壓力大量減少。對于一些小金額項目,開具電子保函費用比前往開標現場的差旅費還要低。
同時,投標人的時間成本也將全面縮減,企業無需頻繁前往保函開立機構開具保函,可在線提交、在線查核,大大降低了投標花費的時間成本。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相對比需要開標前提交紙質保函原件,避免前往開標現場的接觸風險,也避免了前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排隊繳納現金保證金可能帶來的信息泄露隱患。
2.保函管理更加規范
電子保函通過專業的平臺辦理、生成,并直接與招標項目相匹配,系統確保了保函的真實性,確保了交易各方的權益。同時,投標人通過電子保函平臺的辦理投標保函,避免了擔保公司在代辦保函過程中組織圍標串標的情形。
3.更容易取得擔保
對于自身資質不夠好企業實力不夠強的投標人,保函引入第三方保證人角色,獲得業主方、監管機構(建設局)的認可程度更高,更方便招標后辦理后續手續,譬如簽署協議等。
招標人的福利
1.轉變繳納方式,節省投標保證金繳、退時間
電子保函將投標保證金的繳納方式由線下繳納改進為線上辦理和管理,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更能降低招標人的投標保證金管理成本,節約了招標人的資源。
2.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交易成本,激勵市場競爭
使用“電子保函”替代保證金,能提高投標企業資金的使用價值,減輕投標企業因資金壓力問題而違約給招標人帶來的風險和損失,并能有效的激勵市場競爭,為招標人選擇更優秀的合作單位。
3.降低財務管理成本
電子保函使招標人無需管理大額保證金,降低資金管控風險,解決保證金收退的財務操作成本。
4.保函真實可賠付,保障自身權益
通過電子保函平臺可驗證保函真實性、有效性。如出現需要罰沒保證金得到情況可在線發起索賠,高效便捷。避免紙質保函真假難辨,為后期項目索賠帶來隱患。
5.通過金融機構的信用篩查,篩選優質投標人
搭建銀行、保險公司、專業擔保公司的保函業務為主第三方招投標平臺,確保平臺提供的電子保函與紙質保函具備同樣的法律效力,并且具備保密性、易理賠等特點,更利于招標人信用篩選優質投標人。
6.方便招標人防患于未然及追本溯源
投標中,通過電子保函統計參與投標的企業數量,并匯總在同一家單位開具投標保函的企業情況,招標方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投標后,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招標方也可以通過投標企業在投保時留下的歷史記錄,第一時間追本溯源。
監管機構的福利
加強市場監管,健全并優化信用機制。
用電子保函來監管整個招投標全過程,如在某一個環節中出現了問題,平臺可以第一時間做出相應對策,第一時間進行記錄追溯,通報出函的機構或相關部門,盡量把風險率控制在最低;信譽較高、實力雄厚的施工公司相較于信譽差、實力薄弱的公司能夠更高效、更便捷地得到銀行保函,同時能夠享受更多的政策福利;反之,信譽差、實力薄弱的公司不僅難以順利地得到銀行保函,也無法享受政府部門提供的相關福利待遇,失信問題突出的子公司或許會因陷入發展困境而被市場拋棄。
電子保函在招投標行業中的應用
目前,電子保函在招投標行業中應用的最多,尤其受疫情影響,北京、上海、山東、福建、廣東、云南、四川、青海、內蒙古、遼寧等多個省份都已在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中啟用電子保函。
在電子招標發展形勢愈演愈烈、網絡覆蓋范圍逐步擴大的今天,投標保函逐步朝著信息化、網絡化、電子化等方向發展,而這則帶動整個工程擔保保函體系的電子化,履約擔保、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擔保、預付款擔保等多種擔保將逐漸被電子保函所取代,電子保函在未來發展中會和強大成熟的互聯網實現深層次、全方面地融合,并且會在更多的領域、更多的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電子保函的推行
對招投標行業影響意義深遠
總體來說,電子保函的使用,不僅能減輕企業負擔,政府部門大力推進電子保函,有助于促進市場監管機制進一步優化,尤其是健全和優化信用機制,在全社會范圍內構建起一套競爭有序、規范合理的市場運行體系。在電子保函全面應用的發展態勢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等在內的保證人主體為減少風險、獲取可觀的收益,勢必會在開具保函之前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對施工公司的信譽情況、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全面深入地調查分析。所以電子保函不僅是一張證明,也是施工企業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的守合同、重信用記錄憑證的反映,更是反映企業在履行行為全過程中的重要信用影響。
(一)從投標企業減負角度而言,投標保函電子化,有著微觀層面的革新意義。
用電子保函替代紙質保函,首先為企業節約了時間成本,企業無需去現場,線上即可完成保函的開具及投標文件中投標擔保的提交。其次為企業節約了管理成本,避免大量資金積壓或遞送紙質保函的成本。
(二)從招投標行業改革角度而言,投標保函電子化,還有宏觀層面的發展意義。
發展投標電子保函,首先是招投標電子化的必然進程。
2013年2月,我國在借鑒他國成熟經驗的基礎上立足于本國國情制定了《電子招標投標辦法》,為國內公司開展電子招投標活動提供了明確指導,使得招投標行業變得越來越電子化、透明化及規范化。2017年初,我國多部門在全面審視國內發展現狀的前提下共同擬定并下發了《"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該文件明確表示,在2017年,我國需要創建一套嚴謹規范、合理可行的電子招標采購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對電子化招標采購流程進行了清晰明確地規定。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投標保函的電子化發展。相較于傳統的紙質保函來講,電子保函能夠依托多種成熟先進的技術手段有效規避或者破解虛假招標、暗箱操作等多種情況,不僅能夠使得招標采購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也能夠促進信息公開化,嚴格控制交易成本,依托先進強大的網絡實現高效、全面、實時的行政監督,促進行業穩健有序發展。
發展投標電子保函,其次是深化“放管服”的重要環節。
2018年,國家總理明確表示,在未來發展中,我國著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希望能夠有效緩解公司在運營和發展中所承受的財務壓力,使其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與此同時,積極鼓勵并全面引導國內企業自覺響應"放管服"改革,在部分地區積極采取措施落實電子保函的推進工作。在履約保函等各種電子保函被廣泛應用的今天,管理部門便能夠在電子化工程擔保保函的基礎上構建起行業信用體系:只要將與各項保函相關的招標人信息、投標人信息、履約情況、質量情況、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數據等錄入系統,企業信用信息便逐漸能夠積累成行業信用體系。此信用機制的創建與優化無疑會促進整個行業穩健、有序、規范發展,并通過運用"守信得償,失信懲戒"等相關準則積極打造失信者全面受限的社會環境,推動招投標行業在良好政策的引導下實現穩健、長效發展。
▎本文來源于CMCC供應鏈領先實踐,作者紀德桂、胡劍煒、裴振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