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日本為例的話,日本的房地產時代結束之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甚至是一代人的時間里,都沒有財富風口,也很難有財富風口,日本錯過了互聯網、錯過了電子商務,日本幾乎是錯過了這二十年,而我最怕的一點是,我們步入了日本的后塵。
房地產時代已經結束了嗎?在我看來,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地步,什么是結束?結束應該是指塵埃落地,指的是這件事翻篇過去了,而我們的房地產呢?
從各種指標來看,房地產它是有泡沫的,這一點應該是各位都承認的一個共識,那么我們的房地產既然有泡沫,那就說明房地產是虛高的,虛高的價值還沒有被戳破,那怎么能夠說房地產時代已經結束了呢?
如果是日本那樣,在經歷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后,那我們才可以說日本的房地產時代已經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啟了。
但我們的房地產在某種意義上還是虛高的,我們的房地產市值在某種意義上還是居高不下的,還有大量的人正在把自己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到房地產行業之中,因此從投資增值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時代的確是結束了。
但從泡沫的角度來看,從經濟結構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時代還遠遠未到結束的地步,房地產的陰晴冷暖都將繼續影響著我們的宏觀經濟環境。
這一點,從今年房地產遇冷以來,各地對房地產的激勵措施就可以窺見一二,在宏觀經濟層面,房地產依然是最重要的拉升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之一。
因此,房地產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增值的作用已經結束了,但房地產對整個宏觀經濟的貢獻、支撐,還遠遠沒有結束。
從這個角度講,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下一個財富風口,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飛的起來,那風口的意思是什么?是一種能夠全民都能夠參與的大的造富運動,在這個造富運動中,哪怕是“豬”只要站對了,也能夠飛的起來。
如果用這個定義再去套用今天的其他類似的財富風口的話,其實沒了,真的就沒了。
除了房地產行業,下一個全民性的造富運動,下一個全民性的風口,其實應該是找不出來的。
這一點說起來可能非常扎心,因為日本的例子和經驗告訴我們,上個世紀末的日本一樣也是非常強大,日本人全世界普遍買買買,相信自己的經濟總量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永遠相信自己的工資會增長,永遠相信自己的財富會增值。
因此日本人普遍大力投入到汽車、房產以及子女的教育上,可當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后呢?大量的日本人負債,大量的工作被裁掉,日本人一夜之間普信的東西開始喪失,人們的財富快速縮水,從過去的造富運動突然變成了財富的縮水運動,當時全日本家庭中90%以上的家庭資產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滅。
自此,日本進入“失去的二十年”,哪怕是到了現在,日本經濟都還沒有恢復元氣。
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大量的負債涌入到企業和家庭之中,龐大的負債又會反過來制約經濟本身,大量的企業和家庭把所得的利潤和收入拿去還貸款還負債,這也就導致了日本宏觀經濟難以增長。
當時不管日本央行如何刺激利率,都沒有人愿意貸款,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時間里,大部分都把錢拿去還了負債,拿去還了貸款買房的錢。
這也是經濟學家辜朝明最重要的經濟觀察“資產負債表衰退”。
日本的經濟泡沫破滅之后,人們的反思和期待、努力和奮斗,最終都會受到宏觀變化的變化人變化,經濟低迷不僅僅是一種現象,更是改變人塑造人的本源,而那時,一個耗盡日本年輕人的經濟體當然缺乏未來。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日本的例子告訴我們,一旦經濟泡沫破滅之后,人們的獎金沒了、甚至丟掉工作,但需要支付的住房貸款和教育費用卻絲毫沒有減少,于是很多人節衣縮食、耗盡以前的積蓄彌補虧空。
按照經濟學家辜朝明的測算,泡沫破滅讓日本損失了1500萬億日元財富,更嚴重的是讓日本企業和家庭連續15年將主要收入用于還債,整個日本經濟因此錯失了15年。
歷史上的每個經濟體都只能保持一段時間的高速經濟增長,只要貿易全球化繼續,放慢就無可避免,隨著人們持續性的奮斗和上班,人們就會期待更高的薪水、無法也不愿再持續熬夜,以及難以應對競爭。
當我們在說房地產時代已經結束的時候,我們實際上說的是什么?我們實際上說的是房地產把這幾十年來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積蓄給榨空了,把大部分家庭未來三十年的消費給擠壓了。
當人們付出幾十萬的首付,貸三十年的款時,這在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人們不僅僅要拿出過去的所有存款,還得為此拿出未來的一部分收入用于還貸,三十年的貸款時間,消耗的不僅僅是房主自身的壓力,同樣消耗的也是社會上的消費前景。
一個時代的結束,有時候我們想當然地會認為這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但劇本真的能夠這么完美嗎?
當我們習慣了過去幾十年來經濟都在高速增長的時候,當我們習慣了過去幾十年來薪資增長、生活翻天覆地的時候,我們現在還能適應薪資長期停滯不前嗎?我們現在又能適應看不到前路的曙光嗎?
人們想當然地認為會有一個新的時代來替代房地產,成為下一個全民性的造富風口,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個風口過去了,就意味著一個風口過去了,很難會有下一個風口能夠適應,能夠像房地產那樣,讓大多數人都享受到自己家庭資產的升值。
哪怕這種升值是建立在泡沫的背后的。
經濟運行的正常機制是,一部分人把錢存進銀行,另一部分人把錢借出來并花掉。
資產和負債一開始保持著某種程度的平衡,隨著泡沫破裂,原先資產負債表上價值百億的資產只值十億,可六七十億的負債還在那里,而這導致了當時所有日本人忙著還債,或者把錢存進銀行,沒有人消費、沒有人借錢投資,經濟開始迅速萎縮。
我們習慣于人定勝天,總是認為時代的財富風口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當房地產開始走下坡路,一定會有這樣一個財富風口迎面而上,替代房地產讓所有持有者都能夠賺到財富。
但這樣的好事真的永遠存在嗎?
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房地產行業自身的負面效應在我看來還沒有傳達到其他行業上,也沒有影響到宏觀經濟層面,但眼下不發生,就說明未來也不會發生嗎?
這是一個問號。
更重要的在于,一旦房地產時代從宏觀經濟層面被宣告結束,那房地產內部的問題能夠被我們所稀釋嗎?而一個并不存在的財富風口,又能是什么呢?
關鍵的問題在于,人們真的相信一個沒有財富的財富風口嗎?
就像電影《讓子彈飛》中姜文的那句臺詞一樣,“人們寧愿相信張麻子的臉上就應該長著麻子。”相信是很美好的東西,可如果這東西不存在,當我們的信仰和財富開始變得越來越微弱的時候,我們還能靠什么來拯救經濟?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后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