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辨別企業是否具有真實貿易背景,僅憑一份簡單的貿易合同嗎?大家習慣性認為100%保證金足額到位、貿易合同原件與復印件審核一致,就基本能夠控制住風險。其實不然,筆者認為要控制票據業務中的貿易背景真實性風險,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簽發前到企業實地調查其資信狀況、經營情況等,對企業的主體資格予以確認,確保其提交的基本資料合法、合規、真實、有效。
二是對貿易合同的審核,主要從合同本身的真偽辨別;要素是否齊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合同金額與企業規模是否具有合理性等方面。
三是企業在銀行開立的結算賬戶使用是否正常,是否有一定的資金結算業務往來。
四是監控申請承兌金額與當期銷售收入是否匹配;保證承兌匯票用途、金額與客戶經營范圍及經營規模是否一致,與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是否相符。
五是注重保證金來源的審核,避免因資金來源不合法、不合規導致的法律風險。
六是簽發后客戶經理應及時收集企業的增值稅發票,并查看購銷雙方、金額及用途與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是否一致;查驗發票的真偽(可以上安徽省國稅局網站查詢)。
為進一步規范銀承業務,保障資金安全,防范票據風險,我們還應嚴把“三關”:
一是調查關,每簽發一筆承兌匯票都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運作,應把企業的經營、負債、銷售、貨款結算、盈利水平、擔保抵押資格及變現能力、風險度、兌付等情況調查清楚,準確把握第一手資料。
二是審查關,審查人員應嚴格按照審批權限和程序進行審查,對不合規定的承兌匯票一律拒之門外。
三是檢查關,銀行承兌匯票簽發后,客戶經理要跟蹤監督承兌匯票的使用情況,看企業是否按照購銷合同的數量和金額如期購進,有無套取銀行貼現資金和抵押貸款的情況,產品銷售市場如何,銷售貨款是否按計劃轉存。讓企業的承兌匯票運作納入銀行的監督管理中,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