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中國江西、廣東、福建本地的漢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客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居住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說法,所以,客家風俗民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包羅萬象。
客家的民俗大概歸總為以下幾種:
1、做茶果
凡大時大節前,如春節、清明、中秋,家里的女性長輩便喜歡聚在一起做茶果,“糍粑”、“甜皮咸餡”、“喜粄”、“印粄”等等。如今這個場景越來越少見,再到我們的下一輩,估計就只能從照片和明信片中再現這個溫馨的場面了。
2、婚慶嫁娶
客家人的婚嫁習俗最繁瑣,同時也是將中國傳統保留得最好的。譬如新娘入夫家門之前頭頂“米篩”,寓意就是“米篩頂頭千百眼,滿屋哥叔做官回,滿屋哥叔賺錢歸”。別以為這是老土的做派,連樂壇天王陶喆結婚的時候,他的妻子進門前也得頂著個“米篩”。
3、拜山祭祖
客家人最注重祭祀祖宗,本地簡稱為“掛紙”。以前多在秋天祭拜,如今也有春秋兩祭。祭祖一般是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這種情況下全族或全村都一齊出動,規模盛大,隊伍往往少則幾百多則上千人;之后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后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4、節日圍餐
客家人喜歡熱鬧,尤其是親戚之間的聚會頗多,因此我們小時候都曾有這樣的記憶,大家到祠堂吃“圍餐”。只要帶上自己的碗筷和板凳,好菜好飯隨便吃,濃濃的風土人情讓人非常懷念。
5、新春上燈
年十二上燈,在客家人的習俗里,燈諧音“丁”,即添丁的好兆頭。春節后元宵前,凡是生了兒子的家庭都會購買燈籠點起來,如果在宗祠里有組織,還能到集體點燈,是為“上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