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小說里最震撼你的一個人是誰?
《三國演義》最震撼我的是魯肅魯子敬。在很多少人印象中的魯肅是個老實人形象,那是對其的一種片面的誤解,實際上魯肅的形象很豐滿:揮金如土的豪情,為主赴險的氣魄,孫劉聯合的智謀,隱忍大氣的性格,這些都是震撼我的原因。他不像諸葛亮、周瑜那么光芒四射,但其對吳國的貢獻卓越,可謂股肱之臣也。
【奇謀偉略,見識深遠】
公元200年,二十九歲的魯肅初見孫權,就提出奇謀偉略,為孫權所賞識。當時江東形勢危急,孫策新亡,而且江東士大夫呈觀望之勢,隨時都可能土切瓦解。這時孫權,只求“盡力一方,翼以輔漢”。欲思桓文之功,問計于魯肅。
魯肅答曰: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乃當今項羽,孫權“欲尊事義帝”不可能的。英雄乘時,應“建號帝王以囚天下”,興高恬之業。然后從天時、地利、人和各個因素考慮,提出了具體規劃,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此為據江東地利以立根本,視形勢變化見機而動。
第二步,借北方多務之時,“剿除黃祖,進傷劉表”,競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成南北之勢與曹操抗衡。這第二步與周瑜的戰略基本相同。
第三步,“建號帝王以固天下”,依靠長江天險,逐鹿中原,一決雌雄。
魯肅論帝王之業的三步規劃,周密細致,可以說是東吳君臣的“隆中對”。號稱“內事不決張昭”的張昭等重臣,目光短淺,深不以為然,他們抵毀魯肅言論粗魯,不識大體。張昭等人的言論足以暴露了他們的目光短淺,遠遜于魯肅的卓識遠見。
【孫劉聯合,夯實基礎】
魯肅最大的功績就是促成了孫劉聯合,從而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否則,單憑周瑜大都督及幾萬兵馬,如何能憾動曹操大軍。可以說赤壁之戰,魯肅的功勞是很大的。沒有其在雙方斡旋,劉備的愿望,諸葛亮的智慧,周瑜的才能,很難融合到一起,最終取得勝利。
孫劉聯合,意義重大。后來東吳的戰略,基本按照魯肅的建議方針進行,從而得以生存、發展、壯大。自從東吳蜀漢聯合后,雙方再未交戰,而是聯手對抗曹魏,可見魯肅的基本決定了東吳政權的后期決策。
魯肅死后,孫權派呂蒙襲取荊州,孫劉聯盟完全破裂,而吳、蜀也最終被各個擊破,隨之滅亡。
【隱忍大氣,仁義忠厚】
魯肅性格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仁義忠厚。在赤壁之戰中,他的性格和諸葛亮聰明近妖、周瑜心胸狹窄有著鮮明的對比。他的性格時而崇高,時而滑稽,時而隱忍,但歸根結底主宰這個形象的仍是忠厚、隱忍、大氣、理智等優秀的品行,我們看電視劇《三國演義》,特別是赤壁之戰的橋段,他的這些品質體現的淋漓盡致。
從表面看魯肅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在心高氣傲的周瑜和才略超群的諸葛亮面前顯得暗淡無光,但是他高明的戰略思維和謀略藝術,在他的主公孫權面前體現得淋漓盡致,高人一籌。可以說,沒有魯肅,就沒有穩固的孫劉聯盟,就沒有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也就沒有后來江東基業的發展。
王夫之評價魯肅,甚為中肯:
身任天下之重,舍敦信而趨事會,君子之所賤,抑英雄之所恥也,功隳名辱而身以死亡,必矣。欲合孫氏于昭烈以共圖中原者,魯肅也;欲合昭烈于孫氏以共拒曹操者,諸葛孔明也;二子者守之終身而不易。子敬以借荊資先主,被仲謀之責而不辭;諸葛欲諫先主之東伐,難于盡諫,而嘆法正之死。蓋吳則周瑜、呂蒙亂子敬之謀,蜀則關羽、張飛破諸葛之策,使相信之主未免相疑。然二子者,終守西吊劉表東乞援兵之片言,以為金石之固于心而不能自白,變故繁興之日,微二子而人道圮矣。魯肅一生的功績,證明了他是江東最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也只有魯肅才配稱得上戰略家的稱號。 裴松之《三國志注》引《吳書》的評價我最贊同:
“魯肅為人方嚴,寡于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 治軍嚴整,禁令必行。雖在軍陣,手不釋卷。又善言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后,肅為之冠。”大志讀書,原創問答。精彩內容,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