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中醫理論中,脾胃是非常重要的臟腑,脾胃共居中焦,又互為表里,關系密不可分,但功能又有所差異。脾是后天運化之本,胃則是納食消化的器官,胃部食入五谷,進行消化,而脾胃部所化之營養運化至身體各處,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兩個器官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輸布及生化氣血之功能。
為什么會出現脾胃虛弱的問題?
對于脾胃的研究最有名的古代名醫,莫過于金代的名醫李東垣了,他是中醫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也是脾胃學說的創始人,在他所著的《脾胃論》中曾經談到——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
說一下大概的意思,胃為什么會不舒服,因為飲食不節,而胃如果出現問題,胃出現問題,消化不良,脾則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補充,脾的健康會跟著出現問題;而如果精神或身體過度勞累,則脾臟健康會受到影響,脾如果出現問題,則為消化的營養不能及時的運化為氣血,而胃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飲食不節傷胃、過度疲勞傷脾,出現脾胃虛弱的問題,往往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往往息息相關。
脾胃虛弱通常有什么癥狀?
脾胃到底虛不虛弱,需要明確的中醫診斷,給大家介紹一下可能出現的癥狀,供大家參考:
有脾胃虛弱問題的朋友,往往食量少,而且飯后容易出現腹脹不適的癥狀,身體也通常較為瘦弱;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然吃的少,但卻會發胖,這種胖,是由于運化不良而導致的虛胖,雖然胖但卻全身無力,身體倦怠,這也是某些朋友為什么“喝涼水都長肉”的原因之一。
脾胃虛弱的朋友,還往往伴有大便方面的問題,如果是脾胃陽虛,則容易出現大便稀薄,容易拉肚子等方面的問題。而如果是胃陰虛火旺的朋友,則容易出現胃部消化不良大便干燥的問題。
由于脾胃的虛弱,通常還會引起肺部的問題,脾屬土,肺屬金,脾弱而土不足,也就導致肺金不足,容易發生咳嗽、氣短等方面的問題。如果脾胃虛弱日久,還可能導致中氣下陷的問題,中氣的不足導致內臟的脫垂,如胃下垂、子宮脫垂等癥候,其根源都有可能是脾胃虛弱所致的中氣下陷而引起。
脾胃虛弱如何調理?
對于脾胃虛弱的調理,大家不要先想著吃什么藥?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先從生活干預控制上調理脾胃才是根本。我們前面說過,飲食不節傷胃,形神久疲傷脾,因此,想要調理好脾胃,建議從生活上做到以下幾點——
1.飲食有節而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缺一不可,吃健康易于消化的食物,同時規律飲食,拒絕暴飲暴食,少接觸辛辣食品、腌制食品,加工食品、酒、濃咖啡等刺激胃的食物,都是很重要的。
2.起居有度而規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不要過度的疲勞,對于健脾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過度的疲勞,并不是做了多重的體力活動,而是不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能夠保持良好的睡眠所造成的,因此,一定要起居有度,嚴格自律。
3.堅持適度運動:運動對于改善身體代謝能力,調理脾胃也是很有幫助的做法,運動能夠加強脾胃的運化能力。
4.戒除憂思:思慮的過度,同樣是傷脾的大問題。焦慮、緊張等不良的情緒,如果長期不能改善,對于脾胃的傷害是絕大的,長期的憂思導致脾胃虛弱的問題,在現代人身上越來越多,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態,才能有良好脾胃。
在生活調理的基礎上,對于某些脾胃虛弱問題較為嚴重的朋友,可以適當的輔以藥物來控制,調理脾胃的藥物有很多,比如胃陰不足,胃火旺盛的朋友,可以用麥冬、石斛等益胃生津的藥物來調理,比如脾胃虛弱,導致氣短,咳嗽的朋友,中成藥參苓白術散就是很好的選擇,對于脾胃陽虛問題的朋友,歸脾丸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如果是脾胃虛弱引起中氣不足的朋友,補中益氣丸則是對癥的藥物。類似的藥物、中藥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具體的用藥,還請根據自身狀況,咨詢中醫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