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的價格是誰說了算?是農民,還是消費者?
看了很多朋友的答案,有說是農民,有說是消費者,有說是市場,有說是國家宏觀調控。
這其實涉及到一個農產品價格決定權的問題,可以說叫農產品定價權。那么,農產品價格到底誰說了算?有些東西,不做數據分析,不做實際調研,結論就會錯誤。
首先我們可以得知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農民是一種小而散的經濟個體,他并不直接的對接市場,因此對市場有一個很模糊的認知,就是我們常說的信息不對稱。農產品生產出來以后,除了自給自足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肯定要賣出去然后換成可以流通交易的貨幣。
這里就會引入一個中間商(中介組織或者收購企業),中間商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通過中間商的紐帶橋梁,農民最終把手里的農產品給賣出去。至于后面中間商再銷售出去賺了多少錢,就不是農民能操心的了。忽然想起一個廣告詞,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也許有人說了,農民可以自己去賣農產品啊。比如說,自己種的蔬菜,自己拿到街上賣掉。可以的,但是出賣價格是你說了算嗎?這里就會有一個價格參考,是誰給出來的?就是中間商。至于農民的農產品是參照這個價格,是高于或者低于這個價格,看自己的銷售能力和消費者的購買能力。
農民生產了農產品,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產品價格決定權人。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個體力量分散,規模小,沒有決定農產品價格的執行能力。說白了就是處于弱勢群體地位,因此和三農有關的中介組織,就顯得尤為重要。
農產品的價格博弈,就是看這個農產品的銷售,到底是農民賺的利潤高還是中間商賺的利潤高。也從而決定了兩者誰更有定價話語權。但是我說過,農民個體小而散,直接對接市場的交易成本太大太高了,不得不借助于中介組織。所以農產品進入市場交易的等式就是農民農產品——中間商(中介組織或者收購企業)——市場消費者。
所以農民和中介組織的關系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農產品的價格由農民生產成本和中介組織給出的農產品單價有關。所以考慮農產品價格決定權(定價權),還是要讓中間商賺錢。他賺錢了自然會讓利于農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就是這樣子。
在交易中,農民自然處于劣勢,為了扭轉劣勢局面,就要有適度規模化優質農產品,這個是決定致勝的法寶。農民要提高農產品價格,自己就要說了算,從而把中間商變成真正的橋梁紐帶,而不是盤剝的收割機。
農民可以提高自身對農產品價格的決定權的,那就是抱團取暖,組織自己的組織,比如農民協會等,這樣的話就可以直接對接市場,免除中間商的差價,利潤全部歸自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