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沙馬蘭的新片玻璃先生?
沙馬蘭就是個瘋子,《玻璃先生》就是瘋狂的結晶,想不到他還真做成了。
將2000年的成名作《不死劫》和2016年的高人氣片《分裂》楞攢成一個電影宇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也只有兼顧了自信和自戀的沙馬蘭自己說得清。
比起將相隔十多年的電影“合二為一”的《玻璃先生》,沙馬蘭更瘋狂的舉動,還是逆著票房炙手可熱的超級英雄大片而行,以逼近現實的戲虐手法、顛覆認知的超然勇氣和嚴肅認真的哲學思辨,混合進對希區柯克的崇拜之情,去解構超級英雄的起源。
想來整個好萊塢都在一切向錢看,有也只有早已功成名就的沙馬蘭敢于拿超級英雄開刀。在他的《不死劫》之后,也只有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和隨后的《守望者》能夠脫離于漫畫造神的浪漫,將當時就還很浮夸的漫畫改編電影諷刺得體無完膚。
《玻璃先生》絕非簡單的集結兩部影片的主創,進行一場生死大亂斗,也不是主打超級英雄覺醒后的一系列奇幻色彩的“神仙打架”,而是延續了《不死劫》的精神內核,對超級英雄的另類解讀——嚴肅探討在極端現實的環境下,超級英雄的存在意義與公眾的盲從和恐懼。
這絕非浪漫、幽默又有點調皮的華麗詠嘆調,而是一首注定走向自我毀滅的死亡序曲。
如果你真的熱愛美式漫畫和超級英雄,或許會被殘酷的現實哽咽到不能自已,但這就是事實的全部。
長達兩個小時的影片,開頭為正邪不兩立的人物——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監督者”(overseer)大衛與詹姆斯·麥卡沃伊飾演的“野獸”凱文印象深刻的“開臉”,并給了隱藏人物伊利亞一個充滿灰暗的特寫。
至少這次,沙馬蘭多少照顧了那些沒看過兩部“前情提要”電影的觀眾。這里,有必要回顧下《不死劫》和《分裂》中的三個主角,否則下面的影評就成了癡人夢話。
在電影《不死劫》中,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保安大衛成為一場火車對撞災難中唯一的幸存者。幾乎毫發無傷的他,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而他卻因一張寫著“你這一輩子生過幾次病?”的小紙條而陷入困惑。
通過兒子約瑟夫逛漫畫書店,大衛結識了一個名叫伊利亞?普萊斯的神秘黑人。大衛了解到,因天生的脆骨癥很少出門,他的精神世界就是各種漫畫,伊利亞認為大衛的奇跡生還就是漫畫書中描繪的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英雄,他需要證明給大眾看,這讓大衛更加困惑。
經過伊利亞的勸導和自身發生的一系列神奇變化,大衛逐漸對伊利亞的說法產生興趣。片尾,真相大白,原來大衛遇到的火車事故,是智商超群的以伊利亞人為制造的,以及一系列神秘的天災人禍,都出自伊利亞之手。
面對這個制造成百上千人死亡的所謂“巧合”來證明自己超級英雄理論的“瘋子”,充滿正義感的大衛感到更加困惑。當惡魔與英雄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個世界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電影《分裂》相對簡單,詹一美飾演的凱文因兒時母親的虐待而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在成長過程中,本體凱文分裂出驚人的二十三重人格,他們輪流“主導”著凱文的身體,而最危險的第二十四重人格“野獸”,正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
一日,安雅·泰勒飾演的孤僻女孩凱西,與同學一道被凱文綁架到一處廢棄的動物園。因兒時同病相憐的不幸遭遇,凱西對這個性格捉摸不定的男子產生了復雜的情愫,為了保護同伴,也為了救自己,她始終保持冷靜,與凱文身體里的各種奇異古怪人格相周旋。
最終,一場大屠殺在所難免,凱西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女心理醫生生前留下的字條,最終奇跡般的活了下來,然而,兇殘暴躁、中槍都不死的“野獸”也就此誕生了。
回到電影《玻璃先生》,一頭白發的大衛游蕩在街頭,有電腦天才兒子約瑟夫的支持下,他的民間義警工作如虎添翼。被網絡稱之為“監護者”,大衛自知使命遠未結束。
一所廢棄的紅磚廠,凱文誘拐了四名女拉拉隊員,每個人格都搶著出來對話,令受害者驚恐不已。
本片第一場狹路相逢,在于大衛通過“心靈感應”注意到迎面而過的凱文不對頭。大衛試圖營救囚禁的拉拉隊員,凱文身體里的“野獸”暴怒,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因警察的到來戛然而止。
開胃菜結束,正餐正式開始。大衛和凱文被關在一間戒備森嚴的研究所,除了他倆,還有那個臭名昭著的伊利亞。
沙馬蘭豐富的心理驚悚片經驗在色彩運用和閃回敘事上獨樹一幟,但也因耗時耗力的營造氛圍、留下伏筆、安插鋪墊,令全片節奏穩穩當當、慢慢悠悠。用二十年前的敘事老技術對待一批新觀眾,沙馬蘭還是太自信了。
代表人類本能的艾莉博士,用了近一個小時的片長,“幫助”和“治療”三位超級英雄。她的理論很簡單:你們都是凡人,奇跡都是巧合,這個世界不該有也不適合超級英雄的存在。
面對黑洞般的未知,人類會本能的心存恐懼。在《玻璃先生》中,似曾相識的景象再次重現,對“異類”變種人(超能者)的恐懼和茫然,成為一股自發的聲音,在尋求自保還是保衛人類的夾縫中,變種人進退維谷。
沙馬蘭聰明的摒棄了一切華麗、奇幻的要素,只保留了三位鮮明的異能者:綠色-代表正義的“監護者”大為、黃色-代表邪惡的“野獸”凱文,以及紫色-亦正亦邪的“X教授/萬磁王”式“引導者”伊利亞。
鮮明的色彩表達了勢力與內心,在沙馬蘭不斷的暗示與明示中,三位充滿宿命論的超自然英雄,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之間一次次徘徊。
刨去對超級英雄的“偏見”,本片野心勃勃的地方還在于延續了《不死劫》中對漫畫病態的崇拜進行毫不留情的諷刺。
就像任何一套超級英雄漫畫都要有一個終極對決。片頭匆忙的正邪之戰不過是沙馬蘭的惡趣味式反轉,隨著充滿執念而又無所不能伊利亞從身體和心理上雙重釋放了“野獸”,這場充滿懸念的對決,把觀眾的胃口吊得老高。
套路?不存在的??粗喡直?、連網絡大電影都不如的終極對決,懵逼的觀眾陷入沉思,起初心里對沙馬蘭一陣咒罵,做特效的錢都讓主創們分了吧?轉念一想,是不是在套路里待得太久,把華麗、震撼的視覺特效下充滿奇幻的爽快感當成是理所當然?
別忘了這部《玻璃先生》帶著天生的“反骨”,將飽和式轟炸的超級英雄大片中一臉嚴肅、逼格滿滿的超級英雄們,扒開炫目的緊身衣,挖苦諷刺得體無完膚。
不瘋魔,不成活,將諷刺發揮到極致的沙馬蘭,將萬眾期待的觀眾耍了個啞口不言,順手用堪稱史詩級憋屈的死法,草草結束了三位超級英雄的性命:
骨骼驚奇的“引導者”最先退場,被尋求報復的“野獸”一拳入魂;有了凱西這個“拖油瓶”,再強的“野獸”也抵不過一槍入魂;最離奇的要數怕水的“監護者”,被按在比他頭大一圈的淺水坑子里,一坑入魂。
哪有什么高光時間,哪有什么可歌可泣,就是死了,而已。
或光明磊落,或陰險狡詐,或危險兇猛,任憑是超級英雄,也架不住平庸的死法?;仡^再看,前面四分之三的片場,完全是為了這“憋屈而死”做鋪墊,沙馬蘭的濃濃惡意,干脆利索,一發入魂。
即便是片尾套用了“蝙蝠俠與羅賓”的人物關系,伊利亞的“羅賓”母親、凱文的“羅賓”準精神伴侶凱西,以及大衛的“羅賓”兒子約瑟夫,通過網絡向世人展示三人的“奇跡”而坐在了一起,但這個安慰獎級別的“俗套”,難以讓意淫美夢一個個破滅、恨得牙根癢癢的觀眾有一絲釋懷。
沙馬蘭,你知道嗎,你真的好賤……不過我喜歡。
總的來講,《玻璃先生》是一部逆潮流、反傳統的電影作品,繼承了《不死劫》的思想“反骨”,發揚了《分裂》的精神“病態”,給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合理結局,戛然而止,不再折騰。
這是一個全憑腦補的電影,看著累,想著更累,但沙馬蘭的腦洞還是值得一鉆。只是,他的奇思妙想太極端、太自我、很封閉,而且有些過氣了。
詹一美的精分潛質,在給足了發揮空間之下,想來連自己都后怕;貢獻了自《不死劫》之后最佳演技的布魯斯·威利斯,果然沒有讓人失望;被伊利亞的人設“定型”了十多年的塞繆爾·杰克遜,這回終于松了一口氣,放心當他的神盾局局長去了。
對于“反英雄勢力”的艾莉博士和人類平衡組織,《玻璃先生》沒有說深,想來沙馬蘭不想太俗套,不愿影響“主題”,最后呈現給觀眾的,卻是一波“自相殘殺”的結果,這并非沙馬蘭的本意。
最后,如此嚴肅認真的講了一個寓言故事,也只有沙馬蘭能干得出來。這碗心靈苦茶,我先干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