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哲學有什么實用性?
哲學簡單來說,就是一門哲思之學!
思考什么呢?
思考這個宇宙中,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的學科。
同時,哲學是人類迄今為止最高的一門學科。因為,這門學科研究的都是人類最基本,最根源的一些問題。
比如,研究世界萬物從何而來,又往何處去?
比如,這個宇宙究竟有開端嗎?如果有,那么在此之前究竟發生了什么?
再比如,思維和存在究竟是什么關系?精神和物質哪個才是世界的終極本源?
諸如此類的問題,從人類意識誕生之時起,就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這一類問題拖延至今,對于我們人類這種好奇心非常強的物種來說,并不是什么能讓臉上光彩的事情?
我們自己號稱萬物之長,卻連這些最基本,最普通,最原始的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
然而,哲學這門學科的歷史任務就是為了解決以上的種種問題。不過,對于我們當下狀況來說,物理,科學等學科,在某些程度上已經走在了哲學的前面。
要知道,哲學這門學科,在過往的歷史當中是一直指引著科學的前進方向的。有人就說了,你羅羅嗦嗦說這么多,對我們現實究竟有什么用處呢?對于我們的現實生活,又有什么實用性呢?
哲學這門學科看似高深玄妙,但是經常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比如說,我們吃飯做菜,做一個涼拌蘿卜。如果鹽放的適量,就是一道清爽可口的涼菜。如果鹽放的太多,那它就變成了一盤咸菜。失去了它,作為涼菜的本來意義。
包括我們做飯時候的火候把握,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夾生。
這些東西在哲學當中是什么道理呢?就是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和規律。
我們日常砍樹,一斧頭一斧頭下去,樹是不會倒的。只有這一斧頭,一斧頭的量變,累加起來,最終造成了質變,才能把一顆粗壯的大樹給放倒。
這就是普通哲學原理,對于我們現實生活實踐當中的一些啟發和滲透。
設想一下,如果人不明白量變與質變的規律,把握不好量變與質變當中的度的話,那么他做菜是不是經常會容易失敗呢?他砍樹會不會經常半途而廢呢?
所以說,哲學他們學科也是眾多方法論的一個大集合。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如果能夠學一些哲學,了解哲學當中的一些規律的話,他將很容易把握現實生活當中的很多事情。不能說他將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也至少能說他不會犯很低級的一些錯誤。
淵回認為,這就是學習哲學的意義之所在,這也是哲學這門學科存在的實用性之所在。
好了,這個內容就先到這里,文中有錯誤,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另外,大家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大家點贊搜索,轉發推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