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條友賣什么一天能賺幾千塊?
“工資沒8000,不如擺地攤,十年打工一場空,擺攤三年變富翁,工作不好找,地攤搞一搞。”這兩天,“擺地攤”成了熱詞,各個社交平臺上,無論是程序員、公關人員還是媒體人都自我調侃要去“擺地攤”。
以我幾年的擺攤經歷告訴大家,擺攤并不像網上傳言的那么好,收入那么高,一些平臺及自媒體動不動就日賣幾千,月入上萬的,并不是天天這樣月月那樣收入那么多,那些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和地段,而且是起早摸黑的,一天下來人都累得快散架了,并不像他們說的那么輕松,況且以現在疫情后的狀況,哪有那么好賣,別的地方和城市我不知道是否如他們所說的那么好,反正我所在地方——大理,大家應該都知道,很知名的一個旅游景點城市,看到的很多攤販生意都很十分慘淡,很多人一天能開張就不錯了,他們那些開店的很多一天才賣一兩百兩三百……
我還是勸大家不要盲目跟風,媒體的過度渲染和造富神話,過度的資本涌入必定會帶來后期的泛濫成災,就像之前的炒口罩,炒頭盔一樣,先前的可能賺了一筆,到了后期都是血本無歸,所以還是勸大家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雖然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地攤經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媒體的報道有助于宣傳好關于地攤經濟的相關政策。但我們也發現一些新聞報道把地攤經濟搞“偏”了:《90后女子晚上擺地攤日賣4千,買下奧迪獎勵自己》《多地有序開放地攤經濟,大排檔業主:每天收入三萬元》……
仔細想想,這些報道至少存在兩個問題。
一方面,上述報道是拿極端案例作為典型報道,不講背景、不講環境,甚至不講報道中的主人公在哪里賣東西、賣的是什么東西,單講賺了多少錢,對其他公眾來說,除了說句“厲害”,并不能起到任何借鑒作用。同時,還會傷害媒體業務形象和公信力。
另一方面,混淆概念。月入3萬元的大排檔業主每天的桌數有77桌,日入4萬元的濟南老板開業后,每天的桌數能有120桌。這兩個新聞報道中的“典型案例”分明是規模化的專業的餐飲企業經營者。公眾印象中的地攤經濟,是天橋上支張桌子給手機貼膜的小哥,是地鐵出入口推個小車賣煎餅的大姐,是在各個社區門口臨時擺個攤賣菜的老伯……媒體將大排檔業主和餐飲企業老板作為地攤經濟的典型案例來報道,顯然是混淆概念。
目前,多個城市都先后啟動了“地攤經濟”“夜市經濟”計劃。我們需要宣傳地攤經濟,但卻謹防注水的宣傳,這種宣傳不僅把地攤經濟報“偏”了,還可能對地攤經濟本身造成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