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集團軍方面軍縱隊的區別?
這個問題極不專業,任何簡單的排序都是耍流氓,原因只有一個:任何一支軍隊或者一個國家的軍隊,都有自己的一套編制體系和稱謂標準,也存在一個編制名詞被多支軍隊使用的情況,那么它的級別和規模就不盡相同。正確理解編制問題的關鍵,在于必須放在一支特定的軍隊、一個特定的時期去比較,比如二戰時期日寇的“軍”最多可以下轄七個師團20多萬人,能跟國民革命軍的一個軍級單位劃等號嗎?
那就先說我軍,如題所述的四個編制名稱在革命戰爭年代使用過三個:兵團、方面軍和縱隊,在紅軍的早期,則只使用過方面軍和縱隊的編制。井岡山的紅四軍在朱毛會師后下轄兩個師五個團,期間在湘南受挫后損失較大,因此在挺進閩西時進行了縮編,在軍部下面直轄三個縱隊,軍事主官稱為“縱隊長”,因為這個縱隊編制其實只是“團級”,比如林彪就擔任過紅四軍第1縱隊的縱隊長。
紅軍隊伍發展壯大以后,便取消了縱隊這一級編制,重新恢復到團、師、軍的逐級編制級別,再以后有了軍團、方面軍的編制,三大蘇區的部隊在長征期間番號分別為紅一、紅二和紅四方面軍,當然了,紅軍畢竟還很弱小,番號確有虛張聲勢迷惑敵人的作用。比如紅一方面軍出發前86000余人,紅四方面軍峰值時也有80000余人,而賀老總的紅二方面軍兩個軍團加一個紅32軍,也不過13000余人,跟二戰時期蘇軍的方面軍自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某種意義上,“縱隊”其實是一個不好界定級別時的臨時性建制單位,抗戰時期八路軍也組建過若干縱隊,比如彭雪楓的八路軍第四縱隊、黃克誠的八路軍第五縱隊等等,最初的級別相當于“旅”,兵力有數千人上下,隨著部隊的發展又可以壯大到上萬人,已經等于或大于“師”級了,所以這會的縱隊軍事主官,可以稱為司令員了。黃克誠縱隊南下增援陳粟后,即被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足足有20000多人。
到解放戰爭初期,各軍區組建野戰軍時,為了迷惑敵人和避免政治上不必要的麻煩,紛紛在野戰軍之下組建“野戰縱隊”,比如粟裕的華中野戰軍初建時就下轄四個野戰縱隊。各解放區由于原來的情況不同,因此有的是縱隊下轄數師、有的是縱隊下轄數旅,各縱兵力從10000到20000多人不等,華東野戰軍正式成立時,個別縱隊突破了30000人。到解放戰爭中期,各野戰軍的縱隊兵力普遍增加,部隊發展了嘛。
直到1948年11月,西柏坡正式發出了統一全軍編制和序列番號的命令,原來的野戰縱隊改稱為“軍”,原來下轄的師或者旅統一改稱為“師”,以三三制的原則再下轄團、營、連等作戰單位。在此之前,東北、華北和華東我軍,為遂行大兵團作戰任務,已經著手把二到三個縱隊整合為一個兵團,但是番號都是自擬的,也是直到西柏坡命令下達后,才開始正式排序,比如華野就整編為第7、第8、第0和第10共四個兵團,每個兵團再下轄三個軍。
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并未組建“集團軍”編制,而是在1985年左右實施軍改時,將原來的各“軍”通過合成化、現代化而升格為“集團軍”,但下級建制直接為旅,跟二戰時期的集團軍建制是有區別的。比如人民軍隊的首長有大軍區職、正軍職或者正師(旅)職,你聽過“正集團軍職”嗎?這個原理得吃透,不細說了。
然后再說國民黨軍隊,如題所述的四個編制名稱在大陸期間全部使用過,抗戰爆發之前的編制稱謂和級別太亂,受篇幅所限暫不介紹。1937年8月以后,開始組建戰時“集團軍”編制,理論上應該下轄兩個以上的軍,但是在抗戰爆發前后已經有了軍以上的“軍團”編制,所以在1937到1938年間,這兩個級別差不多的編制其實是同時存在,最終各軍團要么裁撤、要么都改制為集團軍。
蘭封會戰和武漢會戰期間,為了指揮規模龐大的參戰部隊,開始設置“兵團”一級,不過這一時期的“兵團”的規模是比較大的,比如武漢會戰期間,長江兩岸的第五、第九戰區部隊被編成四個兵團,分以薛岳、張發奎、孫連仲、李品仙為兵團總司令(注意是總司令),其中李品仙的第四兵團居然下轄七個集團軍、三個軍團共17個軍的部隊,由于指揮層級太過復雜,1939年以后兵團建制被取消(同時取消的還有旅),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戰區、集團軍、軍、師、團的戰斗序列。
1944年底為整理西南地區的軍隊和接受美援,在昆明設立陸軍總司令部,然后把原第四、第九戰區和調入湘黔桂粵各省的軍隊,統一整合為四個“方面軍”,以盧漢、張發奎、湯恩伯和王耀武分任方面軍司令。每個方面軍分轄四至六個軍不等(大約相當于兩個集團軍)的兵力,編制級別高于集團軍,但是又略低于戰區,屬于非常時期的特殊產物,抗戰勝利后方面軍編制被取消。
解放戰爭初期,蔣軍野戰部隊主要使用整編軍、整編師、整編旅的作戰序列,由于整編軍的編成數量不多,在遂行戰役時經常組建臨時性“兵團”建制投入戰場,然后兵團直轄整編師(或軍)。此時的兵團沒有固定編制,只能概述為轄“兩個以上的整編師(或軍)”,比如豫東戰役時區壽年兵團只有兩個整編師,而湯恩伯在孟良崮戰役時的第一兵團則下轄八個整編師。
這一期間蔣軍也有“縱隊”的建制,基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特種兵混編的直屬機械化部隊,也就是所謂的“快速縱隊”,就編制級別和兵員數量來看,相當于“裝甲旅”的規模,比如豫東戰役時黃百韜臨時兵團就下轄一個整編師、一個快速縱隊和少數交警部隊。二是如果兵團規模太大時,在作戰中會臨時劃分為若干縱隊,比如湯恩伯兵團的第一縱隊,就下轄整74師、整25師,然后以黃百韜兼縱隊指揮官,可惜張靈甫根本也不聽他的。
到1948年7月以后,蔣軍全部取消整編軍、整編師(恢復為軍)、整編旅(恢復為師)的番號,正式組建機動兵團,每個兵團下轄三到四個軍,軍轄師再轄團,編制級別相當于抗戰時期的集團軍和解放戰爭初期的整編軍,此時的軍事主官稱為司令或者司令官(不是總司令)。在幾個主要戰略區中,東北組建了四個兵團、華北組建了四個兵團、華東先后組建了六個兵團、華中組建了三個兵團。
隨著我軍在三大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蔣軍先后有多個兵團被殲,然后就把被殲的兵團番號轉授或者重建,所以戰爭末期兵團番號是非常混亂的。比如鄭洞國第一兵團在長春被殲,番號給了陳明仁重建,盧俊泉第六兵團在錦州被殲,番號給了李延年用來升格綏靖區,黃維兵團被殲,番號給了胡璉去江西重建,這需要很長的篇幅來說明了,不一一贅述。
解放戰爭期間蔣軍沒有“方面軍”的編制,“集團軍”編制到1946年底也全部取消,在所余的兩個編制名稱中,兵團肯定是要大于縱隊的,并且兵團的級別和規模也經歷過變化。而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蔣軍早就使用過“縱隊”的編制,比如薛岳追擊紅軍時,就指揮著什么吳奇偉縱隊、周渾元縱隊等等,每個縱隊下轄兩個以上的步兵師,接近于“軍”級。
所以你看,無論是兵團還是縱隊,即便是同一支軍隊,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級別和兵力規模,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必須要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