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者有什么借口發動戰爭?
有的戰爭是借口,比如美國的洗衣粉,廢話都懶得多說,但也有不少戰爭,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借口”所能詮釋。八國聯軍侵華、朝鮮戰爭這兩場戰爭就是如此,前者與其說借口,倒不如說是一幫野心狼達成了相互共識,后者則并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侵略”。
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列強后來認為的直接理由是,義和團殺死了德國駐華公使馮·克林德。
克林德,全名克萊門斯·佛雷赫·馮·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他是個德國的貴族男爵。
他在1881年辭去軍職,進入外交部門,然后被派駐到廣州做領事,后來又調往天津,繼而還去美國和墨西哥任過職,討了個美國老婆。
1899年克林德回到中國,成為德國駐華公使,他很不走運,剛過1年就遇到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運動是怎么起來的,做了哪些事兒就不說了,以高中歷史課本為準。
義和團殺洋人,毀滅洋務,四處作亂,偏偏朝中還有人,許多清廷的保守派都支持他們,比如端王載漪。
總之,滿清王朝在義和團問題上態度很復雜,這導致了義和團運動的坐大,一發不可收拾。
壯大的義和團要“扶清滅洋”,要進京把洋人的根子都鏟斷,鬧得山呼海嘯。
義和團進北京,他們沿途摧毀了所有認為“洋”的東西,連電線桿和鐵道都扒了,還燒了前門附近大片房屋。
他們的目的是殺進北京,把京城里的洋人和教民都干掉,大清洗。
這導致北京與外界的溝通失效,電報都拍不出去一封。
見到局勢緊張,各國早就已經開過會準備好的聯軍遂行出動,前往北京救援。
這批人早就有準備,是借口“保護使館”大搖大擺進入中國的。
義和團在1900年6月10日殺進北京城,然后又于13日殺進內城。
這是一場浩劫,他們燒光了能找到的教堂,到處屠殺“教民”。
清軍也呼應了義和團的行動,一起攻打外國人聚居區。
但因為洋人早有準備,在使館區建立了工事,清軍和義和團的戰斗力也不高,圍攻始終沒有什么進展,宛如一場鬧劇,反倒讓中國人死傷無數。
其中最壞的就是德國公使克林德,他帶人搜捉拳民,名曰“獵取”,然后又對拳民瘋狂射擊,連路過的都不放過,囂張得沒門兒。
很快,克林德就出事了,他在6月20日,帶著翻譯,坐著轎子,跑到總理衙門去抗議和施壓。
當他的轎子到達東單牌樓北大街的西總布胡同西口時,遇到了端王載漪的手下恩海。
這恩海是霆字隊槍八隊章京,他當時在東單牌樓帶著神機營巡街,克林德見到這撥清軍,居然開槍挑釁。
恩海當即命令還擊,一陣亂槍打過去,囂張跋扈的克林德被打成馬蜂窩,翹了。
這下事情就鬧大了,被稱為“恩海殺人事件”,事后清朝為此讓醇親王載灃遠赴德國道歉,還為克林德修了個牌坊。
后世西方喜歡說,中國軍官打死德國公使克林德,是八國聯軍戰爭的導火索。
不過,這完全是歪曲,凡是誰說克林德被殺是八國聯軍侵華導火索的,你直接給丫一巴掌。
克林德在北京被打死之前,八國聯軍的侵華就已經大規模展開了,恩海不過是繼續擴大侵略行為的由頭罷了。
好比一群人竄進你家打劫,打砸搶燒完了,再說這是某某某某原因,這不是無恥這是什么?
沒有德國人,還有被當做間諜殺掉的日本人,反正有個干涉借口就行了。
(注:恩海后來被送給了德國人,押到街頭斬首,克林德讓清廷出了60萬兩辦喪事修牌坊,還掛上了“名垂千古、百世流芳”的大旗,富麗堂皇)
在太平軍進北京,北京中斷聯系的時間里,八國聯軍的部隊已經踏上了中國領土,它們還攻打了大沽炮臺,清軍擊沉了6艘敵艦,守將羅榮光被打死,然后炮臺被占領。
克林德6月20被恩海打死,但義和團與八國聯軍也在6月11日—18日大打了一場,史稱“廊坊大捷”。
后世有不少說法認為是慈禧太后蜜汁操作,對11國悍然宣戰,發了個《宣戰照會》。
但這種理論站不住腳,因為故宮博物院還留了這份檔案。
可實際上,這只是“照會”,是外交辭令罷了,法國也在之前對清廷發過照會,大意是:北京的外國人很危險,我們的軍隊要進北京保護,中國還交出大沽口炮臺,否則就強行打下來!可謂無恥又霸道。
而慈禧的所謂《宣戰照會》根本沒半個字提到要打仗,它只是告訴列強,大沽口我肯定不讓,北京的外國人既然你說我方無法保護,那么都撤出北京吧,都到天津去,由你們自己保護。
顯而易見,已經聯合起來的列強是不會理會中國人的,他們打下了炮臺,四處橫行殺戮,然后沖著北京就來了,目的很明確,就是趁機宰割中國,你連個日本人都打不過,現在我們這么多人,理由充分,你還能怎么樣?
6月21日,慈禧授意以光緒的名義對11國發出《宣戰詔書》,這11國是:英、美、法、俄、德、日、意、奧、西、比、荷等十一國宣戰。
但是,這份所謂的《詔書》其實就是個內部圣旨,它根本沒送到列強那去,11個國家一個都沒收到,它送去了大清內閣,密級到地方巡撫,內部開大會的中心材料而已。
詔曰:與其茍且圖存,貽羞千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話倒是說的很到位,但清廷內部討論的結果是“洋人打不得”,連李鴻章都反對。
于是29日時,清廷推翻了自己咬牙打一仗的念頭,對各地使臣發出命令,讓他們對洋人解釋:此戰不是朝廷要打的,是義和團惹事,大家有話好好談。
后來,清廷自己在致五國國書中,又解釋了一遍,表示“戰端乃是列國強攻大沽炮臺所致”,你要打我的炮臺,我的守將當然會還擊,不是存心要與各國打仗。
面對這樣一個無能、無恥到無語的清政府,還能說什么呢?越是無能,越是挨打,哪怕你“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人家也只需要隨便找個借口。
再說朝鮮戰爭,朝鮮戰爭有雙重導火索。
朝鮮和韓國這兩個國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才建立的,在此之前,朝鮮軍隊是日軍,朝鮮政府是日本政府。
二戰結束前夕,蘇聯沒想到美國會拿新武器原子彈結束戰爭,導致蘇聯陷入被動,雖然最后一刻出兵中國東北,卻不僅沒有按照之前的約定那樣占領日本北海道,甚至連半個朝鮮都被美軍以“接受日本投降”的名義拿走。
于是美蘇各自一半,控制了朝鮮,又因為互不退讓,便各自組織了一個朝鮮政府。
一方是蘇聯扶持的金日成北朝鮮政府,一邊是美國扶持的李承晚政府。
金日成是當年東北抗聯的朝鮮族戰士,與日軍作戰多年。李承晚則是當年朝鮮流亡政府的領導,他曾經在中國建立過象征性的朝鮮流亡政府。
兩個政府的建立,表明了美蘇雙方要以朝鮮為界分割勢力范圍,也埋下了之后朝鮮戰爭的導火索。
美蘇的所謂“聯合委員會”不僅沒能促成朝鮮的統一,反倒一個在家里搞清洗,一個在家玩暗殺。
1948年,美蘇拉來9國組成所謂“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謀求建立統一的朝鮮政府。
但這同樣只是個門面工程,在愈演愈烈的美蘇意識形態爭端中,全朝的選舉成了鬧劇。
先是蘇聯不允許聯合國工作人員入境北方,繼而不允許北方搞選舉。
繼而美國單方面搞選舉,自顧自的拉票和扶持李承晚上臺當總統,然后強行建立“大韓民國”。
北方自然不甘示弱,也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這就造成了兩個朝鮮的分裂局面。
再之后,蘇聯信守承諾,實現了半島全部撤軍。
美國卻耍無賴,各種推諉耍滑,就是不走,實在賴不下去了,就留下大批“軍事顧問團”,實際是成建制的武裝部隊。
所以說,美蘇爭霸要為朝鮮的分裂負最大的責任,甚至朝鮮戰爭他們也是最大的責任方。
基于這種意識形態的沖突以及有意無意的慫恿,朝韓雙方在38線上的沖突與日俱增,1年就能爆發2000多起。
于是,戰爭在1950年5月25日爆發,大戰揭開了序幕。
至今戰爭是誰先動的手,現在已經無法下定論了,因為雙方的沖突實在是多,而且都有“統一”對面的想法,美蘇也將之作為爭霸的試探和預演,任何一次摩擦都可以點燃火星。
最常見的說法是,韓國首先憋不住對著朝鮮發動了升級的攻擊,但早已準備好“統一”的朝鮮,立馬將之作為了機會,隨即展開了對南朝鮮的大舉進攻。
有些后世的“解密”文檔表示,朝鮮在1950年時,是得到斯大林認可后才發動的全面越線戰爭,人民軍僅3天就拿下了首爾。
朝鮮的行動計劃只與蘇聯進行了共享,中國被蒙在鼓勵,韓、美都被打蒙許久才反應過來。
戰爭擴大以后,朝鮮人民軍在大量有中國戰場經驗的軍隊,以及部分蘇式重武器的幫助下,將美韓軍一度推到釜山,差點就解決戰爭了。
當然,在北方看來,美國人就是侵略者,是介入自己民族內政的敵人,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之后麥克阿瑟策劃了一場“仁川登陸”,將精疲力盡的人民軍攔腰斬斷,一口氣翻了盤,反過來將朝鮮殺了個全線崩潰,甚至一口氣沖到了鴨綠江邊。再往后,美國開始頻頻進犯中國邊境,不斷越界撩火,對我國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脅。
也就是這個時候,中國決定參戰,以最快的速度組織了志愿軍入朝,史稱“抗美援朝”,通過五次大戰役的血戰,硬是將美國組織起來的“聯合國軍”推了回去。
而之前為朝鮮戰爭“點頭”的斯大林,這會兒卻慫了起來,給槍給炮摳摳縮縮,最后全成了中國人真金白銀買的,面對強大的美國軍隊,連出個空軍都催了幾次。
對我們中國而言,美帝就是侵略者,我們不過是攘敵于國門之外罷了,不打這一仗,東北工業區可就得換地方了,蘇聯也勢必更大規模的插手中國,更沒后來的國際地位。
朝鮮戰爭朝韓雙方借口也是說不上的,因為朝韓雙方的“統一”其實是本民族的事情,別人無從指責,真正引發矛盾的,是背后爭霸的美蘇。
若非要說標題兩場戰爭有什么共同點的話,那只能總結為:國家不能弱,民族不能亂,能抵御外侮才能正常發展,否則只能淪為別人掌心的玩物。對東方的過度而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