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說有質量的物體不可能達到光速?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關于光速的完整描述應該是:“靜止質量不為零的物體無法達到或者超過光速,信息和能量的傳遞速度無法超過光速”
“有質量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背后的原因是由于愛因斯坦根據之前“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結果推導出了“質能相當原理”,不過該原理除了限制物體運動速度外也讓人類意識到了原子核內部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可以說二戰時期的原子彈和后來的氫彈以及核反應堆背后都有質能方程E=MC2的影子。
在該方程中E是物體所具有的能量,M是物體的質量,C是光速,也就是說“物體蘊含的能量等于它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愛因斯坦用這個簡簡單單的方程打通了質量和能量互相轉化的通道,而擁有質量的宇宙飛船在向光速發起沖擊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與此同時質能相當帶來的質增效應會將飛船發質量急劇放大,這樣一來就需要更多的能量才來對飛船進行加速。
所以在狹義相對論中,當物體的運動速度趨于光速時慣性質量就會趨于無限大,因此愛因斯坦才斷定“靜止質量不為零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
2011年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了“奧佩拉”研究團隊發現的“中微子超光速現象”,該消息馬上在科學界引起了“大地震”,但由于大多數物理學家都對“中微子超光速”持懷疑態度,所以美國費米實驗室也準備一次“中微子測速”,不過實驗的準備時間至少需要兩年。但僅僅一年后的2012年3月16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去年的“奧佩拉”實驗結果存在誤差,中微子實際上并沒有超光速,而引起誤差的原因則是“實驗設備連接線沒插好”。
上個世紀初埃德溫.哈勃發現的宇宙空間膨脹佐證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而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在宇宙早期乃至現在,宇宙空間本身都在超光速膨脹,但這種空間本身的膨脹并不在狹義相對論約束的范圍內。
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雖然已經被實驗證明了,但是它本身并不傳遞信息,因此也就不違反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有趣的是劉慈欣《三體》在中為了讓信息可以跨光年瞬間傳播,還專門科幻出了“可以傳遞信息的量子糾纏技術”,于是就有了“無孔不入無所不知”的“智子”下一篇ide怎么把程序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