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動輒一天上萬億的資金交易?
中國光股民的賬戶,就有1.95億個,活躍賬戶超3000萬。
按照2020年公布的賬戶均值,8萬元來說,光活躍的散戶交易,一次買入賣出,就要近5萬億了。
更別提專業的投資機構,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金,券商資金,以及各路的游資了,規模總和在幾十萬億之巨。
可以這么說,市場如果火爆,賺錢效應好,成交萬億,甚至2萬億,3萬億,也是毛毛雨。
股票市場從來都不缺錢,只缺牛市。
如果股市能讓人人都賺錢,那銀行里的百萬億存款,早就搬家進入股市了。
正因為市場的萎靡不振,賺錢效應差,所以大量的資金都在觀望,股市也就不會有什么行情。
當然,整個A股70多萬億的市場,成交金額在萬億,占比也就1-2%,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市場的活躍度,資金的換手率,連1-2%都沒有,這個市場反而要完蛋了。
這說明市場沒有資金愿意關注,股票市場本身的功能可能都無法完成了。
散戶是這個股票市場里的活水,如果沒有散戶,這個市場將會死水一潭。
看看科創板的股票,因為50萬的門檻,散戶數量特別少。
再看看去年新開的北交所,門檻也是50萬,部分個股的成交金額,每天僅僅幾千塊。
股票的本質,是漲的越好,炒的人越多。
市場人氣低迷,人人都虧錢的時候,自然沒有人愿意買入賣出,成交金額就會越來越低。
有一些股票之所以會瘋漲,本質上也是因為買入的人都賺錢了,資金認為只要炒作就能賺,所以前赴后繼。
這時候,個股的基本面已經完全沒有關系了。
基本面再好,沒資金炒作,一樣都不賺錢。
但是當股票有賺錢效應的時候,即便基本面非常爛,買入賺錢的機會也會更多。
這就是資金給到市場的一個溢價。
為什么當下很多資金不愿意進入股市?
現如今的市場,成交金額長期低于萬億,其實是非常不健康的。
本質原因,其實就是資金不愿意入市。
那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有三個。
1、市場的上漲空間不足。
這個市場,隨著不斷的擴容,要上漲越來越難了。
因為體量大了,上漲需要的推動資金,越來越多了。
出現曾經的大牛市,概率越來越低。
之前998-6124的6倍牛市,幾乎是不可能的。
70多萬億,變成400多萬億,需要增長300萬億的市值,市場資金再多,也不會有那么多。
市場的空間被抑制后,很多資金就不敢大肆做多,開始了高拋低吸。
這種行情下,市場的成交量一定是存在峰值的,一旦峰值過后,行情和資金都會出走。
2、監管對于炒作的管控。
限制資金的另一點,一定是監管。
監管不是怕入市的資金太多,而是擔憂資金多了,會導致股市的混亂。
怕漲不怕跌,是這個市場管控的大邏輯。
這也導致了很多投機的資金,即便炒作也是小范圍內的,不愿意大幅度的進入股市。
反倒是股票下跌了,市場還會喊喊話,希望大家保持信心。
這個市場本身的環境,已經直接制約了大量的資金入市,更希望把資金牽引到實體的市場里去。
3、散戶的信心嚴重不足。
最后一點,是最近幾年,散戶賺錢的比例很少,虧錢成了主旋律。
雖說散戶的開戶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但真正愿意入市,真正看好這個市場的散戶,卻少之又少。
提振散戶信心的最好方式,其實是大牛市。
但如今扭扭捏捏的行情,是沒法帶動散戶情緒的。
當散戶開始和主力一樣,高拋低吸的時候,市場也就形成了某種慣性。
當下的這個循環,除非有特別大的政策利好刺激,否則是很難打破的。
換一句話說,政策也并不鼓勵普通百姓把大量資金投入股市之中。
市場從不缺錢,缺的是信心,缺的是賺錢效應,是一個讓資金入市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