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網站和開發軟件的公司為什么感覺越來越難做?
其實不僅是做網站和軟件開發的公司越來越難做,做系統集成的公司其實更難做。本人雖是計算機專業出身,但一直在用戶這邊,無法從專業公司的角度去談。一家之言,拋磚引玉啊。
一、IT產業成熟發展的必然。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關村地區的網絡工程成功接入了國際互聯網,中國正式進入網絡時代。1995年11月:搜狐成立,1997年6月:網易成立,1997年12月:榕樹下成立,1998年3月:聯眾成立,1998年11月:騰訊成立,1999年3月:天涯社區成立,1999年3月:阿里巴巴成立,1999年11月:當當網成立,2000年1月:百度公司創建。大家翻看中國互聯網或者IT產業發展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上個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是中國IT產業的發展的初始階段,也是黃金發展階段,沒有巨頭壟斷,沒有紅海慘烈的競爭,大家都是初創企業,都是中小型公司,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迅速成長,這個時期不管是做網站、搞軟件開發、搞系統集成、搞硬件生產都相當容易成功。但是中國IT產業發展已經二三十年了,像一個進入而立之年的人一樣,已經進入了成熟期。成熟期就意味著,市場的飽和、行業格局的穩定、行業競爭的激烈,意味著巨頭的壟斷、技術門檻的提升、市場紅海的形成,意味著企業生產越來越難。所以大家都會有種感覺公司越來越難做。
二、IT技術發展的必然。1、軟件SAAS化(軟件即服務),讓中小企業不需要定制開發專業的軟件。傳統的軟件,比如erp,HR等,需要部署安裝實施,甚至自建機房,需要專人指導教學。SAAS化軟件,就不用那么復雜了。企業只要接入網絡,打開瀏覽器就可以使用了,或者手機下載一個app就可以移動辦公了。2、低代碼、無代碼平臺的流行,讓軟件開發更加簡單。這些平臺具備頁面構建引擎、表單引擎、流程引擎、數據集成引擎、報表引擎、組織引擎、權限引擎、內容引擎等,可以讓使用者無需懂代碼開發技術,只要熟悉業務便可像搭樂高積木一樣構建組織的應有需求,用配置方式構建應用。微軟公司的Microsoft Power Platform(微軟第四朵智能云)就是這樣一個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低代碼平臺 ,可以幫助用戶通過“無代碼”和“低代碼”的簡單方式,輕松地自定義構建業務應用程序。它允許用戶執行以下三個關鍵操作來推動業務發展:使用 Power BI 從數據中獲得見解,通過使用 PowerApps 構建的應用程序來推動智能業務流程,以及使用 Power Automate 自動執行這些流程。并可通過上百個數據連接器,連接內外部應用,包括與 Office 365 、Dynamics 365、Azure 等數據的集成,實現每個人都可使用數據推動業務。3、技術門檻的降低,增加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如,軟件模塊化開發更加成熟,Vue、React、Angular、django、Spring-boot等開發框架的流行,使得大型網站的開發技術難度大為降低。技術門檻的降低,大量的中小型公司參與其中,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4、威客平臺的存在,壓縮了小型網站和軟件開發公司的利潤。國內存在的威客中國、豬八戒、云工等等平臺,那有一定技術的自由從業者、或兼職者利用自身技術開發網站或其他軟件,要價低廉,對一些對產品質量要求不高的中小微企業有很大吸引力,也壓縮了小型網站和軟件開發公司的利潤。
三、疫情以來社會整體經濟不景氣,使得各行業大幅壓縮開支。就拿一個了解的中部省份舉例,疫情使政府開支大增,但財政稅收縮減,這一增一減給政府財政造成巨大壓力,個別縣區公務人員工資都難以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拿出錢來搞信息化建設,能維持就不新建。社會上各個企業也都在開源節流。在這種形勢下,軟件開發需求也包括其他的信息化建設需求就大減,所以大家感覺生存不易。
四、省轄市、省級層面力推“上云”工程。現在各省包括省轄市都在建設大數據中心,力推將各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化服務“上云”,不允許各職能部門新建自己的中心機房,同時壓縮信息化支出。做系統集成業務的IT公司會倍感壓力。
總之一句話,隨著社會IT行業的成熟,市場的飽和,低端的、沒有核心技術的軟件開發和網站開發公司會越來越生存不易,精耕細作,轉變方向(人工智能AI,工業軟件設計等),掌握核心技術才是未來發展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