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出頭的游戲本怎么選?
先要說一下ROG槍神系列,屬于Strix系列。華碩的整個游戲本體系過去是玩家國度+飛行堡壘,而飛行堡壘在設計元素和外包裝上關聯ROG。實際上現在看當時的做法有一點攪亂整個ROG品牌認知。所以就變成了今年的頑石主打輕度游戲、飛行堡壘歸屬TUF Gaming系列作為入門游戲本、而ROG則更為獨立和專注于高端領域。
OG游戲本的產品分級過去其實都是依靠字母數字編號來區分的,近年開始采用的中文命名其實更為簡潔明了。槍神/魔霸都屬于Strix系列。冰刃和超神則是并列的高端產品,冰刃主打至薄黑科技,而超神則是以極致性能+發燒級配置為驅動力的傳統旗艦游戲本。
而我們這次送測的ROG槍神2 Plus還有個英文名字Strix Scar II。Scar這個單詞指的是著名自動步槍SCAR系列。這也切合了槍神系列的產品屬性——為FPS射擊游戲而生。
與之對應的是ROG Strike Hero II,也就是魔霸2系列產品。顧名思義,“魔霸”諧音MOBA,魔霸系列更偏向MOBA游戲玩家。與槍神系列采用幾乎相同的模具和硬件配置,但在外殼涂裝以及鍵盤設計上有所不同:槍神2系列在C面使用了SCAR步槍的迷彩涂裝,而魔霸系列C面運用了賽博朋克元素及雙向發絲紋理象征戰場上的分裂派系。
ROG 魔霸2
此外槍神2系列的鍵盤在WASD做了突出的透明處理,而在魔霸2系列鍵盤在MOBA游戲常用的QWER技能釋放鍵做了透明處理。 而目前魔霸2/槍神2都有15英寸的版本,而17英寸的Plus版只有槍神2系列目前有售
ROG槍神2 系列
ROG魔霸2 系列
這一代的槍神2系列除了外殼表層紋路的改變外,最大的調整在于迎合潮流,全系換裝了7毫米的三邊窄邊框設計,在17英寸的槍神2 Plus上這一調整讓傳統17英寸產品厚重感被大大削弱。不過真機實際重量還是很重的,達到了2.9KG。三圍尺寸為39.9*27.3*2.6厘米。所以說在槍神2Plus上,窄邊框帶來的更多是視覺沖擊。
至于攝像頭,就得暫時委屈委屈,移到了下邊框,由于中間要放ROG 的logo,所以繼續委屈一下,挪到右側。手上這臺非量產版機器的鏡面logo有點翹邊,希望量產版不會這樣。
槍神2 Plus相比上代槍神的整機線條更加方正剛硬,A面一體成型的金屬上蓋依舊采用了2018款ROG家族式的鋒刃紋路設計,據稱這一設計元素靈感來自于子彈射擊穿過的狀態。兩種方向的拉絲紋理在斜對角交匯相比傳統單調的水平/垂直拉絲更有活力。承襲下來的轉軸出風口梯形切割開口,解決了“吹屏軸”散熱的問題,后續可以繼續保持。
燈效的增強也是這次槍神2 Plus的一大亮點,A面的ROG logo由之前的單色紅光變成了RGB光可自定義。C面側邊朝向用戶的位置做了長條的漸變RGB燈條,用戶可以在特定軟件中自定義燈條左右兩端顏色實現漸變效果,色彩過渡柔和自然。
鍵盤依舊是四分區背光鍵盤,用戶可以根據喜好自行定義四個分區的顏色,也可以選全局同色的不同燈效或者彩虹漸變色,同時調節變色的快慢頻率和方向。整個鍵盤布局是從17年開始采用的新版鍵盤,功能鍵區之間的區隔、全鍵無沖設計、標準尺寸的方向鍵和放大的空格鍵,細節疊加后帶來的是無論游戲還是輸入都很舒適的體驗。
C面的迷彩圖案就不贅述了,不過表層的碳纖維紋理的處理工藝確實很有趣,有些類似與目前手機背蓋的光折射工藝。看起來整個C面是類碳纖維的紋理,但是摸起來卻并沒有凹凸感。這一手膜內漾印工藝玩了這么多年,經驗積累還是很豐富的。
側邊接口比較豐富,HDMI2.0+mini DP1.2接口對于外接高刷新率1080P顯示器以及4K 60Hz輸出都沒有太大壓力。左側三個USB3.0接口,右側兩個USB3.1gen2接口,其中一個是Type-C,不過不支持顯示輸出功能。當然了,這款本子并不走輕薄路線,所以RJ45和SD讀卡器都有保留。
硬件配置想必大家都可以猜到了,畢竟今年的主流游戲本基本都這樣:i7 8750H六核標壓處理器+GTX1060/1070顯卡。槍神2(15英寸)是提供了1070顯卡可選的,而槍神2 Plus目前只有1060版本。
本次到手的是槍神2 Plus非在售版本,采用17.3英寸三邊窄的1080P霧面IPS屏,擁有144Hz高刷新率、100% sRGB高色域、3毫秒超快響應時間,以及i7 8750H處理器+GTX1060顯卡的組合,硬盤采用256G PCIe固態+1T的HDD混合硬盤組合,內存是比較少見的原裝32G雙通道(16G×2)。在京東自營開售的則是16G版本,售價13999。
和之前冰刃3一樣,我們先來看看三檔模式下的性能測試情況,由于機身尺寸更大,所以相比冰刃3,雖然同為12V增壓風扇,但是風扇噪音有所改善,不過高負載Turbo模式下風扇依舊較吵。
先來看看Turbo模式,Hwinfo檢測PL1為70W,PL為90W。待機CPU頻率3.98Ghz、功耗在17W-20W波動,核心溫度60℃;啟動單烤CPU主頻為3.2Ghz、功耗63W、核心溫度75℃;雙烤CPU主頻2.8Ghz、功耗45W、核心溫度85℃,顯卡溫度80℃。
而在Balance模式下,PL1為45W,PL2為90W。待機CPU頻率為3.99Ghz、功耗15-18W、核心溫度50℃;單烤CPU主頻為2.6Ghz、功耗45W、核心溫度67℃;雙烤CPU主頻為2.5Ghz、功耗36W、核心溫度82℃,顯卡溫度為82℃。
Silent模式下,PL1為35W,PL2為45W。待機CPU頻率3.0Ghz、功耗11W、核心溫度48℃;單烤CPU頻率2.5Ghz、功耗35W、核心溫度70℃;雙烤時CPU頻率2.5Ghz、功耗35W、核心溫度80℃,顯卡溫度為75攝氏度,此時GPU/CPU性能都進行了一定限制。
游戲方面,這次全部采用默認Turbo模式進行游戲測試,包含《古墓麗影:崛起》、《戰地1》、《使命召喚:二戰》、《孤島驚魂5》、《反恐精英:全球攻勢》、《狙擊精英4》六款游戲,其在各自不同畫質下幀數表現如下:
i7+1060+32G內存的配置,再加上不錯的性能釋放,這些對于玩轉大部分單機大作還是游刃有余的,如果有更高的顯卡需求就可以考慮買15英寸槍神2的1070版本了。這里需要注意,槍神2預裝的是之前的ROG Gaming Center控制軟件,而槍神2 Plus預裝的則是最新的ROG Armoury Crate,暫時不清楚是否通用。
ROG槍神2 Plus預裝的軟件方案基本和ROG冰刃3類似,調節燈光和性能模式的Armoury Crate、網絡優化作用的Game FirstV、調節屏幕色彩的Game Visual、音效調節軟件Sonic Studio3、圖形化音頻分析Sonic Radar3。這種軟件上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看似不起眼,其實正是一線品牌游戲本區別于二三線雜牌的細節差距。
關于這類軟件的描述在這里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到ROG冰刃3測評中查看相關描述。這里給大家聊一下有趣的RangeBoost多天線無死角Wifi技術,對于游戲本的無線網絡,很多人或者只知道“不好”或者只認得“殺手網卡”,對于其他技術就沒有太為深刻的印象 。
ROG的“無死角Wifi”其實是一套軟硬結合以便改善無線信號的方案,在硬件方面,拆開ROG槍神2 Plus后蓋可以發現WLAN天線的設計與以往見到的不太一樣。無線網卡上兩根天線直接接入主板,然后重新分出四條天線出來。
拆開電池等元器件進一步探究天線走向可以發現,在左揚聲器旁邊放置了一個天線溢出模塊,四根天線有三根在該模塊附近溢出。而還有一根向機械硬盤附近延伸。通過這種方式讓天線擁有更多朝向,再結合1.7Gbps高速無線網卡以及自家的算法優化,有效降低Wifi信號的死角。
既然說到無線網卡,就順便聊聊拆機。槍神2 Plus拆機比較簡單,擰下后蓋螺絲即可,不過要注意有兩顆短螺絲,不要搞混了。整機結構很規整,散熱模組為三熱管雙風扇,風扇依舊是12V增壓風扇,三根熱管口徑都很粗大,而且全部覆蓋了CPU和GPU。左側一根熱管延伸到側出風口,ROG系列產品的散熱確實值得肯定。
【編輯總結】: ROG 槍神2 Plus 基本沒有太大短板,作為玩家國度品牌的入門級產品,依舊保持了ROG家族優秀的工業設計、出色的硬件配置和性能發揮以及光效、網絡優化等不錯的專業外設級體驗。
目前售價13999元,確實不能和主流消費級的入門游戲本去談性價比,不過無論是上面提到的種種優點,還是其出色的售后服務(兩年送修+一年內不限次數最高10000理賠金額的意外保)都讓人感覺物有所值。個人在使用過程中對這款產品的信仰非常好,如果未來可以進一步瘦身,相信會是17英寸高端游戲本中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