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在國際上到底是什么地位的戰機?
中國殲-20戰機的橫空出世打破了美利堅F-22戰機多年來聞名遐邇的格局,完全可以用“震驚”二字來形容世界各國軍方心態,同時為中國的航空工業培養了一大批后備新生力量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未來航空工業人才的良性循環問題。
殲-20是一款重型超音速單座雙發的五代隱身戰機,縱觀全球除了中國和美利堅外,歐盟是全球唯一一個具備設計研發五代機能力的聯盟,但經過數次商討后幾乎全部國家都放棄了對五代機項目的研發工作,原因有三:耗時、耗財、耗力不符合歐盟各國的現狀需求,即使需要五代機直接購買F-35就可以了,可見五代機的設計研發與投入門檻有多高。
國際地位時至今日,殲-20戰機的國際地位到底如何呢——十年前國內外各界都在拿中國的多型號戰機與世界各國戰機進行比對,現如今殲-20戰機服役之后國內和國際上只拿殲-20和美利堅的F-22、F-35進行對比,換言之這就是國際地位。
航空發動機目前,從五代機綜合技術水準來看,中國的殲-20較美利堅的F-22戰機唯一差距就是航空發動機,主要體現在航發的推重比和噴口隱身兩個方面,殲-20裝配的WS-10系航發推重比約為10.8左右,F-22裝配的F-119航發推重比大于11接近12并且二元矢量技術使得F-119擁有更好的隱身性能。
航發水平是由一個國家的工業基礎所決定的,從噴氣式發動機誕生至今已有83年的歷史,從誕生至今它的運行原理基本是保持不變的,以英吉利和美利堅為主的歐美各國持續在航發領域投入了83年。然而中國在近二十年內才發現航發不可實現彎道超車,但中國萬眾的科研人員并未服輸而是一直追趕與趕超歐美各國的最頂尖科技,譬如:電磁大炮、電磁彈射、激光武器、隱身材料、潛艇全電力推進、衛星導航系統等技術,這些都屬于現代化新興技術,在這些領域中國幾乎都實現了反超和領先,對于航發而言,中國當下需要的是時間。
很多人都說殲-20的航發太弱實現不了長距的超音速巡航這是一個很大的短板等等,這么說也對確實也是客觀事實。但航發弱不代表殲-20的戰斗力就弱,如果單論超巡能力的話,俄制AL-31、117S或中國的WS-10系都可以讓殲-20的超巡能力甩開F-22一大截,這里最關鍵的是發動機噴口的隱身問題,這一點確實不如美利堅的F-22。
但是,在中國有這個航發短板的情況下,我們的殲-20的機動性在全球范圍內依然是僅次于F-22位居世界第二的存在(碾壓各種四代機),這是得益于殲-20的獨有鴨式氣動布局從根本上解決戰機飛控的核心難題(不接受吐槽鴨式布局),這就是“動力不夠、氣動來湊”的典范放眼全球僅此一家,說是楊總創造世界奇跡一點都不過分。
“模范”的力量在2011年之前,中國所有現役的三代機和四代機都不是F-22的對手,美利堅甚至把F-22部署到了棒子和太陽旗國家以達到對中國空軍威懾的險惡目的,在殲-20戰機首飛公布于眾之后,美利堅部署在中國周邊的F-22分批次的幾乎全部轉場關島或本土了,這就是最直接的地位提升帶來的威懾力。
F-22戰機從首飛到形成初始戰斗力用了約15年時間,中國殲-20從首飛到形成戰斗力僅僅花了6年時間,從列裝中國王牌空軍部隊的時間來看也只用了8年。如此快的列裝速度最震驚的不是美利堅而是在過去數十年內輕看中國空軍那些國家,比如印度、印尼、韓國、日本、土耳其等國。
他們都認為連中國都可以做出五代機自己也可以,這個“模仿”的力量太強大了,從殲-20首飛之后這些國家都上馬了自己的五代機項目或聯合研制項目,結果呢?眾多國家基本都卡在了五代機的最初設計環節,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具備五代機的設計能力,更沒有世界一流的風洞來吹氣動布局等等(歡迎帶著五代機原型機來中國進行風洞試驗喲),最后都不了了之只能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中國的殲-20戰機。
果不其然,眾多國家認為中國的殲-20戰機確實是一款很優秀的五代隱身戰機,然后又拿著殲-20跟美國的F-22、F-35戰機去做對比......
“代差”的力量五代隱身戰機從整體武備綜合技術來看,彼此之間的隱身技術、航電系統、飛控、雷達等等基本屬于同一個水平,輸贏都由人與戰術來決定。
美利堅空軍軍方為了獲取最精準的五代機對抗數據,就把F-22和F-35拉到一起進行了軍演對抗,如果兩個直接狗斗或單兵作戰F-22是絕對力壓F-35的,畢竟F-22的機動性更好,如果雙方都有預警機、雷達、電子戰斗機等體系化的支撐,戰損比也只有1:2.5,因為F-35的航電要比F-22領先一代。
另外,F-22不能對地發起攻擊,殲-20不僅可以對地還可以對天,這就是后發技術優勢的典范。從殲-20VS殲-10系戰機的模擬對抗數據來看,戰損比基本都超過1:20,這就是代差的力量(差距)。
我是小墨,歡迎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