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德國的無條件投降協議書,簽了兩次。這是英美法等國紀念二戰勝利,在5月7日和8日,而前蘇聯和俄羅斯,則將勝利日定在5月9日的原因。
1945年5月4日,柏林被蘇軍攻克的第二天,德國海軍總司令弗里德堡,受希特勒自殺后任納粹德國總統和三軍統帥的卡爾·鄧尼茨的委托,與蒙哥馬利簽署了西線投降協議書。然后,他星夜兼程趕到蘭斯盟軍歐洲戰區總部,想面見艾森豪威爾,討論與英美單獨媾和的問題。
但因級別不夠,艾森豪威爾拒絕見他。5月6日,德國一級上將、陸軍元帥凱特爾的副手約德爾來到蘭斯,全權主持投降談判事宜。雖然艾森豪威爾事先已擺了德國人一道,但他也明白,盡快簽下投降書結束歐戰,德國人需要,英美政治家也十分迫切。
但同時,他更加清楚,英美單獨與德國媾和是不可能的,投降協議書簽訂沒有蘇聯代表在場也是不可能的。此時,蘇聯紅軍在蘭斯的最高級別將領,是少將蘇斯羅巴洛夫。明知一個少將,是不夠格在投降協議上簽字的,但艾帥還是邀請了蘇斯羅巴洛夫。
蘇斯羅馬洛夫立即將協議條款電告莫斯科,但直到簽字儀式舉行時,他都沒有接到回電。此時的他,陷入兩難:簽字吧,級別低又未獲授權;不簽吧,意味著拒絕,拒絕意味著英美可以單獨與德國簽署投降書。這種政治風險,同樣不是一個小小的少將所能承擔的。
最后,蘇斯羅巴洛夫選擇了簽字。但聰明的他附加了一條:如果盟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提出要求,都可以改變條件重新簽署投降書。包括艾森豪威爾在內的所有盟軍代表,也許沉浸在改變歷史的巨大喜悅中,沒有在意這一附加條件,皆大歡喜地都簽了字。
正是這一不起眼的附加條件,后來救了蘇斯羅巴洛夫的命。雖然斯大林對他未經批準擅自簽字惱火異常,但終究沒有處理他。二戰結束后,蘇斯羅巴洛夫擔任蘇聯軍事間諜學院的院長,并躲過了那場著名的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大清洗,得以善終。
1945年5月7日凌時時晨2點41分,約德爾代表德軍最高統帥部,沃爾特·史密斯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部,伊凡·蘇斯羅巴洛夫代表蘇聯紅軍,而法國將軍弗朗西斯,則作為官方見證人,分別在德國無條件投降協議書上簽了字。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蘭斯協議》。
協議簽署完畢后,德國人黯然離去。歐美將領們留下來舉行了一個小小的慶祝會。那張艾森豪威爾一手夾香煙,一手握鋼筆,開心地看向攝影記者鏡頭的著名照片,就是在他地圖室里的慶祝會上拍攝的,早已成為二戰歐洲戰場結束的標志之一。
然而,《蘭斯協議》簽署6小時后,蘇聯最高統帥部發來電報,稱這一協議完全不可接受。因為蘇方既未授權蘇斯羅巴洛夫簽字,也沒有同意投降書的相關條款。蘇聯方面還強調,在柏林蘇占區以外的任何地方簽署投降書,都是不可接受的。
斯大林態度強硬,艾森豪威爾也沒有一星半點的堅持。他還專門發表聲明,說這是為了確保最后的協議能順利簽署草擬的大綱,是一次彩排。他還強調,德國士兵在過了最后期限仍繼續抵抗蘇聯軍隊,將不再享受戰俘待遇,即便他們向英美軍隊投降,也會被轉交給蘇聯人。
就這樣,一天后的5月8日,在柏林郊區卡爾斯霍斯特,德軍和盟軍又簽署了一次投降協議,史稱《柏林協議》。這一次,蘇聯元帥朱可夫不但主持了簽字儀式,還第一個在協議書上寫下大名。英國空軍元帥特德,美軍上將斯帕茨和法國將軍塔西尼,先后寫下自己的名字。
德國方面簽字人員的級別,也比《蘭斯協議》時高。約德爾的上司、陸軍元帥威廉·凱特爾是主簽人,海軍上將弗里德堡,陸軍上校斯托普以隨員身份出席。蘇軍少將蘇斯羅巴洛夫,作為朱可夫元帥的隨員,出席了簽字儀式但無資格揮筆。
《蘭斯協議》規定,所有德國軍隊,必須在歐洲中部時間1945年5月8日23時,放下武器,停止一切軍事對抗行動。而5月8日簽署的《柏林協議》則規定,德軍投降的法定時間是5月9日凌晨零點。所以,《柏林協議》產生法律效力時,德軍已經投降一個小時了。
后世史學家稱,艾森豪威爾心知肚明《蘭斯協議》草率,蘇斯羅巴洛夫簽字會惹怒斯大林,但他還是堅持演了這么一出,自有他的政治考量。在《柏林協議》尚未簽署的5月8日下午3:30,歐美主要國家的電臺,同時廣播了德國投降的消息。
杜魯門在華盛頓,丘吉爾在倫敦,戴高樂在巴黎,都出席了盛大的歐戰勝利紀念會。其他許多國家的政府和王室,也都在5月8日,參加了不同形式的二戰勝利紀念活動。這便是為什么,歐美國家的二戰勝利紀念日是5月7日和8日,而前蘇聯和俄羅斯,則認定5月9日為歐戰勝利紀念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