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區塊鏈?
區塊鏈,可能是當下最有前景又充滿分歧的技術與經濟趨勢。它給數字世界帶來了“價值表示”和“價值轉移”兩項全新的基礎功能。其潛力正在顯現出來,但當下它又處于朦朧與野蠻生長的階段。對比互聯網的發展史,現在的區塊鏈可能相當于 1994 年的互聯網,即互聯網剛剛進入大眾視野的時期,那也是第一波互聯網革命萌芽的時期。谷歌、亞馬遜、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優步、滴滴,甚至現在市值超萬億的蘋果都得益于那一時刻。現在區塊鏈技術可能帶來互聯網的二次革命,把互聯網從“信息互聯網”帶向“價值互聯網”。在區塊鏈的對照之下,人們發現,最初被形象地稱為“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聯網處理的是“信息”,而區塊鏈能處理的是“價值”。變革即將發生,未來已來。我們又一次處于革命的起點——價值互聯網的變革,而要理解價值互聯網的未來,我們先要搞明白區塊鏈技術是什么。讓我們回到10年前,從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明比特幣的那一刻說起。比特幣的誕生2009年1月3日,在位于芬蘭赫爾辛基的服務器上,至今匿名的神秘技術極客中本聰生成了第一個比特幣區塊,即所謂的比特幣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在創世區塊的備注中,中本聰寫入了當天英國《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標題: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泰晤士報》,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銀行的邊緣”
這樣做,他記錄了比特幣系統啟動和創世區塊生成的時刻,又借這句話表達了對當時全球金融體系的暗諷。2009 年年初,全球金融體系剛經歷了 2008 年金融危機的沖擊,看起來搖搖欲墜。在生成創世區塊時,按自己設定的規則,中本聰獲得了 50 個比特幣獎勵,這是最早的 50 個比特幣。從創始區塊開始,在比特幣的賬本上每 10 分鐘就有新的數據區塊被增加上去,新的比特幣被憑空發行出來。比特幣的去中心網絡開始運轉,擴展到現在的由數萬個節點組成的全球網絡。在比特幣的創世時刻,它的三個組成部分都出現了,即加密數字貨幣(cryptocurrency)、分布式賬本(distributed ledger)、去中心網絡(decentralized network),如下圖所示。
圖1:比特幣的三個組成部分2008 年 10 月 31 日,中本聰向一個密碼學郵件列表的所有成員發送了一個電子郵件,標題為“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論文”。
中本聰郵件見:https://www.mail-archive.com/cryptography@metzdowd.com/msg09959.html。比特幣白皮書見:www.bitcoin.org/bitcoin.pdf。他寫道:“我一直在研究一個新的電子現金系統,它完全是點對點的,無須任何的可信第三方。”比特幣的起源應遠早于這個日期,中本聰曾說,他從 2007 年 5 月就開始為比特幣項目編程。2008 年 8 月,他注冊了 bitcoin.org 域名,這是現在比特幣項目的官方網址。在郵件中,他附上了比特幣白皮書的鏈接,論文題為“比特幣: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本聰在2008年發表的這篇論文可能是互聯網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論文之一,其他重要論文有利克里德寫的開啟互聯網前身阿帕網的“計算機作為一種通信設備”(1968年)、蒂姆·伯納斯-李寫的萬維網協議(WWW)建議書“信息管理:一個建議”(1989年)、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與拉里·佩奇寫的搜索引擎論文(1998年)等。可以合理地推測,中本聰不是一個學院派的研究型學者,他可能是一個做實際軟件工程開發的工程師,因為他不只設計了比特幣系統,還把它開發出來,讓它在互聯網上運行起來。他可能是先開發了軟件,才寫了上面提到的重量級論文,來解釋自己的設計。2008 年 11 月 16 日,中本聰公布了比特幣系統的源代碼。在發布白皮書、將軟件代碼開源后,在 2009 年 1 月 3 日這一區塊鏈的創世時刻,最終他在互聯網上上線了比特幣網絡。之后,中本聰和幾個開發者在網上一起討論想法,繼續開發迭代。隨著比特幣網絡的成熟,他的活動開始減少,比特幣系統逐漸進入自治運轉的狀態。最終,在發明比特幣系統 3 年后,自 2011 年 11 月后,中本聰永遠不再出現。他成了一個永遠匿名的傳奇,沒人知道他是誰,他只留下了自己的創造。中本聰為什么創造比特幣在創造比特幣的過程中,中本聰發明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是源自比特幣的底層技術。那么,他為什么要創造比特幣?他想解決什么難題?現在,比特幣常被稱為一種“加密數字貨幣”,人們常很關注其中的“貨幣”二字。其實,比特幣并不具備現在各國法定貨幣的特征,它只是一種數字形式的特殊商品。比特幣現在的市場價格和暴漲暴跌也影響著人們對它的看法,人們把它類比為黃金、郁金香等各種投資、投機標的。但如果回到中本聰創造它的時刻,我們會看到,比特幣的出現是源于技術極客想解決的一個技術難題:“在數字世界中,如何創造一種具有現金特性的事物?”“比特幣: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這個標題體現出了中本聰想解決的難題:他想創造在數字世界中可用的電子現金,它可以點對點也就是個人對個人交易,交易中不需要任何中介參與。來對比看看。在物理世界中,一個人可以把現金紙幣給另一個人,不需要經過諸如銀行、支付機構、見證人等中介機構。但由于數字文件是可復制的,復制出來的電子文件是一模一樣的,因而在數字世界中,我們不能簡單地用一個數字文件作為代表價值的事物。同時,我們在支付機構中有多少錢,并沒有像一張張鈔票一樣的數字文件可以代表,錢僅是中心化數據庫中的記錄。在數字世界中,當一個人要把現金轉給另一個人時,必須要有中介機構的參與。比如,我們通過支付寶轉賬的過程是:支付寶在一個人的賬戶記錄里減掉一定金額,在另一個人的賬戶記錄中增加一定金額。在數字世界中,如何創建一個無須中介或者說去中心化的數字現金,一直是一個難題。由于數字文件可以完美復制,如果沒有一個中心化數據庫做記錄,那如何避免一個人把一筆錢花兩次?這就是所謂的雙重支付或雙花問題(double spending)。在比特幣出現之前,我們熟悉的主要電子現金系統(如PayPal、支付寶等)都是依靠中心化數據庫來避免雙花問題,這些可信第三方中介不可或缺,見圖 2。
圖2:比特幣是點對點的現金,無須任何中介但在另一條道路即去中介或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這條路徑上,有很多技術極客一直在做著各種嘗試,只是一直未能獲得最終的成功。到了 2008 年,中本聰借鑒和綜合前人的成果,特別是現在常被統稱為密碼朋克(cypherpunk)的群體的成果,改進之前各類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加上自己的獨特創新,創造了比特幣這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在無須中介的情況下解決了雙花問題。特別地,比特幣這個電子現金系統是同時去中介化和去中心化的: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現金無須可信第三方中介的介入,這是去中介化。這個電子現金的貨幣發行也不需要一個中心化機構,而是由代碼與社區共識完成,這是去中心化。要注意的是,這個“電子現金”中的現金指的并非貨幣,它只是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被借用來在數字世界中代表價值的說法。這樣說是為了便于理解,在現實中,最常見的代表價值的事物是現金。最初,比特幣這個用以表示價值的電子現金并沒有價格。比特幣系統只是在邏輯上可行的系統,是解決了一個難題的技術玩具。2010 年 5 月 22 日,在一個網絡論壇上,有一個程序員用 1 萬枚比特幣換了兩張棒約翰比薩的代金券,比特幣第一次有了一個公允價格:1 萬枚比特幣價格為 25 美元。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 5 月 22 日變成了區塊鏈世界的一個節日——比特幣比薩節。此后,比特幣雖然從來都不是貨幣,但逐漸地有了價值與價格。比特幣的價格在自由市場交易中被確定,又持續、反復地大幅波動。但是,不管是從早期的 1132 美元跌掉一半,還是在 2017 年年底快速上漲到接近 2 萬美元,又在幾個月內跌到只有三分之一,比特幣系統和它底層的區塊鏈技術都保持穩定。中本聰設計和編碼實現的比特幣電子現金系統至今已運轉近十年。比特幣系統已經從一個技術玩具變成一個運轉得近乎完美的系統,并且看起來還將長期穩定地運轉下去。從比特幣系統中發現區塊鏈在物理世界中,現金是一張張紙幣,但其背后有著一整套與貨幣相關的金融體系:中央銀行、銀行、印鈔廠、信用卡組織,以及后來出現的第三方網絡支付機構等。在數字世界中,想要創造一種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同樣要設計一套完整的系統。這一系統要能解決以下一系列問題:
這種“現金”如何公平、公正地發行出來,不被任何中心化的機構或個人控制?如何實現像在物理世界中一樣,一個人可以直接把現金遞給另一個人,無須任何中介的協助?這種電子現金如何“防偽”?在數字世界中,這個問題可轉換為,一筆電子現金如何不被花費兩次?中本聰設計和開發了比特幣系統,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說起比特幣,人們常指的是比特幣這種做價值表示的電子現金。其實,作為電子現金的比特幣只是比特幣系統的表層,比特幣系統包括三層,見圖3:
最上一層是比特幣這種電子現金。這是整個系統的應用層。中間一層的功能是發行比特幣與處理用戶間的比特幣轉移。這一層也叫比特幣協議(bitcoin protocol),是整個系統的應用協議層。最底層是比特幣的分布式賬本和去中心網絡。這一層也被稱為比特幣區塊鏈(bitcoin blockchain),是整個系統的通用協議層。比特幣系統的三層命名(應用層、應用協議層、通用協議層)源自知名區塊鏈研究者梅蘭妮·斯萬,她也提出了被廣泛引述的一種階段劃分:區塊鏈 1.0 是貨幣、區塊鏈 2.0 是合約、區塊鏈 3.0 是應用。
梅蘭妮·斯萬(Melanie Swan)著有《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Blockchain:Blueprint for a new economy)。應用層、應用協議層、通用協議層的分類參見她的演講。圖3:一張圖看清比特幣與區塊鏈比特幣系統實現的去中心化的點對點電子現金,其發行與轉賬靠的是中間的比特幣協議層。類比現實貨幣系統,這一層的角色相當于中央銀行(發行貨幣)與銀行(處理轉賬)等金融機構。來深入看看名為“比特幣協議”的這一層。比特幣系統架構圖又常被進一步細分為五層(見圖4),它對應的是比特幣協議和比特幣區塊鏈兩個部分。在這個五層架構中,比特幣協議層被細分為:應用層、激勵層和共識層。
圖4:比特幣系統架構圖在設計比特幣系統時,中本聰創造性地把計算機算力競爭和經濟激勵相結合,形成了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POW)共識機制,讓挖礦計算機節點在計算競爭中完成了貨幣發行和記賬功能,也完成了區塊鏈賬本和去中心網絡的運維。這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礦機挖礦(算力競爭),完成去中心化記賬(運轉系統),獲得比特幣形式的經濟激勵(經濟獎勵)。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是承上啟下的一層,連接了上層應用與下層技術:在其上的層次為電子現金的發行、轉賬、防偽;在其下的層次,去中心網絡的節點達成一致,更新分布式賬本。之后在討論區塊鏈的現在與未來時,我們會不斷地回到比特幣系統的設計上來,它是一個簡單又精妙的系統,融合技術和經濟因素,是區塊鏈所有創新的源頭。區塊鏈的定義至此,相信讀者已經大概能明白了區塊鏈是什么了,最后,再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給區塊鏈下一個定義吧。第一種區塊鏈的定義(比較通俗)比特幣:一種加密數字貨幣;區塊鏈:一種基礎技術。區塊鏈是一種源自于“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換句話說,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大獲成功的應用。第二種區塊鏈的定義區塊鏈是數字世界中進行“價值表示”和“價值轉移”的技術。區塊鏈硬幣一面是表示價值的加密數字貨幣或通證,另一面是進行價值轉移的分布式賬本與去中心網絡。分布式賬本與去中心網絡也常被稱為“鏈”,它可被視為一個軟件平臺;而表示價值的通證常被稱為“幣”。通證存儲在鏈上,通過鏈上的代碼(主要形式的智能合約)來管理,它是可編程的。
圖5:區塊鏈的兩種定義【討論】當我們說區塊鏈時,我們在說什么比特幣系統包括三層:比特幣、比特幣協議、比特幣區塊鏈,即比特幣的分布式賬本與去中心網絡。那么,從比特幣系統來對照看,說區塊鏈時,我們說的可能是什么?
圖6:從比特幣系統看區塊鏈是什么區塊鏈這個說法包括四種可能性,所覆蓋的范圍逐步變大,見上圖:
可能性之一,區塊鏈指的是比特幣的數據結構,即由數據塊(block)連接形成的鏈(chain),這也被稱為“分布式賬本”。在比特幣白皮書中,中本聰分別提及了區塊和鏈,但后來它們才被組合成了區塊鏈(blockchain)這個新詞。可能性之二,區塊鏈指的是比特幣的分布式賬本和去中心網絡的組合。對應于比特幣系統,它指的是整個第三層比特幣區塊鏈。可能性之三,區塊鏈指的是比特幣系統的第二層(比特幣協議)和第三層(比特幣區塊鏈)的組合。它包括分布式賬本、去中心網絡和比特幣協議。可能性之四,區塊鏈指的是整個比特幣系統,包括所有三層,既包括價值表示的比特幣,也包括了背后支撐的整個系統。從這個范圍看,是把區塊鏈看成一個既包括技術部分,又包括經濟部分的完整系統。大眾在提及區塊鏈時,常指的是第四種最大的范圍,即“賬本+網絡+協議+貨幣”。在產業中,人們在提到區塊鏈時,通常指的是第三種范圍,即“賬本+網絡+協議”。而很多軟件開發者在說起區塊鏈時通常指的是第二種范圍“賬本+網絡”,即分布式賬本加去中心網絡。現在,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有一種看法是,將基于區塊鏈的價值表示物都稱為通證,并把比特幣等代幣(coin)視為通證的一個特定種類。通常而言,提及加密數字貨幣、通證、代幣時,我們指的都是基于區塊鏈的、在數字世界中進行價值表示的事物。如果采用“通證”說法,區塊鏈的最大范圍包括的則是“賬本+網絡+協議+通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