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錢都瘋了嗎?
這跟奶粉好像沒什么關系,關鍵是包裝上面寫的是固體飲料,沒有造假,跟質量監督就沒什么關系,也就沒奶粉什么事了,就像超市里的酸奶,風味乳,乳酸飲品,已經寫的很明確了并且專家已經告知飲品不適合嬰幼兒喝,可還是有人偶爾會買給小孩喝,就看家長怎么想的了,是很重視這件事情還是覺得無所謂!
很多女人為了身材不走樣故意不給孩子喂母乳,就算有奶水也故意說沒有或者少不夠孩子吃去買奶粉喂孩子,漸漸的奶水就回了孩子只能吃奶粉,不要以為幾百一罐的奶粉就好,母乳才是王道。現在的母嬰店為了利益真的害人不淺,作為跑了幾年母嬰店的業務員,真誠奉勸有孩子的寶媽們,別輕信店員推薦的保健品,比如開胃消食的,補鐵補鋅之類的,真的不要去買了,這些東西是無任何用處的,到時吃壞了你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母嬰店很少進去,因為我耳根軟又精明,一眼看穿人家推薦的肯定傭金多效果差價格貴的保健品,偏要說什么有機的溫和配方,避免尷尬于是一直在網上買的奶粉和紙尿褲,反正我寶寶長得很好,沒有發現假貨。瓶身上標注深度水解和無乳糖配方是牛奶過敏和缺乳糖酶的寶寶需要的特殊配方奶粉,知道范圍是比較小的,去醫院醫生也只是告訴你喝水解或氨基酸奶粉,且名字跟進口的肽敏舒之類相近~固體飲料四個字還不惹眼,明顯是誘導消費
深度水解奶粉和無乳糖奶粉本身就是不能長期食用,營養會少很多。我們平時就是會告訴家長。正常的深度水解雀巢的488一桶400克的,還是顧客想解決問題又想要便宜的。母嬰店專業性知識太少。母嬰店關乎嬰幼兒發展健康,在專業知識方面一定得過關。
1.廠家的產品說明如果合法,自己沒有虛假宣傳,且廠家沒有授意銷售商虛假宣傳,那廠家就沒有問題。
2.如果銷售商虛假宣傳,有責任,但估計難以取證。
3.此事最大責任是家長。給自己孩子吃的東西,自己不認真看產品說明,想當然地以為沒問題。其實我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最大缺失是:如果家長非故意犯錯對未成年造成傷害,無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這就是此類事件和遺忘孩子在車內致死事件屢發的根本原因。
家長太寵孩子,是飲料就不要給孩子喝,固體飲料在母嬰店很常見,夸大產品的功能,誘惑家長買,而且很多家長認為專賣店的產品很高級,從來聽之認之,不用大腦思考。問題出來了,后悔也不可能還給你一個健康的孩子。
現在買東西都是自己看配料表,這個沒有廠家敢弄虛作假,嬰兒喝的基本都是調制奶粉配料表和營養表應該都是很長的難道做父母的都不看么,現在生娃的應該沒有多少中學都沒畢業的人了吧,配合百度百科和中學教的生物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都能看懂營養表和配料表。
這次的事件和廠家關系不大,再說了,這個生產廠家也不是國內的公司,倍氨敏是法國進口品牌。責任主要在母嬰店和導購員了,為了追求高利潤,就不顧小孩的健康了。另外,消費者也有部分責任,作為消費者,總該看看包裝吧,學習了解一點點奶粉知識吧,明明寫著固體飲料,您怎么看都不看就相信母嬰店導購員的一句話,就給寶寶一直當奶粉喝呢?其實,我們國家現在的嬰兒奶粉監管已經是全球最嚴了,用藥品極的管理辦法,采用了配方注冊制,奶粉的品質,完全都是透明的,作為消費者,您只要認真看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就非常清楚了,根本不用聽導購員的忽悠了。真的不要再認為價格高的就是好的,大品牌就是好的了。品質好不好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就可以了,很多高品質的奶粉真的不貴啊!
就這么跟你們說,不是危言聳聽,到現在為止一部分送到了化工廠另一部分就是送到了奶粉廠。國產奶粉里面或多或少都會添加,為什么國產奶粉比進口奶粉香要好喝,進口奶粉為什么一股濃濃的鐵腥味,就是因為國產奶粉里面添加了東西。
其實也不能怪商家,人家沒有強賣,即使做虛假宣傳你只要不信不買就沒事了,再說商品里沒有毒素,只是缺少營養成分,怪只怪那些做母親的想保持身材美好,不顧及自己孩子的身體健康不給孩子吃母乳,只有母乳喂養才是對孩子健康是最安全的,
說實話很同情這個孩子,但是作為家長她真的不合格!我家孩子一歲換了近十種品牌的奶粉孩子就是不喝,沒辦法,老婆每天喂米湯,雞蛋,各種蔬菜,水果,魚肉,雞肉,牛肉想辦法整碎喂孩子,我們也擔心孩子不喝奶粉會營養跟不上,隔三差五的去醫院給孩子體檢看缺啥營養不?還好我家孩子各項指標都合格,醫生說孩子缺營養孩子首先會表現出來抵抗力差,發育遲于同齡人。作為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
看了罐子上水解蛋白和無乳糖,我心一陣涼,也許大家不理解為何家長會買這種“飲料”給孩子當奶粉喝,實在是被逼無奈,有些孩子體質是乳糖不耐受的,也就是正常的奶粉或者母乳沒辦法正常吸收,這時候不能不吃奶粉啊,只能退而求其次,買那些去掉乳糖的奶粉,但是里面還是有構成人體營養的蛋白,如果買到正規的應該還是能保證營養的,如果是假的,那只能當飲料喝了。
還是貧窮導致人們喝不起正規奶粉,原先奶粉一罐才幾十元,現在上百甚至幾百。普通家庭特別貧困地區更是如此。這就是安徽阜陽事件的有一次翻版,但這次你拿廠家沒有一點辦法,因為人家標注清晰。
這事母嬰店(銷售商)責任最大。因為過敏寶寶需要喝非常規的奶粉、市面上很少能聽到的奶粉,所以家長很難分辨、甚至搞不清楚到底該給孩子喝哪一種奶粉,這時候銷售商抓住了家長關心則亂的弱點,跟家長說這款奶粉是銷量最好的,過敏寶寶都吃這款奶粉。于是家長便被套路了。銷售商在“奶粉”被賣出去的時候不知是沾沾自喜還是良心不安,但賣出去了,你便有罪,孩子吃了,你便罪不可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