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二的女兒學習不努力?
再辛苦,都要先愛孩子,再引導她努力自從計劃生育以來,小孩子就變得很“難管”了,初中的孩子正是叛逆期,習慣已經養成,這時更需要家長在精神層面的關心和引導,方式方法需要轉變。
親愛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努力”是主觀判斷還是事實?這樣問,是因為在有些家長的心目中,孩子再努力都無法滿足家長的“胃口”,就算她每天專心致志,依舊會有做不完美的地方,不是嗎?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實際上是不夠自信的表現。
小學的時候,家長可以像個警察一樣,“監督”和“指導”孩子完成作業,因為無論在形體上,還是權威上,孩子都無法和大人抗衡,他們會傾向于選擇聽話、照做(但不代表他們真的愿意)。
初中的孩子,已經在最重要的青春期,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同時因為身體的成長,讓他們在力量上已經接近于成年人,他們不再愿意當聽話的乖寶寶,希望在自己的世界里為自己做主——孩子大了,教育方式卻不改變,怎么不會有問題呢?
您對孩子的學習用了“放棄”和“督促”這兩個動詞,看起來,不管選擇哪一個,您對您的女兒都是沒有愛的溫情的,也許您的心里早就有了決定了,不是嗎?
直言不諱地說,作為家長您可能感覺自己異常辛苦、不被理解,孩子不懂體諒你,而作為一個旁觀者,我覺得您該好好反觀一下自己:
有多久沒好好關心您的女兒,聽她說她的心里話了?
學習不太好的她,害不害怕,需不需要家長的幫助?
她希望她的父母怎么對待她?她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了嗎?
初中的孩子,不是不愿意被大人管,他們只是拒絕簡單粗暴的管——形式上,他們希望被當成大人,有商量,有尊重;但心理上,他們希望被當成孩子,給他支持和鼓勵,以及足夠的寬容和愛。
可事實上,家長們更多是在形式上依舊沿襲小學時的“管教”,引發孩子的反感與抵觸;而在心理上,又把孩子當了大人(實際上她們知道的太有限),覺得他們應該懂事、自覺,為大人分擔,讓孩子倍感壓力。
家長和孩子之間,不要只是要求和被要求,建立一個真誠的通道,拿出專門的時間來,聊聊各自的擔憂和煩惱,允許父母有做得不當的地方,也允許孩子有不夠完美的地方。一個家,當然要有彼此理解和支持,才有溫暖和力量。
初中的孩子不是三歲小孩,他們有自己的是非觀,能夠做出適當的判斷和選擇,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多管,而是學會在孩子的世界里慢慢撤離,把主權留給她,當然,不能忘記她孩子孩子,要去鼓勵、支持,也需要適當的督促。
好像又說得遠了,我是認為,初中的孩子應該比小學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愛和引導,畢竟在青春期當中,很多意識層面的東西,都需要在這段時間去形成。
學習成績只是孩子表現的一個方面(當然現今的世界,這方面看起來非常之重要),除了學習,她還有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各個方面……
學會多發現孩子的優點,不要覺得優點是天經地義,缺點就無法容忍。孩子是長大中的人,不是一個物品,評價也該評價全貌,不能片面。
很多家長也許會說,不是你的孩子,說起來倒是輕巧。的確是這樣,每個家庭有自己的具體情況,我相信每個家長,都在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愛。
每個父母都很辛苦,只是,要改變孩子,通常得從父母開始做起,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