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降噪耳機推薦?
【【【前言:降噪耳機王者再一次發力】】】
兩個月之前,我們三易生活曾經為大家獻上了索尼WH-1000XM3的評測,在當時,這款旗艦級無線降噪大耳徹底地征服了我們,其音質第一次讓我們忘記了自己使用的是一款藍牙耳機,它的降噪效果之自然更是刷新了筆者這個“老索粉”對索尼降噪方案的認知,再加上精致的外觀、輕便而細致的人體工學設計、以及恰到好處的“智能”佐料。可以說,在WH-1000XM3之前,業界對于索尼與競品們的降噪效果孰優孰劣一直都存有爭議,但是在WH-1000XM3之后,已經沒有再能和索尼競爭的頂級降噪耳機存在了。
這是一件好事么?按照常識來說,或許不盡然。因為當競爭變得不對等的時候,往往也就是強勢的一方開始懈怠之時。但是,索尼畢竟是索尼,作為一家早在25年前就開始研究降噪耳機的傳奇消費電子企業,索尼的自我要求到底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結果。
是的,這就是全新的WF-1000XM3,從名稱上就不難看出,它同樣屬于索尼1000X降噪產品線,而且在產品代次上與之前的降噪大耳WH-1000XM3相同。但更重要的是,它其實是索尼用自己最新的技術,對旗下經典的最小型真無線降噪耳塞WF-1000X進行的一次全面反思與重新設計。而這樣的認真態度,帶來的也確實是令人驚喜的結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外觀:這一次的設計有點取巧,但確實更精致】】】
如果你之前有看過我們對初代索尼WF-1000X“降噪豆”的評測,那么初次見到WF-1000XM3,或許就會產生一個非常合理的疑惑:
初代WF-1000X“降噪豆”
WF-1000XM3
它真的是那個“降噪豆”的后續型號嗎?
沒錯,與初代產品相比,如今的WF-1000XM3幾乎完全改變了設計風格。事實上在索尼中國的官網上,這一代產品也不再被稱為“降噪豆”,而是直接被冠以“真無線降噪耳機”這樣直白而“硬核”的名稱。
這種變化意味著什么?其實,從WF-1000XM3的外觀部分我們多少也能看出端倪——首先是外部的充電盒,和初代降噪豆那包裹了一層金屬的、外形猶如鎮紙的充電盒相比,WF-1000XM3的充電盒不僅僅是材質換成了塑料,就連整體圓潤的新造型也多少有點“取巧”的意思。因為熟悉當前真無線耳機類產品的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出,這種底部圓潤,上面帶有一個翻蓋造型的小盒子,正是大多數真無線耳機普遍采用的充電盒設計語言。
換句話說,在充電盒的外觀風格乃至內部結構上,索尼的設計師們這一次似乎是有意向著業界更主流的方向靠攏了。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新一代產品的“用料”就有所縮水呢?當然不是,作為索家的真無線耳機新旗艦,WF-1000XM3的充電盒盡管形狀上更主流了,但其細節處理到底還是顯出了大廠該有的風范。
初代WF-1000X“降噪豆”
WF-1000XM3
比如說,在充電盒的下半黑色部分,WF-1000XM3使用了細膩的類膚質涂層以提升握持感和起到防滑的作用,但不知索尼用了何種黑科技,這層類膚質涂層完全不會像我們常見的類膚質材料那樣容易沾灰。又比如說,在頂蓋的中心位置,新設計的SONY Logo和前代相比,由于加入了燙金涂裝,視覺上看起來反而是要高級得多了。
而當打開充電盒時,這種跨代的進化或者說改變就體現得更明顯了:我們指的當然不只是WF-1000XM3的充電盒蓋內部做工大幅強化這么簡單的事,而是這一次的真無線耳機本體在外觀、結構乃至佩戴方面都有著諸多改進的事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技術解析:不只是真無線立體聲,還有新芯片加持】】】
如果大家還記得我們之前對WH-1000XM3那款無線降噪大耳的評測,看到這里估計就會有和我們一樣的想法:啊,它長得真像同代的那款大耳~
沒錯,雖然WF-1000XM3只是一款迷你型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但正如它名稱的末尾表示代次的“M3”一樣,索尼的設計們很明顯地將已經大獲成功的“同代”大型耳機的型面設計融入到了它身上。這不僅使得全新的WF在外觀上告別了“降噪豆”的特征,也或許正是造成它名稱上直接“跳”了一代的主要原因。(大家注意到了么?不存在WF-1000XM2喔)
當然,熟悉索尼式工業設計的人都會明白,新的外觀肯定不只是為了迎合家族風格、也不只是為了好看那么簡單。沒錯,這次WF-1000XM3的新外觀,實際上也是為它的新功能、新結構服務的。比如說,在左右耳機兩側的圓形平面結構,實際上就和大耳WH-1000XM3一樣是能實現交互盲操的觸摸板。正是因為它們的加入,這一次WF-1000XM3完全取消了耳機上的物理按鍵,同時在整個操作邏輯、使用“高級感”上和市面主流的真無線耳塞拉開了差距。
除此之外,大家當然也會注意到這一次耳塞外側更加高調的降噪拾音孔。但你知道么,實際上WF-1000XM3在機身內測還有另外一對拾音mic。這也就是說,它在降噪結構上做到了和自家大旗艦相同的內外雙反饋。相比于初代“降噪豆”僅有外側環境音拾音的設計,新的降噪結構能夠大大緩解開啟降噪之后聲音“發悶”的情況,也是如今高端降噪耳機普遍采用的新型設計。
官網示意圖,可以看到處理芯片、天線(白色部分)、發聲單元等
不過,WF-1000XM3的雙反饋降噪當然不只是兩邊各多加了一顆mic這么簡單,它還和WH-1000XM3一樣,使用了新的降噪處理器。根據索尼方面公布的資料顯示,這顆名為“QN1e”的聲音處理芯片同時集成了降噪運算、24bit信號處理、數模轉換以及功率放大四重功能。不管是從名稱還是從規格上看,QN1e都似乎是WH-1000XM3上的QN1的低功耗版本。這的確說明索尼在新一代的WF-1000XM3真無線耳塞上運用的是自家全新的降噪設計理念,也使得它的“跨代更新”名副其實。
天線位置
巧妙的是,新的造型設計也給WF-1000XM3帶來了大幅改進的藍牙天線面積、以及全新的藍牙連接方式——這一次,它終于可以做到不分主副耳機,能夠實現任意單邊獨立工作、任意單邊獨立通話、立體聲協同工作以及立體聲通話等多種連接模式。而在索尼中國的官網上,甚至提到WF-1000XM3的新連接設計將會大大降低其音頻延遲,使得這款全無線小耳塞能夠勝任電影觀看的音畫同步需求。很顯然,光是這一點,絕對有理由讓初代“降噪豆”的用戶們羨慕嫉妒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實際體驗:4倍于前代的降噪,更重要的是音質成功稱王】】】
自從幾年前索尼1000X系列降噪耳機成為市場“爆款”以來,與之搭配的Headphones應用相必就已經在不少人的手機里開始“常駐”1了。當然,這主要是因為索尼雞賊地將耳機的大部分控制選項、甚至是一些關鍵功能都放到了APP里的來實現。不過,這也意味著,從APP的變化中,我們其實就能窺見此次WF-1000XM3的許多關鍵信息了。
WF-1000XM3軟件界面
初代WF-1000X軟件界面
比如說,將WF-1000XM3連接到手機之后的主界面與我們一年前測過的WF-1000X(也就是初代“降噪豆”)進行對比,就不難看出,新款在功能上首要的改變就是加入了索尼標志性的DSEE HX數字聲音增強引擎。作為索尼獨家的音頻算法,DSEE HX原本就專為壓縮音頻信號的修復而生,因此將它用在藍牙耳機上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可20級調節、自定義的降噪強度
上代產品只有三個固定的降噪模式
除此之外,得益于完全重新設計的降噪芯片和大幅強化的降噪MIC設計,WF-1000XM3在降噪模式上這一次也有了更高的靈活度——相比于前代只能選擇“注重降噪”或“注重語音”,新硬件允許WF-1000XM3在多達20級的降噪強度中提供更為靈活的過渡變化,并可由用戶完全自定義。而且,從實際的體驗來說,官方宣稱的“4倍于前代的降噪”也確實沒有吹牛。
利用手機運動傳感器與耳機降噪信號分析配合實現的自適應控制
很顯然,這意味著索尼降噪耳機標志性的“自適應聲音控制”這一次在WF-1000XM3上將會表現得相對更自然一些。設想一下:當你從地鐵或公交車上下來,耳機自動從“交通工具”模式切換到“步行”或“注重語音”時,便不會再有周遭聲音突然一下涌入耳中的突兀感了,這感覺顯然要更加人性化——如果能去掉那個會打斷音樂播放的提示音,就更好不過了。
在作為耳機最本質的音質表現方面,WF-1000XM3這一次在宣傳上除了DSEE HX之外并沒有明確宣稱其在動圈單元上用到了什么“黑科技”,但其聽感卻明顯好于初代降噪豆一大截。
從我們的感受來說,首先是得益于新的對稱真無線連接方式,WF-1000XM3已然幾乎不存在左右耳之間的延遲問題,這讓它的聲場變得中正了不少,立體聲分離度表現更是有著突破性的改善。在聆聽一些偏向清唱的歌曲時,WF-1000XM3的分離度已經能夠提供足夠舒適的空間感了。而如果是人頭錄音的歌曲,也的確能夠感覺到歌手的發聲位置處于顱內正中的位置,這在前代的降噪豆上都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作為一臺使用6mm微動圈單元的小耳塞產品,WF-1000XM3的聲音取向和大部分小尺寸動圈一樣都更偏向高音部——當然,其動態表現和同價位不帶藍牙和降噪的微動圈耳塞自然還是沒法比,但完全壓倒市面上其余的真無線耳機一點問題也沒有。至于低音表現,APP里附帶的均衡器包含了索尼專利的Clear Bass低音算法,稍微自己動手調節一下就好。
最后,不得不說新的降噪設計、全新的QN1e芯片的確成功地完全避免了傳統降噪耳機開啟降噪之后對音質造成的負面影響。盡管相對(有限旗艦)缺失的延伸感還是會令耳朵挑剔的我們意識到“這是一臺藍牙耳機”,但即便降噪等級全開時,我們沒有從WF-1000XM3的聲音中感受到任何沉悶感。而這也決定了它的聽感表現足以在當今一眾真無線降噪耳機中稱王——真不愧是索大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總結:一次成功的自我革命,更顯現大廠風范】】】
兩年前,當索尼發布初代WF-1000X“降噪豆”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贊嘆索大法的工業設計強大而優雅,贊嘆其作為最初一批超微型真無線耳機的精致。但是,作為一款“吃螃蟹”的產品,初代降噪豆畢竟還有著技術上的局限性,譬如主副機的橋接連接方式、音質上的妥協等,都令它在之后的真無線耳機大潮中逐漸褪去了光環。
好在,索尼畢竟是索尼——面對業界因為通用方案的誕生而導致的競品大爆發,這家老牌消費數碼企業選擇了以更為先進的自研技術、更人性化的全新設計、更強大的細節功能來全面革新此前本已成功的產品。和“降噪豆”相比,如今的WF-1000XM3幾乎就是全面推倒重新設計的產物。但也正因為如此,它才真正遠遠地超越了同行們的水準,再一次在真無線降噪耳塞這個方興未艾的市場中確立了索尼作為領導者的地位。
而這一次,競爭對手們想要再追趕上“索大法”的步伐,只怕就沒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