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和七次下西洋的歷史資料以及哥倫布的生平和商旅之程的歷史資料?
七下西洋的時間永樂三年(1405)五月己卯,“中官鄭和等赍敕往諭西洋諸國”;五年(1407)九月壬子,“太監鄭和使西洋諸國還,械至海賊陳祖義等”。永樂五年回加不久復受命出使西洋,永樂七年(1409)回國。 第三次奉命出使,至永樂九年(1411)六月乙巳,“內官鄭和使西洋諸國還,獻所俘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并真家屬”。第四次,據《明成祖實錄》卷86載,永樂10年(1412)“十一月丙申,遣太監鄭和等赍敕往賜滿刺加、爪哇……諸國錦綺紗羅彩絹等物有差。”實際上該年鄭和并未成行,而是駐軍長樂縣十洋街,并奏建長樂南山行宮以為官軍祈報之所。第二年(1413),又重修長樂南山三峰塔寺;4月,“道出陜西,求所以通譯回語可佐通信者,乃得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直至這一年冬天,鄭和才統領舟師往忽魯謨斯等國。永樂十三年(1415)七月癸卯,“鄭和等第四次奉使西洋等國還。九月壬一寅,鄭和獻所獲蘇門答刺賊首蘇干刺等于行在。”第五次,永樂15年(1417)五月十六日,鄭和在泉州伊斯蘭教靈山圣墓行香并勒石紀念,不久即統帥舟師下西洋;永樂十七年(1419)七月戊午,“官軍自西洋還”,受到成祖的賞勞。第六次,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癸巳,“鄭和等第六次奉使西洋諸國”;永樂二十年(1422)八月壬寅,“中官鄭和等使諸蕃國還,暹羅、蘇門答刺、阿丹等國悉遣使隨和貢方物。”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六月戊寅,“遣太監鄭和等赍詔往諭諸番國”。這時,鄭和已所屆花甲。宣宗詔諭下達后,鄭和并未立即成行。第二年(1431)正月,他在太倉劉家港天妃宮刊勒《通番事跡碑》;十一月,又在長樂南山寺刊立《天妃之神靈應碑》,并“駐泊茲港,等候朔風開洋”。直到這一年的十二月九日,他才率船隊出五虎門,正式起航。宣德八年(1433),鄭和“奉使歷忽魯謨斯第十七國而還”。不久,約在宣德十年(1435),他默默地在南京辭世,終年65歲。鄭和墓在南京市南郊牛首山南麓,當地群眾俗稱“馬回回墓”。其后裔自明清以來世代相沿,定期來這里祭掃,從未間斷過。第七次下西洋航程明朝祝允明所撰《前聞記》(1525年刻)詳細記載鄭和第七次下西洋行程日期及各地停留之日期,可供參考:人數: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史、事、辦事、書算手、醫士、鐵錨、木艌、搭材等匠,水手、民稍人等,共27550員名。里程: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六日(1431年1月19日)龍灣開舡,十日到徐山,二十日出附子門,二十一日到劉家港,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到長樂港。十一月十二日(1431年12月16日)到福斗山。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門,二十四日到占城。(注:自福建五虎門至占城共行船16日。)七年正月十一日開舡,二月六日到爪哇。(注:自占城至爪哇共行船25日。)六月十六日開舡,二十七日到舊港。(注:自爪哇至舊港共行船11日。)七月一日開舡,八日到滿剌加。(注:自舊港至滿剌加共行船7日。)八月八日開舡,十八日到蘇門答剌。(注:自滿剌加至蘇門答剌共行船8日。)十月十日開舡,十一月六日到錫蘭山。(注:自蘇門答剌至錫蘭山共行船36日。)十日開舡,十八日到古里國。(注:自錫蘭山至古里國共行船9日。)二十二日開船,十二月二十六日到忽魯謨斯。(注:自古里國至忽魯謨斯共行船35日。)八年二月十八日(1433年3月9日)開船回洋。三月十一日到古里。(注:自忽魯謨斯至古里國共行船23日。)二十日大綜船隊回洋,四月六日到蘇門答剌。(注:自古里國至蘇門答剌共行船17日。)十二日開船,二十日到滿剌加。(共行船9日。)五月十日回到昆侖洋,二十三日到赤坎,二十六到占城。六月一日開舡,三日到外羅山。(共行船2日。)九日見南澳山。十日晚,望見望郎回山,六月十四日到碕頭洋。十五日到碗碟嶼。二十日過大小赤。二十一日進太倉。七月六日到京。二十一日關賜獎衣寶鈔。船號:如清和、惠康、長寧、安濟、遠之類,又有數序一二等號。船名:大八櫓、二八櫓之類。備注:鄭和第七次大航海于1431年1月19日離開南京龍灣港,于1432年1月12日離開福建五虎門,途徑占城、爪哇、舊港、滿剌加、蘇門答剌、錫蘭山、古里國,于1433年1月17日到達忽魯謨斯(位于今伊朗東南米納布附近,臨霍爾木茲海峽。),共用兩年時間到達目的地忽魯謨斯。1433年3月9日,離開忽魯謨斯,1433年7月22日回到南京,回程共用了4個月時間。七下西洋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里、滿刺加、勃泥、辦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里、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里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里境內)。鄭和大航海所涉及中外地名解釋1、西域 在古代,狹義的西域指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地區;廣義的西域指越過狹義的西域向西所能到達的地主,包括中亞、西亞、印度半島,直至歐洲東部、非洲東北部。“其西域之西”中的“西域”指狹義西域,若與下文“迄北”對應,似可作“西部疆域”解;“西域忽魯謨斯國”中的“西域”指廣義西域。2、西洋 元、明時的西洋,指南海以西(約東經110以西),相當于今文萊達魯薩蘭國以西的海洋和沿海各地,遠至印度半島、波斯灣及紅海沿岸、非洲東北部一帶。3、占城國 亦稱占婆,古國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國史籍上曾稱之為林邑、環王。當地盛產稻谷,稱“占城稻”,為稻谷良種之一,宋時傳入我國;鄭和下西洋后,占城稻在我國長江、珠江、閩江流域大面積引種、推廣。福建省福州長樂一帶稱此稻為“占谷”或“黃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當地高桿晚稻的一個優良品種。4、爪哇國 亦即麻口若巴歇國,在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Java Island)。唐代以來的史籍稱其地為“訶陵”“ 婆”。該島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億,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主要城市有雅加達(首都)、萬隆、三寶壟、泗水蘇拉卡爾塔)、泗水為華裔長樂人聚居地。5、三佛齊國 亦即室利佛逝國,梵文Srivijaya的音譯,在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上的古國,當時都約在今日的巨港(巴鄰旁,Balenbang),位于蘇門答臘東南部慕西河畔。6、暹羅國 泰國(Thailand)的舊稱,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十四世紀中葉,由暹國與邏國合并而成,南臨暹羅灣。現首都為曼谷,泰國的華僑 與華裔人數居世南亞首位。7、南天竺 天竺為古印度別稱,古籍又稱天竺為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島的南部地區。8、錫蘭山國 亦即錫蘭(Ceylan),或稱獅子國,今稱斯里蘭卡(Srilangka)為亞洲南部島國,隔保克海峽與印度東南部相望,面積6.5萬平方公里,為佛教古國之一,主要民族為僧伽羅族與泰米爾族。首都科傖坡(Colombo),位于該島西南。9、古里國 又稱“古里佛”,故地約在今印度半島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Koxhikode)一帶,為海上交通要沖。明永樂五年(1407)鄭和二次下西洋時曾到此訪問并立碑紀念。10、柯枝國 亦譯作“國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Cochin)一帶,是航道要沖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紀初與我國有友好往來。11、忽魯謨斯國 即霍樂木茲(Hormuz),又譯作和爾木斯,地在今伊朗東南米納布(Minab)附近,臨霍爾木茲海峽,廢址在霍爾木茲島北岸,扼波斯灣出口處,為古代交通貿易要沖,今為對岸阿巴斯港所取代。12、木骨都束國 今譯作摩加迪沙(Mogadiscio)是被稱為非洲之角的索馬里共和國首都,位于索馬里東南,臨印度洋。13世紀以前建有古城。鄭和下西洋曾兩度訪此。13、南京龍江 明初設“龍江船廠”于此。故址在今南京下關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帶;水道舊稱龍江,出龍江關通長江,龍江船廠曾為鄭和下西洋造“寶船”,故又稱“寶船廠”,造船的船塢叫“船作”,遺址猶存,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桿,長1107米,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舵桿之長,足證鄭和寶船規模之大。據《龍江船廠志》載,1411年(永樂九年)該船廠“改、造海船247只,備使西洋諸國”。龍江之濱原有天妃宮,已圮。14、長樂南山 因位于福建省長樂縣縣治之南而得名,今長樂縣城區街道環繞此山。海拔僅約四十余米,又稱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有塔,稱三峰塔(圣壽寶塔);有寺稱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宮”,祀媽祖,《天妃靈應之記》碑即立此宮內;宮旁有鄭和所建“三清寶殿”,殿內“鐘鼓供儀,靡不俱備”,鐘即“鄭和銅鐘”,原件抗戰期間移南平市。以上寺、宮 、殿均已圯,塔巍然存,近年加固整修,更為壯觀。1935年,在原寺、宮、殿廢址上建有鄭和史跡陳列館,《天妃靈應之記》碑系該主館主要陳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辟為“鄭和公園”。15、茲港 指長樂太平港通閩江。位于長樂縣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狹義指靠近長樂縣城吳航頭一帶的下洞江水域;廣義泛指整個下洞江水域,該港原來江面寬闊,水深可泊巨舟,有“無風萬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之說;港東北、東南屏峙首石、六平諸山,可蔽阻臺風襲擊,為避風良港。《長樂縣志》《長樂六里志》均載有;三寶太監鄭和通西洋,駐舟師造巨舶于此,奏改名為太平港等句。由于淪桑變化,今僅余一狹長水道,通小汽輪,原水道大部分成為沃野良田,部分辟為新居民區,該居民區主干道路稱“太平港”路,與鄭和路垂接。16、蘇門答臘國 又譯作蘇木都剌(Samud'ra)、蘇文答剌、蘇文達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Sumatra Island)北部洛克肖馬韋附近,今為全島總稱,該島北臨馬六甲海峽,南瀕印度洋,赤道橫貫中部,為印尼西部大島,面積43.4萬平方公里,首府棉蘭。17、滿刺加國 舊譯亦作麻六甲,今譯作馬六甲(Malacca)14-16世紀馬來亞半島上的封建王國,位于今馬來西亞、馬六甲洲一帶,居馬六甲海峽要沖,1411年(永樂九年),該國國王拜里迷蘇剌(Parmesvara)曾率妻子、大臣等540人來中國訪問;鄭和船隊屢經其處,現馬六甲州居民半數為華裔,其首府馬六甲市居民四分之三為華裔;市內有三保廟、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跡。18、阿丹國 Aden,古國名,今譯作亞丁,故地在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扼紅海和印度洋出入口,為海陸交通要沖。古時為寶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紀前期便與中國互通使節、貿易。今之亞丁市位于亞丁灣一個突出的小半島上。為也門民主隊民共和國(南也門)首都。1990年5月,南、北也門合并為也門共和國,亞丁成為該國的“經濟首都”。19、卜剌哇國 故地在今索馬里共和國布拉瓦(Brava)一帶;十五世紀前期與中國友好往來,互通使節,鄭和船隊曾到此訪問,布拉瓦東臨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