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家發現摩崖勒石所刻的內容正是班固的燕然山銘?
公元89年,東漢竇憲破北匈奴及其「燕然勒石」這個歷史事件及其歷史背景,有很多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交叉驗證,都在中國信史范圍內,已經比較清楚,百度一下成堆,再說也就是增加無用的重復信息,我就不講了。
傳世文獻,如:《后漢書》、《昭明文選》出土文獻,如:《漢平夷碑》也叫《任尚碑》,見下圖中國人講求「文以載道,文章千古事」,班固的《燕然山銘》在文學史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被后人所反復傳頌的雄文。
特別是經過李白、辛棄疾這樣的文學大家反復化用,「燕然勒石」在漢語中已經成為不朽功勛的代名詞,現在發現「燕然勒石」原石發現更是錦上添花。
班固《后漢書·竇憲傳》中的《燕然山銘》本文只略微談一下文獻學上的學術意義。在蒙古發現《燕然山銘》摩崖是去年的事情,目前我好像沒有看到相關的考古報告,所以,目前也就沒有完整拓本跟傳世文獻所記載的《燕然山銘》相比較。
唯一學術性一點的資料,我只看到中蒙聯合考察隊的中方專家齊木德道爾吉和高建國所撰寫的《蒙古國「封燕然山銘」摩崖調查記》【注1】。
此次中蒙聯合考察隊的中方成員由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主任齊木德道爾吉教授、高建國博士組成,蒙方人員由成吉思汗大學校長喇呼蘇榮博士、著名史學家巴拉吉尼瑪教授以及國家電視臺瑪西巴圖等人組成。引自澎湃新聞網——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62768根據《蒙古國「封燕然山銘」摩崖調查記》一文顯示,這個石刻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發現了,蒙古學者和日本漢學家都解讀過,被他們當成了南北朝時期的碑刻,最后中方的專家延安大學歷史系的高建國博士發現了「南單于」三字,才確定是「封燕然山銘」。
《蒙古國「封燕然山銘」摩崖調查記》一文的描述原石字跡已經很難辨認:
從外觀上看,摩崖 在匆忙之間完成,石面處理得比較粗糙,有些字就 刻在凹陷之處。且經歷了近兩千年的風吹雨淋,石 面風化較為嚴重,字跡漫漶,辨認難度很大。這是該文發布的照片:
經過近兩天的辨認,最終確定摩崖石刻有20行,可辨認字跡 229 字:
摩崖石刻與傳世文獻《后漢書》所記載的「封燕然山銘」文本做比較的結果是:□ ——表示字跡模糊、無法辨識的字,但根據其位置和《后漢書 》可以確定的字。
○——表示摩崖中沒有,但《后漢書》有的字 ,一共有 9 個。()—— 表示摩崖與《后漢書 》相異的字,一共有 20 個摩崖無、《后漢書 》有的字共 9 個,分別是「漢、緝熙、遂」和 5個「兮」字 。其中的「遂」字還真關乎一個學術公案。2013年學者李炳?!?班固〈 封燕然山銘〉所涉故實及寫 作年代考辨》一文認為東漢漢和帝時期,伐北匈奴的戰役有三次,竇憲親自率兵的是第一次,追擊匈奴最遠只到達私渠海,并沒有登更遠的燕然山,「勒石燕然」是另一名將耿夔【注2】:
其中有一個論點就是在這個「遂」字做文章:
他認為:根據傳世文獻中「于是域滅區單」至「遂踰涿邪」的語氣來看,《封燕然山銘 》記錄的是永元三 年(91年)漢軍再次北征。
所以,班固《封燕然山銘 》并不是寫于永元元年,而是是永元三年。
我將原文引出來:
如果李炳海的論斷成立,那班固有拍竇憲馬屁的嫌疑了。
但是,摩崖原石沒有「遂」字,說明《封燕然山銘》在傳抄過程出現的訛誤,這種訛誤其實傳世文獻上是非常常見的,中國古代的「文獻校讎」就為了解決并避免這樣的問題。
那么,是不是可以說學者李炳海的「一字獻疑」并不成立?或者說古、今對燕然山的地理位置理解有分歧?就是一直找不到《封燕然山銘》原石的原因?
我對東漢史和歷史地理不是很熟悉,也不敢妄下判斷。我只是舉一個例子說明在學術上的意義。
摩崖與《后漢書 》所記明顯不同的文字有20個,比如:一個來自匈奴語的音譯詞「逗略」,比較具有學術價值:《后漢書》是「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區落」一般解釋成「部落」的意思:
但是「逗略」的異形詞是「逗落」,匈奴語中「墳墓」的意思,
《史記集解》引張華語:匈奴名冢曰逗落。可見摩崖原文是「逗略、龍庭」對舉:
「龍庭」也就是「龍城」,是匈奴的圣地。
「逗略」是匈奴的祖墳,這句意思就是說「在匈奴的圣地,挖了匈奴人的祖墳」,以古代的價值觀這就是奇恥大辱。
那么,「逗略(落)」變為「區落」這應該是文獻的傳抄錯誤。
還舉一個例子:19行的「癹匈虐釓海外」《后漢書》是「剿兇虐兮截海外」:
「癹匈虐釓海外」和「剿兇虐兮截海外」比較:
癹——剿,近義詞
匈虐——兇虐,「匈」訛為「兇」釓海外——截海外, 「釓」是一個古字,始見于居延漢簡,本讀qiu2,表示弩機上部件。今讀ga,化學中表示金屬元素,符號Gd。是一種稀土金屬。原子能工業上用做反應堆的結構材料。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第4486頁引自:《漢字源流字典》,第271頁按照網上流行的觀點:朱元璋幫助化學家制定元素周期表來類推,那這回輪到班固啟發化學家最先發現稀土????
表示化學元素的「釓」和古代的「釓」,在文字學上稱為「同形字」,沒有那么多幺蛾子。
這個「癹」字也比較有文獻學價值。
「癹」在現代漢語中是已經消失了,但是這是一個始見于甲骨文的古字,在古文經傳中會出現,這是字其實「發、拔」的初文,表示「古人用腳除草」的一個字,《說文》解釋為「以足踏夷草」:
引自:字源,頁109「癹」在今天的四川叫「薅秧子」,湖南叫「擂禾、踩秧」:
還有很多例子,不一一細說。
--------------------------------------
其實,歷史上有人宣稱是見過《封燕然山銘》摩崖,并且還有拓本集字,歷史上拓本有兩個版本:宋拓本和清拓本(張曜拓本)。細講就很復雜了,我只把兩個版本的關系圖列出來吧:
【圖引自注3】我手頭沒有這些版本的資料,而且也沒有摩崖拓本的清晰圖片還沒有整理出來,我只在網絡上零星看到一些資料。
比如辛德勇先生的文章中《歷史上的《燕然山銘》拓本、仿刻和贗品》【見注4】,看到宋代拓本幾個字,也即:宋代劉球《隸韻》引《燕然山銘》摩崖文字:
《中華再造善本》叢書影印國家圖書館藏殘宋石刻拓本《隸韻》我將宋代劉球《隸韻》跟《蒙古國「封燕然山銘」摩崖調查記》一文提供的一些字形相比,完全是漢隸,跟《熹平石經》文字和這次發現的摩崖原拓很像。
經過一次截圖轉引,可能有點模糊結論是:
宋人也許真的見到過蒙古摩崖石刻或者真正的拓本。當然,幾個字并不能下結論。還需要更多的材料來驗證,只是說的一種可能性。
那么清代張曜宣稱在新疆伊犁所拓的本子,就完完全全是是仿本。如果張曜沒有說假話,那這個石刻就是某人慕古而鑿刻的。張曜和張曜拓本綜上,蒙古國「封燕然山銘」的發現,主要體現文獻版本和斷古鑒偽方面。「勒石燕然」在歷史學層面爭議不大,目前來看,不是那種「一錘定音」的新材料,而是再添實錘,錦上再添花。-----------------------------------------------------------
參考文獻齊木德道爾吉, & 高建國. (2017). 蒙古國《封燕然山銘》摩崖調查記. 文史知識, 26.
李炳海. (2013). 班固《封燕然山銘》所涉故實及寫作年代考辨. 文學遺產(2), 4-9.
張清文. (2017). 歷代《燕然山銘》流傳版本源流略論. 中國書法(24), 82-86.
辛德勇,《歷史上的《燕然山銘》拓本、仿刻和贗品》http://dajia.qq.com/original/category/xindeyong17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