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歷史打臉的觀點?
2015年9月3日,一張照片震驚了整個歐洲,歐洲各大報紙頭版頭條都是一個敘利亞3歲小男孩艾蘭的照片,他趴在海灘上,仿佛睡著了。
艾蘭已經死了,他們一家隨著大批人員坐上了偷渡船,準備渡海去歐洲求生存,但船只因超載翻沉,艾蘭、他的哥哥和母親在海難中溺亡,他的尸體隨后漂到土耳其海灘,隨后被登上了世界各大報紙。
他的父親,41歲的阿卜杜拉·庫爾迪在海難中幸存了下來。這個絕望的庫爾德男人,第二天就回到家鄉埋葬了他的妻子與兩個兒子,他說:“給我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我也不要了。我最寶貴的已經失去了。”
在各非政府組織推動下,歐洲各國民眾圣母心暴漲,紛紛要求政府接收難民。看著難民們的慘像,民眾們的圣母心開始發作,他們相信幫助難民是偉光正的行為,至于難民的政治背景和宗教背景不用去管。當然,敘利亞的難民潮是怎么回事,這個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賬,總之,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拋棄國家,艱難跋涉,奔向那驚濤駭浪,只為一個不太明確的美好。
此時,敘利亞政府軍,各路反對力量,甚至還有煞神IS、域內大國、域外大國,各種力量糾纏在一起,在這場小型世界大戰之下,區區十幾萬平方公里的敘利亞對民眾來說幾乎無處可躲,只能向國外逃難。
在民眾的壓力下,德國開始大規模接收難民,前后接收了近200萬難民,而德國總人口不過8千萬多。不光如此,德國的默克爾還在歐盟層面,要求各國接收難民,設定接收難民指標,當然,部分歐盟小國是拒絕的:你們幾個大國整出來的破事,自己擦屁股好了,關我們P事。
然后,我們的主人公之一奧巴馬也出來站臺了,他在2015年聯大會議上,以世界領袖的身份號召全世界“必須接收更多難民”。
2、3年了,號召大家當生母的奧巴馬時期,美國接收的難民區區2萬多,只有德國的一個零頭,而特朗普上臺后,幾乎徹底封死了難民進入美國的大門。
難民到了歐洲各國,并未成為預期的人口紅利,也并非展現出非政府組織吹噓的高素質,大多數難民受教育本身就不高,他們也把原來的生活方式帶到了歐洲,而不會選擇入鄉隨俗,時間一長,由于沒有工作,很多難民的表現更加惡劣,各種強J、殺人、販毒、搶劫等案件不斷,接納難民幾年后,很多原本穩定的歐洲國家硬生生成為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國家,難民成為各國一道深深的傷疤,撕裂者歐洲人和這些難民的關系。漸漸地,民意的風口也迅速逆轉,各國民眾開始對政府大規模接納難民表示不滿,時至今日,歐洲各國右翼保守勢力紛紛走到政治臺前,默克爾這位干了十幾年的總理也喪失了一直以來的高支持率,不得不宣布不再謀求連任執政黨主席,輿論的洶涌,也使得歐洲各國之間口水戰不斷,意大利因為拒絕難民船,遭到法國、馬耳他等國強烈指責,希臘則用難民危機威脅德國不許逼債,希臘說:如果德國繼續逼債,我們就退出《都柏林公約》,所有難民都將獲得身份證明,前往柏林,如果歐洲將希臘置于危機之中,我們就用數百萬難民淹沒歐洲,他們有的人可能來自ISIS。……
而美國呢,當初的圣母初心早就崩塌,在特朗普的帶領下,當初要求各國接收難民的美國,如今不斷收緊難民政策,這2年,能獲準前往美國的敘利亞難民屈指可數,畢竟特朗普說了:絕對不會允許美國變成難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