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提高語文成績?
從表面看,如何學好高中語文與其說是方法論問題,不如說是認識論、實踐論問題,方法都知道就是學不好,問題還在于,第一,認識不夠清醒或深刻。第二,沒做或沒堅持做。
一.先從認識論來說,如何學好語文首先在于如何處理關系
1.高中語文與高考關系
因為是高中語文,不可能跟高考沒關系,但相對于其它關系來看,這個關系不重要,因為高考考什么?從根本利益主義關系來看不是由考試院決定而是由語文學科特點決定的。
立德樹人,優良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的贊揚和傳承,美好社會風尚的提倡,反對戰爭、崇尚和平的暢想以及人與自然的追求等等,并且以此基礎之上的核心價值與素養能力的形成與培養,這是語文學科的基本追求與使命,是考試院需要語文而不是語文離不開考試院,有沒有考試院,語文一直都在。
所以,我們不應害怕高考語文會出什么題,更應在乎平時語文怎么學,這是我們首先對語文有態度,而不是先對高考有態度,這個態度,除了考試院,其它差不多都是錯的。所以,語文不應該有大綱。
2.語文與對語文的認知關系
搞懂高中語文應從三個方面入手,應知,感知與認知,常識、背景和文本一切技巧與手法皆屬應知;情感、態度、核心價值觀及價值判斷、審美體驗屬感知;思維品質、方法和程序,素養能力、鑒賞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古今融通等屬認知。
平時我們說的閱讀能力是應知、感知與認知能力的綜合能力,提升閱讀能力實際上提升的是我們對文本的感知力和認知力,三者對應關系依次是:應知對應基礎性;感知、認知對應應用性,即閱讀理解,在應用性里:感知對應情感,認知對應思想。
這是高中語文的基本概論,也是高中語文基本倫理關系,認識不到就做不到,做不到或堅持不到則在于不知道或不能深刻知道。
語文基本不應講太多方法,重點基本在升維認知與思考,至于成績更不是刻意追求出來的東西。孫子曰,夫用兵之法,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理不講不明,不明不足以毅行。
3.高中語文短篇閱讀與整本閱讀關系
高中教材所選文本不僅僅是短篇,還有斷篇,這是由教學模式所決定的,不是原本的語文,“大語文”顯然打破了這個界限,相對課堂語文,“大語文”更接近語文。
短篇或斷篇的學習重點應放在文本的線索思路、宏觀表現手法上,整本閱讀應注意思想、情感的完整詮釋、分析與概括,課堂方法與課下實踐互補,相得益彰,語文學習,自己先要學會找到比課堂更大的課堂。
其次,找到課堂、課下,短篇、整本共性的地方,無外乎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么寫?這是一個有趣的思維,也是讀者與作者的一條相逆思維,讀者這么思考,是因為先看到文本,作者的思維與讀者逆向是因為作者先看到思想、情感,讀者把作者的終點當起點,作者的起點恰是讀者要找的終點,這個跟文本篇幅長短沒關系,不要有任何思想顧慮。
比如,文學類文本閱讀,無論課內還是課外,體現出來的都是關于對人生,人性,人情和人格的審美體驗和價值判斷,是感知力與認知力的合力探索,至于考試里是出主觀題還是客觀題,則無關緊要。
4.語文與作文關系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思想)進行的創造性表述過程,是一個人聚焦能力,思維能力,品質提升,創設情景等綜合認知力的深刻發生。
文字是認知發生的介質和載體,獨立思考體現創新與批判,而創新與批判又體現思辨,作文功夫在作文之外,考場功夫也在考場之外,相對閱讀,考生是讀者;相對作文,考生又是作者,相對答題方向雖然有變,但認知力與升維思考的生成結果始終沒變。
明白了這一點自然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原因不是我們怕作文,而是平時沒好好閱讀,上課或閱讀只是看熱鬧而沒好好思考,考場上把寫作文搞成了湊字數。
明白了以上幾種關系,就基本掌握了學習語文的方法了,如何學好?就靠實踐和行動了。
1.堅持自己既是讀者又是作者的原則,相信自己是主不是客,確立讓課堂服務閱讀的宗旨,做到課堂與課下閱讀兩不誤。
2.堅持早讀,多讀,特別是文言文閱讀,最好是熟讀成誦,多多益善。
3.勤于思考,特別是勤于把個人經歷與教材及課外閱讀聯系一起思考,思考要經常嘗試運用不同層次與角度,然后練習寫生活感悟及讀后感。
4.學會觀察生活,嘗試挖掘生活素材,以小見大,洞真情見實感,避免電子閱讀帶來的虛擬真空導致情感弱化及思想匱乏。
5.廣泛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哲思,心理等,錘煉思維,以人生,人性,人情,人格為中心,嘗試用哲思分析文學,用心理體會哲思,果于參與,敢于批判,勇于辯證。
當然,以上幾點可能一下子完成不了,也可能開始一下無法下手,但要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學好語文從學會閱讀開始,學會閱讀以堅持而終,這不單單是學好語文的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