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讀書方法是什么?
語文讀書方法很重要,這三種精讀法,很多老師卻沒有教給學生
一位成功人士總結(jié)道:“每個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的確,這個時代,閱讀很重要,相信沒有家長質(zhì)疑。如果您還不清楚,建議您把崔利斯《朗讀手冊》完整的看一遍。如果您的孩子還不喜歡閱讀,您會發(fā)現(xiàn),隨著年級的增長,他在學習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等他步入社會后,和愛讀書的人相比,他的人生之路將會更加艱難。本文不討論閱讀的重要性,我們主要針對讀書方法展開探討。
2011年《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六年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其中第三學段(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在“教學建議”中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在讀書問題上,2011年新課標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了中小學生的閱讀方面的要求。但是怎么讀,具體有哪些好方法,課標沒有詳細說。讀書方法很重要,但很多人一直認為讀書方法是自悟的,沒法傳授。很多老師也不知道怎么教,很多孩子當然也不知道。在讀書方法上,家長問得最多是以下三個問題,在此給大家做一些解答。
一、喜歡讀書,卻不喜歡讀名著如今,學校都非常重視課外讀書,一些重視教育的家庭,孩子的課外書少則上百本,多則上千。但是家長和學校老師買的書,很多孩子不喜歡看。孩子愛看的書是暢銷書或是通俗讀物。最受孩子歡迎的是楊紅櫻系列,卡通漫畫系列,探險玄幻系列。如《米小圈》《爆笑校園》《尋寶記》《查理九世》等。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讀名著,常看一些無聊的書很生氣。其實大可不必,閱讀閑書同沉迷手機看電視相比,閱讀閑書,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也能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看閑書,其實是孩子本能的一種精神需求,這種精神需求不分大人和小孩。同名著相比,這些通俗讀物,更接近他們的理解能力,更能給他們帶來滿足感,因此他們才愛不釋手。而名著,沒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孩子是很難走進的。因此從通俗讀物過渡到名著,他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且這個階段是不可跨越的。想跨越這個階段,既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還需要孩子閱讀能力的自我生長。
這正如一個孩子從未去高檔餐廳,他永遠認為路邊攤好吃。一個孩子,他的鑒別能力和品嘗的美食有限,他永遠都覺得肯德基或必勝客是最好的。通俗讀書,就如同洋快餐,他會想盡各種招數(shù)來吸引孩子。名著,就是那些高檔餐廳,它無須招攬生意,他的價值就在那里。因此,如何帶孩子走進這些高檔餐廳,引導孩子閱讀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
二、喜歡讀書,卻不愿讀第二遍很多家長給孩子購買了很多好書,很多孩子也都看過。我們經(jīng)常會要求孩子看第二遍,因為看過并不等于掌握,但是孩子似乎沒有這種熱情。
原因一:孩子的好奇心極強,喜歡新奇的東西,喜歡看故事。當他看懂這本書的故事后,這本書已經(jīng)沒有了樂趣。因此他會換下一本,尋找新的樂趣,尋找新的刺激點。
原因二:孩子的看書方式和大人相同,孩子使用的是右腦照相能力在閱讀,所以閱讀速度極快。也許他講不清看過的內(nèi)容,但是這些看過的信息在他的腦海中一定有
{!-- PGC_COLUMN --}
留存。
所以我想說:看書,總比不看好。看過,雖然說不出來,并不表示孩子沒有看懂。相信只要是好書,看過,總是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這就如同我們每天一日三頓吃飯,雖然看不出我們身體有什么變化,但是這些營養(yǎng)一定會變成我們的血肉。
如果你想讓孩子看第二遍,第三遍,你就要讓孩子感受到第二遍和第三遍的樂趣在哪里,如果沒有樂趣,也沒有考試的壓力,孩子當然不會嘗試,因此,指導孩子看第二遍,也需要方法指導。
三、喜歡讀書,卻不會寫作文很多家長一直認為,喜歡讀書的孩子,一定會寫作文。可這不是一個必然關(guān)系。如同喜歡上學的孩子,學習一定好一樣,這樣的邏輯并不成立。喜歡讀書只是寫好作文的前提,也是寫好作文的一個必要條件。想要寫好作文,還有很多因素發(fā)揮作用。
生活中,喜歡讀書的人很多。我們家長很多都喜歡讀書,但是家長中又有多少人會寫作文呢?讀書對寫作究竟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如果你翻閱一下作家的成長經(jīng)歷,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非常喜歡看書,他們都看過很多書。這似乎是成為作家的兩個必要條件。
在這里,我們不僅要問:為什么看書會促進寫作呢?因為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重復別人的話,理解別人思想的過程。這種重復,就是一種模仿,人類大部分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學習語言,學習寫作也是如此。
但是模仿的過程,并不是看一遍,就能記住。我們不是掃描儀,并沒有這樣的本事。因此反復閱讀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反復閱讀才能模范書中的語句。
而這種反復閱讀,就是精讀的過程。除了模仿,我們還要思考,只是一味模仿,不去思考,沒有加入自己的情感體驗,閱讀能力就無法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這就是看很多書依然也不會寫作的原因。
因此要想把讀書能力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精讀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說,會寫作的孩子一定愛讀書,會寫作的孩子一定會精讀。
究竟怎么讀才有效呢,古今中外,很多讀書人都有自己的讀書方法。孟子有“自求自得”法,陶淵明有“不求甚解”法,蘇軾有“八面受敵”法,毛澤東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從古到今,名人讀書方法各不相。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我在大量的實踐中摸索出的三種比較好操作的讀書方法,我簡稱三大精讀法。
一、批注式閱讀法批注式閱讀,這是古人最常用的一種閱讀方法。元代學者程瑞禮在《讀書分年日程》一書里,要求十五歲以前的學童,讀書要自己斷句和加標點,并且圈出多音字、假借字;十五歲后讀經(jīng)書要能用不同顏色的筆加批語和注釋。在他的書院里念書的學生都得掌握這項基本功。宋朝著名學者朱熹讀書時就十分喜歡在書上作各種記號,初讀、再讀、三讀都用不同顏色的筆圈點勾畫,他認為這樣能“漸漸向里尋到那精英處”。
近代的徐特立也說:“不動筆墨不懂讀書”,毛澤東深諳此法。《毛澤東自傳》曾介紹毛澤東一個讀書故事,他曾和朋友借過一本名為《世界英雄豪杰傳》的書,當他還給主人是,書籍像是排版校對一樣,用鉛筆畫滿了圈圈點點,批注內(nèi)容多達幾萬字。在長沙第一師范五年半的學習中,他在書籍上寫下了不少于100萬字的分析性、獨特觀點的批注。毛主席雖只有師范畢業(yè),也沒有出國進修。可他學識淵博,能指揮千軍萬馬,這和他愛讀書和會讀書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中學生精讀班學生的批注閱讀
我認為批注式閱讀有三個好處:1、從詞語、句子或段落入手,指導孩子關(guān)注書中的細節(jié)。2、通過批注培養(yǎng)了孩子認真讀書的習慣。 3、通過批注培養(yǎng)了孩子自學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校語文老師也教批注式閱讀,這種批注,大部分是批注文學類作品。且要求孩子們按照固定的格式來批注,結(jié)果孩子望而生畏,覺得批注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難事。
學校都經(jīng)常講閱讀理解題,閱讀理解其實也是一種精讀的方法,也算是批注讀書法,但這種閱讀理解只會打擊孩子閱讀的積極性。批注的目的是培養(yǎng)我們多元的思維方式,但是閱讀理解很多都提供了參考答案,這和批注的初衷是相違背的。所以通過寫閱讀理解題培養(yǎng)孩子批注能力也行不通的。
語文教育家葉圣陶曾說:不會寫作的原因大多是不會讀書,只要會讀,一定會寫。
我認為通過帶領孩子讀名著,寫批注,是一種極好的方式,就算是小學三年級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也能掌握。教會孩子敢寫,才能達到會寫。只有嘗到批注的樂趣,孩子才會堅持去寫。而這種堅持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極大的促進了孩子的寫作能力。
我的標簽式批注讀書法
二、思維導圖閱讀法思維導圖是英國人托尼博贊發(fā)明的一種學習工具,近十年可謂風靡全球。很多大型公司經(jīng)常教員工用這種方法做頭腦風暴。我們在讀書時期,大提綱、小提綱、結(jié)構(gòu)圖等,其實也是一種思維導圖的方法,不過沒有托尼博贊這種系統(tǒng)、完整且高效。
很多家長認識到思維導圖的重要性,花很多錢讓孩子去掌握這種方法,結(jié)果孩子還是不會運用。因為思維導圖非常注重實踐性,光懂得理論不去大量練習,是很難體會到思維導圖的妙處。思維導圖的畫法也不能固定,如果固定了方法,思維導圖也就不能稱為思維導圖了。
思維導圖的價值
我認為用思維導圖讀書法有三個好處:1、通過色彩、線條、圖像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尤其是激發(fā)我們右腦的潛能,右腦的高速記憶和創(chuàng)造性思考能力是左腦遠不能及的。2、只有通過梳理,我們才能吸收書本知識,才能弄明白整本書的邏輯關(guān)系。通過整理學習內(nèi)容,我們才能夠從全局把握整本書的內(nèi)容。只要孩子能夠畫出思維導圖,就能輕松的復述本書的內(nèi)容。3、通過抓關(guān)鍵詞的方式,提升了孩子的歸納能力,總結(jié)能力,這些關(guān)鍵詞又減輕了我們的記憶壓力,我們當然更容易記住書本內(nèi)容。
小學生精讀班思維導圖
在教學中,我也非常推崇孩子們用思維導圖來精讀名著。我在指導孩子讀名著時,要求孩子先略讀全書,再用思維導圖做整理,如果孩子不知如何入手,我們可以教給孩子一種常用的畫法,當他熟悉這種方法后,就可以自由的繪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價值不僅在語文學科上,其它學科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思維導圖學習法,已成為很多學霸及成功人士必知的一種學習工具。
我的家長讀書課思維導圖
三、寫書評閱讀法對于部分家長們來說,看到這個概念,覺得很難。其實我們經(jīng)常講的讀后感就是一種書評法。寫讀后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讀書方法。很多孩子在寒暑假都會完成這樣的作業(yè)。但是很多人卻不明白,寫讀后感的價值在哪里。
我認為寫讀后感有三個價值:1、幫助大家整理書本內(nèi)容,寫讀后感的過程就是再次梳理書本內(nèi)容的過程,如果你不熟悉書本內(nèi)容,你一定無從下手。2、寫讀后感的過程,也是啟發(fā)我們思考的過程,通過寫讀后感,你就明白了你從這本書中得到了哪些收獲,這本書給您帶來了哪些積極的影響。3、寫讀后感,沒有固定的寫法,讓我們能夠天馬行空的思考,提升了我們的寫作能力,更促進了我們的閱讀能力。
我在講完每一本名著后,都要求孩子們寫一篇讀后感。只要孩子完成了這篇讀后感,這本書一定在他心目中打下一個烙印,而這一個個的烙印,就是他讀過的一本本書,它不僅是提升了孩子的寫作能力,更對孩子人生觀和價值觀產(chǎn)生了影響。
中學生精讀班讀后感作業(yè)
一儒老師總結(jié):批注式閱讀、思維導圖法、寫書評法。應當是我們每個讀書人都要掌握的方法。如果說批注式閱讀是從微觀角度解讀,那么思維導圖便是從宏觀上的把控。而讀后感二者兼而有之。我們的孩子如果掌握了這三種精讀法,相信他的學習能力一定能大幅提升。相信每個孩子一個學期讀好十本課外書都不是問題。
小學生名著精讀課思維導圖
原創(chuàng)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