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幾乎所有的開源數據庫中間件都是國內公司開源的?
開源社區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僅是把源碼開放這么簡單的事情,從目前的階段看開源在國內全面的興起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就拿數據庫的中間件軟件社區,之所以在國內能夠興盛一段時間根本的原因在于國內強大的內需市場,國內數據庫的存儲訪問量幾千萬甚至上億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特別是國內互聯網行業快速的發展,高負載的數據庫中間件也是應運而上,在早期得到很大一部分的人認可,但是隨著大家在這塊都有足夠的積累之后慢慢這塊的熱度已經在慢慢下降了,現在很多企業都掌握了這個技術。
國內現在軟件的開發大部分還是集中在應用類開發,很多人覺得中國人的山寨能力強,其實任何一個起點低的國家在最快捷的發展方式就是直接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直接轉化成自己的產品,這種在跟進的效率上是最高的,也是最實際有效的二戰之后的日本之所以在很短短時間內恢復元氣,就是不斷的借鑒歐美的技術,在短時間內讓自己強大起來了,中國現在處于高速的發展階段很多先進的企業已經擺脫了山寨的帽子,開始了全面的自主研發。
中國目前還處于快速的追趕階段,所以更多還是在借鑒國外開源社區的力量,能夠貢獻的企業或者個人相對還是比較少,畢竟國內像華為這種規模的企業還是在少數,大部分還是在借鑒國外先進的開源社區,這種階段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即使借助國內強大的內需偶爾在開源社區熱鬧一陣子也只是一種暫時的局面,從技術積累的底蘊上看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國內的軟件開發環境相對于歐美還是有差距,很多程序員在35歲的時候就存在極大的危機意識,很少有人在技術崗位上準備奮斗一輩子,即使存在目前現實的環境也不是很融洽,因為國內每年畢業的學生加入到計算機編程行業都能達到幾十萬上百萬,對于國內以應用級開發為主的環境下老程序員的生存環境不是那么理想,所以很多技術能力不錯的技術人員早早就告別了技術生涯開始創業或者轉行做管理去了,無論水平高低程序員在接近40歲的時候都開始為自己的后半生考慮了。
從技術積累的角度分析,程序員在30,40歲之間是黃金期的存在,這個時候無論經驗上還是從對架構的認識上都到了一定的層面,這個時候對于技術生涯來講更是要出東西的關鍵時期,國內有大量這方面的人才從技術轉向了管理,其實從實質產業的產出比上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當然這也是發展過程中必備階段,任何成熟產業的誕生都是需要時間的,在國內快速發展的軟件市場同樣具備這種道理,每年大量的計算機畢業生涌向軟件產業以及產業的不斷成熟都是未來國內軟件競爭力因素所在,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