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每個對象都有一個的ID地址,它是一個整數值,可以通過內置函數id()來獲取。這個ID地址在對象的生命周期中是不變的,即使對象的值改變了,它的ID地址也不會改變。
中,對象的比較實際上是比較它們的ID地址。當我們使用“==”運算符比較兩個對象時,實際上是比較它們的值是否相等,但當我們使用“is”運算符比較兩個對象時,實際上是比較它們的ID地址是否相等。
下面舉個例子來說明
a = [1, 2, 3]
b = [1, 2, 3]
c = a
t(id(a))t(id(b))t(id(c))
t(a == b)t(a is b)t(a is c)
輸出結果為
140419208735488
140419208735744
140419208735488
False
可以看到,a和c的ID地址相同,因為它們指向同一個對象,而b的ID地址與a和c不同,因為它指向另一個對象。當我們使用“==”運算符比較a和b時,輸出結果為True,因為它們的值相等,但當我們使用“is”運算符比較a和b時,輸出結果為False,因為它們的ID地址不同。
在實際編程中,我們通常使用“==”運算符來比較兩個對象的值是否相等,而使用“is”運算符來比較兩個對象是否是同一個對象。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對象的值相等而誤判為同一個對象的情況。
中的ID地址是指每個對象的整數值,它在對象的生命周期中是不變的。我們可以使用內置函數id()來獲取對象的ID地址,使用“==”運算符來比較兩個對象的值是否相等,使用“is”運算符來比較兩個對象是否是同一個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