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情況下元宇宙還屬于炒概念的階段,未來幾年十幾年都難以達成元宇宙設想的情況,而現在就開始操作元宇宙,在我看來就是割韭菜。
12年的時候比特幣大漲,15年的時候又炒作區塊鏈,如今幾年過去了,這些互聯網大佬們當年一致認為能夠創世紀的東西哪個實現了,最終苦了的都是咱們普通的老百姓,辛辛苦苦存了點錢,以為大佬們都關注投資的點一定是未來的趨勢,結果就此被套住,苦苦不能翻身。
元宇宙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就像曾經我們玩過的大型網絡游戲一樣,只不過元宇宙更加進步了,概念中元宇宙應該和虛擬技術相結合,尤其是AR和VR技術突破以后,人類能夠以虛擬的身份進入到一個新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是虛擬的。
業界大佬普遍認為,元宇宙應該具有八個大的要素,沉浸感,低延遲,隨時隨地,多元化,朋友,身份,文明以及經濟系統。
①低延遲
元宇宙是非常龐大的產物,其構想就是讓我們能夠沉浸式的體驗互聯網,而這個過程需要龐大的數據帶寬支持。
目前世界上普遍的網速都很一般,而想要達到這樣的帶寬,起碼要配備上日本最新的319tb網速,這是日本今年6月份在國際光纖會議上公布的世界最快網速,而想要遍布全世界為元宇宙服務,起碼得10年以上。
②沉浸感
沉浸感在我看來應該是元宇宙構成的核心條件,但實際上這個是最難達到的,即便如今VR技術或者AR技術已經很發達了,但是想要做到讓人沉浸在一個新的“世界”當中,還是有些困難的,而且沉浸感強畫面質量也要高,服務器也要強大,以現有的互聯網來看,很難有能夠制成一整個世界的服務器誕生。
3隨時隨地
元宇宙的構想就是要做到隨時隨地,不僅能夠在家里實現隨時隨地可能通過虛擬登錄元宇宙,在單位或者咖啡廳又或者通過便攜的設備,都能隨時隨地的登錄元宇宙,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實現,或許說起碼要在10年以后才能可能實現。
元宇宙的概念其實已經出現很多年了,早在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就出現過,小說中描繪的是一個新的世界,為數字虛擬世界,也叫做--元界。去年大火的科幻電影《頭號玩家》中描繪的虛擬夢幻國度--綠洲,其實就是元宇宙的一個呈現方式,人們佩戴VR設備登錄一個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生活,觀光,交易,生產等,不管在現實世界多么凄慘,在元宇宙中都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新生”!
今年3月份,元宇宙概念股正式上市,5月份的時候,Facebook表示要在5年內轉型成為一家元宇宙的公司,而字節跳動也斥巨資在8月份的時候收購了一家VR創業公司,羅永浩也在11月5日表示有可能進軍元宇宙。一眾大佬都表示要進軍元宇宙,因此2021年也被稱為元宇宙元年。
如今雖然很多國際投資團體對元宇宙很看好,甚至彭博行業研究報告都指出2024年元宇宙或許能夠達到8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但我對它依然不看好。不看好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就是接入元宇宙的設備VR如今發展得不溫不火。
VR/AR技術,在2016年就引起過一陣浪潮,當年全球市場份額就做到了46.8億美元,但火了一段時間以后基本就銷聲匿跡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用戶在佩戴體驗的過程中出現很嚴重的眩暈問題,加上也沒有很好的內容支撐VR/AR的發展,因此長久以來VR/AR的發展幾乎都停滯不前。而VR/AR沒有突破性進展的話,元宇宙的發展幾乎就只能停擺了。
業內專家認為,從算力,網絡技術,虛擬等技術的發展情況來評估,元宇宙產業的發展還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
在我看來,即便5G技術發展如何壯大,元宇宙依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內容方面是元宇宙阻礙之一,從2016年VR/AR技術的突然壯大到如今,整個虛擬游戲庫中只有200多款內容,而且可以說很多都是類似的,整體游戲體驗幾乎都相同,如果借以這種體驗讓用戶沉浸在元宇宙中,顯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作為虛擬世界,元宇宙也應該有自己的法律和文化,以及金融,畢竟很多大佬想要讓所有人都沉浸在元宇宙之中,只不過虛擬世界很難有統一的情況出現,就像之前的《第二人生》游戲,團隊就希望玩家把自己的資金存到游戲中的虛擬銀行,結果虛擬銀行跑路,玩家找到游戲,游戲平臺不管,最終只能由玩家自己承擔苦果,這也導致了游戲慢慢消亡。
基于這兩點,元宇宙如果真的成功,也要在這兩個方面有重大突破,只不過前路確實充滿崎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