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含義:
1、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釋義】:所有行業都是低賤的,只有讀書入仕才是正途。
2,【出處】:《神童詩》(作者汪洙,字德溫,寧波人。是北宋年間著名學者。)是一篇影響廣泛的啟蒙讀物。
3、神童詩
-----作者汪洙(因篇幅長,只選前四句)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
二、作者汪洙簡介:
汪洙出身于縣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九歲便能寫詩,有神童之稱。他的“神童”稱呼,始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勤縣縣令帶領全縣舉人、秀才去孔廟參拜孔子圣像。在三跪九叩之后,縣令忽然發現大殿墻壁上,用木炭寫有這樣一首詩:
顏回夜夜觀星像,夫子朝朝雨打頭。
多少公卿從此出,何人肯把俸錢修。
下邊落款題有九齡童汪洙的名字。
縣令環視大殿,不光殿宇破敗不堪,孔子和顏回圣像也都缺額少肩,實在有損尊嚴,自覺羞慚。但轉而一想,九歲孩童怎能寫出這樣詩來?怕是有人假冒孩童之名,故意諷刺于我?想到這里,便吩咐差役:“速去打聽,這汪洙是何等樣人,叫他前來見我。”
汪洙的父親叫汪元吉,就在縣里當小吏。因家境清貧,汪洙就幫家里牧鵝,利用晚上和牧鵝空隙讀書寫字。初春的一天,汪洙趕著一群白鵝到野外去放牧,他見孔廟前青草茂盛,便讓鵝吃草,自個在大樹下讀起書來。不料,忽地一陣寒風過后,大雨從天而降,便趕緊收起書本,把鵝趕進孔廟避雨。
汪洙一進廟門,只見殿底破敗,蛛網百結,圣像破碎,鳥糞遍地。心想,父親常說,朝廷里的文官武將,盡是孔夫子的學生,就有一半還多。如今他們一個個做官享福,可老夫子卻坐在這樣的破廟里,誰也不肯拿點銀子出來修理一番。他越想越生氣,見殿角燒剩的木炭,便抬起在墻上題了這首詩,不料被縣令發現了。
縣令查問汪洙,汪元吉正好站在一旁,便趕緊跪下道:“這汪洙乃是卑職逆子,冒犯了大人,待我把他喚來,聽憑老爺教訓!”
汪元吉心急火燎的趕回家里,一見汪洙便說:“你闖下大禍了!闖下大禍了!還不快跟我去見老爺!”
汪洙不解地問:“孩兒整天讀書、牧鵝,安分守己,從來不做不肖之事,禍事從何說起?”“還說從何說起?你東涂西抹,還在孔廟里題了一首什么詩,今天被老爺發現,要我喚你去教訓哩。”“這有啥禍事哩。孩兒寫的不都是實情嗎?我這就跟爹爹去見他。”
汪洙跟父親到了孔廟,見過縣令。縣令問:“這墻上的詩可是你寫的?”汪洙不慌不忙地回答:“正是,還請老爺指教?”
“你為何要寫這樣的詩?”
汪洙說:“只要老爺看看這廟,還能不知寫這詩的用意嗎?”
縣令見他對答如流,心中暗喜,但仍有懷疑。便說:“這樣說來,這詩果是你寫的了,那可是神童了!”縣令見汪洙穿著短小的衣衫,便嘲笑道:“只是神童的衣衫好短喲,老爺我還沒見過穿這樣短衣衫的神童哩!”
汪洙聽出縣令還不相信詩是他寫的,眼珠一轉,智上心來,當著眾人之面,向縣令鞠了一躬,脫口吟道: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縣令一聽,果有才華,大喜道:“好詩,果是神童!將來定成大器!有賞!有賞!
從此,汪洙神童之名在寧波一帶流傳開了。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中進土,授明州教授,著有《春秋訓詁》,歷官至現文殿大學士,提舉臺州崇道觀,筑室西山,召集諸儒講學,鄉人稱其室為“崇儒館。”
三、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詩的看法:
1、“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詩產生時的社會現狀。
國人對這句話太熟悉了,可惜大多數人卻理解有誤,認為“只有書讀好了,才可以考試當官。當官名利雙收,是最好的職業,故曰“唯有讀書高”
現實生活中此種現象比比皆是,但卻不是這句話的本意。
這本來是古圣先賢指點、激勵后生小子勤勉治學求取功名的諄諄之言。意思是在古代只有讀書才可以光宗耀祖,其它的都是低一等的,讀書才可以奪取名利,其實這種思想和做法是有腐朽觀念的。不清楚該詩句出現的背景,就容易被誤導。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之所以能夠廣泛地流行,也反映了當時的這種社會氣氛。宋朝的官員普遍俸祿都很高,文官的待遇更是超過武將,那時候的文官有錢、也很清閑,可以自在的瀟灑。
還有詩中這句“文章可立身”就是說,只要文章寫得好,就可以不用擔心自家的生計了。在宋代當了官,就像在現代端了鐵飯碗一樣,只要不出大錯,國家管你的生老病死。當年王安石變法想改革這一現狀,舉步維艱,備受詬病,就是因為他動了官員的奶酪,官員們當然要團結起來,一起打擊他,導致變法失敗。
2、道德與知識的關系,道德最重要。
把讀書作為自身謀取好職業的手段,這種格局實在談不上高,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知識是人類認識的成果和結晶,就個人來講,做事要先學做人,立德為先。我們所做一切都應建立在道義的基礎之上,如果知識和道德比較,道德(也就是做人)應放在第一位。因為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利用前人傳授的知識造福人類;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憑借人類已有的知識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學知識,從而推動社會進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無知、既損人又害己。
現在的教育,全部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最根本的“做人”教育卻一片空白,由此產生了無窮無盡的社會問題。都說要尊敬師長,但許多師長卻全無一絲一毫為人師表的風范,叫人怎么由衷地去尊重?都說讀書重要,但書本除了能獲得知識技能外,還有相當多的做人立德方面的教育被忽視,老師不敢管學生,由其任性發展。叫人怎么相信“唯有讀書高”呢?古代讀書,《論語》、《三字經》、《四書五經》等書尚且都伴有教做人的道理。可喜的是現在國家已經重視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國家每年評選道德模范就是弘揚正氣,引領社會風氣向正確方向發展,傳播精神文明正能量。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但丁說的很好,我在回答“做人為什么要有道義”
一文中舉過的例子充分說明道德比知識更重要。
原清華女高才生高杏欣,留學美國成了博士,她為了自己在美國今后的地位,把道義全都扔到了一邊,將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曾經參與的北斗導航系統的密碼破解,在美國一家學刊上發表,美國航空無線電委員會曾授予她一個獎項,甚至她的論文也被評為2007年導航技術會議上的最佳論文。完全忽視了國家的利益。這種行為,稱她為叛徒、漢奸,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面對巨大的榮譽,國外某知名科學家曾說過一句名言:“科學不分國界,但學者有自己的國籍。”外國科學家尚能認識到這一點,出生在禮儀之邦的高博士卻這樣做,這不禁讓人感到憤慨。與民族氣節、民族道義背道而馳,被釘在了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將遺臭萬年!
但是,我們用現代的眼光去看九百多年前的古代經典,要先看當時理論產生的背景和社會基礎,不能簡單用“對”或“錯”來回答。我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態度不能過于偏激,還是要本著傳承和發揚的精神傳承華夏傳統文化,還得老老實實地去學習古代圣賢、古代經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一論斷,在當時(公元1100年)有它的道理,有它生存的空間。
以上回答,如有不當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