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哪里實行的是走婚?
2016年我和同事去了一趟“艷遇之都”瀘沽湖,參加了一場“走婚”。我沒有“走”到媳婦,我的同事“走”了一個媳婦回來。
一、瀘沽湖到底在哪里?歸誰管?
其實,人們傳說中走婚的“瀘沽湖”,不僅僅是云南的。它是四川省和云南省共同擁有的一個湖泊,四川占2/3,云南占1/3。但是云南一側湖岸線要比四川的湖岸線長得多。
瀘沽湖以前叫“魯窟海子”,當地人俗稱“亮海”。瀘沽湖距麗江古城200公里左右,距西昌市258公里。湖中有5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形態各異,翠綠如玉。瀘沽湖風景優美,再加上這些年云南大搞旅游開發,以“享受慢時光”為口號,將昆明——大理——麗江——瀘沽湖——香格里拉一線打造成了一條旅游專線,是游客必到的打卡地。
二、瀘沽湖畔住著哪些人?
瀘沽湖畔的原始居民是“納西族摩梭人”,就是我們現在稱呼的“摩梭族人”。因為歷史傳統的原因,摩梭族人婚姻風俗很獨特,用咱們中學課本上說的話就是“母系氏族社會”。女子是家庭之主,不像其他地方以男性為家庭血緣,這個地方的家庭成員血緣,均為母系血統。所以,在當地的一個家庭成員中,祖輩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輩只有母親,舅舅和姨母,沒有咱們正常印象中的爺爺、奶奶、叔叔、伯父之類。
三、我和同事去瀘沽湖,參加當地的“走婚”活動,同事領了一個媳婦回來。
2016年,我和同事同事張浩宇、勒排麻銳、孟菲菲到云南旅游。我們在昆明租了一輛車,沿著事先規劃好的路線,自駕到大理、麗江、瀘沽湖、香格里拉旅游。在其他地方的經歷不說了,只說瀘沽湖。
我們8月11日中午到達瀘沽湖,先是在瀘沽湖里劃了半天豬槽船,又在當地人家里,用他們的大火塘每人烤了一個洋芋吃了。傍晚的時候,我們在瀘沽湖草海里的“走婚橋”上徜徉了兩個多小時。
“走婚橋”,瀘沽湖著名的旅游打卡地。那是一座總長300多米的木橋,它不僅是當地居民的交通通道,更是當地摩梭族人走婚的通道。
摩梭族人走婚制度由來已久。白天,摩梭族男女各干各的活,很少單獨相處。只有在晚上聚會的時候,他們才用唱歌、跳舞的方式對意中人表達愛慕之情。
一個摩梭族男子如果對一個摩梭族女子中意,而該女子又有那個意思,晚上這個男子就會騎馬到該女子的竹樓里和她相會。
到達這個女子的竹樓以后,男子把馬拴在樓下,把自己的帽子或者其他有代表性的物品掛在竹樓旁邊,以表示“里面有人了”,然后爬窗戶進去(絕對不能走正門)。天亮之前,該男子必須悄悄地離開,這次可以走正門。
經過幾次相會,如果雙方不中意,男子就不會再來(或者不允許來)。如果雙方中意,男子就可以到該女子家里相聚,直到他們的孩子出生滿月以后,該男子就公開舉辦家宴,公開入住女方家里。
這個“父親”在這里是沒有家庭地位的。他們的孩子是隨女方姓的,也只認他(她)的母親、舅舅、姥爺、姥姥,沒有“父親”或“爸爸”的概念。那,這個爬窗戶進去的青年是誰?答案是這個“孩子母親的情人”,不是她丈夫。所以說,摩梭族的走婚制度,也叫“阿夏情人制度”。
有友友要問:“我是不是可以把這個中意的摩梭族女子領走?”
答案是:“理論上可以”。
瀘沽湖的夜晚十分熱鬧,“走婚”這個節目自然少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都很有興致參加。我們也一樣,男女分開,圍著篝火相互唱歌跳舞,對意中人表達心中的愛慕。
我中意的是勒排麻銳,于是我就不斷地給她唱我那些五音不全的歌。到了篝火快燃盡的時候,勒排麻銳先走了,我稍微準備了一下,爬她的竹樓去了(以下省略500字)。天快亮的時候,我從勒排麻銳竹樓的正門出來了,算是完成了這次“走婚”儀式。洗刷以后,就去叫勒排麻銳下樓吃飯。
當我和勒排麻銳到了孟菲菲的竹樓里的時候,發現只有孟菲菲一人在獨守空房。原來張浩宇這個家伙昨天夜里沒有爬孟菲菲的竹樓,不知道他昨天晚上去哪里了。
我們吃過早餐以后,張浩宇不但回來了,他還帶回來了一個很漂亮的姑娘!這讓我、勒排麻銳、孟菲菲都差點驚掉了下巴。
以后的幾天,我們一行五人(多了一個張浩宇帶回來的姑娘)又一起逛了香格里拉,一路上的行程也很愉快。
回到大理以后,我們準備返回山東。
我實在忍不住了:“張浩宇,你準備把這個走婚走來的摩梭族姑娘帶走,是嗎?”
張浩宇這才向我們坦白交代:“這個姑娘不是摩梭族女孩,她是四川的漢族姑娘。我們是網友,已經交往一年多了,彼此很談得來,這次來瀘沽湖之前我們就約好了在此見面,現在我想帶她回山東老家見我的父母”。
瀘沽湖摩梭族的“走婚”制度,是當地旅游的一大特色。現在的摩梭族人的婚姻制度,也早已不是以前固有的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