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三年內速成筆桿子?
本人當“材料狗”也有10來年,水平不算高,但黨代會報告、民主生活會、各級領導的講話和匯報等等都有幸參與其中,現在有幸脫離苦海。借此問,結合自身感悟,斗膽談談材料寫作的“一個誤區”“三個階段”“四個步驟”“六個忌諱”和境界、體會。
班門弄斧之處,請海涵、請指教!
行文之前先答問:個人認為,寫材料從來沒有速成之法和捷徑可走,任何一位“筆桿子”都是苦出來、熬出來、煉出來的。如果你用“抄字訣”,那么半年、一年也能抄出個勉強能用;如果你用“磨字訣”,那么四年、五年也許能磨成一塊璞玉;如果志存高遠、志在仕途,那么一直堅持下去,總會開花結果的。關于“兩個字訣”,后文詳細闡述。
魯迅先生說過:“從前教我們作文的先生,并不傳授什么《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讀、做、讀、做;做得不好,又讀,又做。”意思很簡單,寫東西的方法和途徑就是多讀、多寫、多改。周而復始、水到渠成。
關于寫材料,包括在頭條上寫文章,都是文字創作的一種,只是公文材料有相對固定的體裁,但根本的方法和途徑是相通的!
談談材料寫作的“一個誤區”:好的公文材料從來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工作干出來的,是反復思考、總結、提煉出來的。所以說寫材料這個“寫”字,僅僅能代表一個形式上的動作,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干材料”,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材料“干”出來。
談談材料寫作的“三個階段”: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從一個寫材料的“新手”成長為“老手”,大致會經歷三個階段:
1.胸中無筆墨,行文無思路。也就是拿到一個材料,兩眼一抹黑,“老虎吃天,無從下口”。這時候很多人的做法就是一個字“抄”。對也不對。如果是短期應付,抄一抄也無所謂。如果要長期在此領域發展,“抄”就沒有未來了。最好的做法是“抄而不搬”。比如寫總結,干了什么、有什么問題、有什么啟示、一下步打算,一般是一級標題的主要結構。但二級、三級標題怎么擬,包括哪些方面,很多人就蒙了。這時候,多找找以前的素材,抄一抄人家的思路、結構、歸類、金句等等是可以的,但切記不要大段搬運別人的內容。
這個階段,我認為一般用心一點,半年左右把各種體裁寫個1到3遍,就能度過。快慢就看個人積累、悟性和投入了。
2.行文有想法,落筆無著落。很多人了解各種體裁的寫作要求后,算是初入門墻了。這時候就進入了最痛苦、最持續、最磨人的階段:有想法,但寫不出來,或是出不了精品。解決的辦法就一個字“磨”。①磨數量。各種體裁的材料都要不斷嘗試去寫,多寫多練、多思多悟,平時有什么靈光、感觸、體悟都要努力寫下來。量變終會引起質變。寫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會不斷進步。②磨素材。多收集金句、事例、典故、數據等等,多收集領導講話、業務法規、優質公文、文件簡報等等。要學會做生活和工作的有人心,不斷充實更新自己的“素材庫”,這是每名筆桿子的“標配。③磨文筆。公文材料的文筆要求其實并不高,重在精準、精煉、精純。要多學習、揣摩優質材料,看看別人是如何精煉文字、凝煉段落、提煉觀點、錘煉結構的。而后邊學邊練、再學再練。④磨思想。思想的深度,可以決定材料的高度。要多看看上級的文件、通報、講話等等,多參加調研、談心談話等等,多留心領導的只言片語,任何時候都要帶著自己的思考去看待問題,時刻把準上級的“風向標”,領導的“關注點”,確保思想始終跟上級和領導對標對齊。⑤磨毅力。寫材料不可能一蹴而就,沒有過人的毅力是干不下來的,要的就是敢加班、敢熬夜、敢死磕,要有一稿兩稿是白搞,三稿四稿才起搞,五稿六稿還要再搞,七稿八稿依然白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的準備和勁頭。⑥磨格局。格局體現眼光、胸襟、膽識、氣度,在材料中是能體現出來的。大材料、好材料往往體現大胸襟、大格局。就是要站在上級的高度,帶著領導的身份去寫作。視野要開闊、破題要新穎、結構要平穩、層次要井然、干貨要充實。既講成績也講問題,既講道理更講現實,既講原則也講感情。
這個階段,個人認為因人而異,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才能度過。
3.任務常交待,精品偶得之。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熬過了第二階段,其實很多人也算是一地一域的“筆桿子”了,能夠贏得領導的信任,各種材料也會放心交付給你。這個時候就到了“鯉魚躍龍門”的時候。筆耕不輟的寫作,能不能出精品,能出多少精品,出什么樣的精品,往往決定你能達到的高度。關于這一點,那些真正的公文大家,確實能夠做到妙手連連、精品頻出,這又是另一個階段了。本人不敢大言不慚,借用領導的一句話“站高點、看遠點、踩實點,真實最有力,真情最動人”。
這個階段從工作的角度來看,已經很夠用了。偶爾能寫兩篇好材料,上級應該已經關注到你了。再要往下發展,必須要提升平臺,跟更多、更優秀的人一起學習、交流。
聊聊材料寫作的“四個步驟”:我個人寫一篇材料,大致分為四步走:
1.領會意圖,準備資料。受領一個材料,首先是要把上級和領導的意圖摸準。例如一個領導講話:主題是什么,背景是什么,主要對象是誰,要達到什么效果,領導有什么具體想法等等,都要事先搞清楚,這是決定材料寫作的出發點。接下來就是圍繞意圖準備資料,包括相關的領導講話、指示要求、調研材料、案例通報、名言典故、報告反映等等。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資料收集越齊全,素材越多,手里的“彈藥”就越充足,寫材料才能予取予求。
2.理清思路,擬定提綱。前期準備完成后,我個人的習慣是:先把領導的想法、要求等列出來,再把收集的資料好好看一看。通過這個過程,在頭腦里初步構思形成一個思路,講哪些方面,重點是什么,具體涵蓋哪些內容等等。根據這個思路,開始擬訂提綱,邊擬邊梳理思路,邊推敲修改。這個過程,大概會占到寫作時長的三分一甚至是一半左右。因為,擬定提綱的過程,我往往會把用什么素材、事例、數據等來填充,基本就分配好了。正如魯迅先生提倡的:“靜觀默察,爛熟于心,然后凝神細想,一揮而就。”當然,我也見過有人是直接開始擬提綱的,邊擬邊梳理思路,我沒試過,所以沒有發言權。
3.層層推進,細細打磨。總體思路和提綱確定后,我認為就得到了一個“洋蔥”,接下來就是一層一層地剝,剝完它,剝出“核心”和“靈魂”。而每一個大點、小點都是一個“小洋蔥”,要一層一層地剝。每個點該寫什么、怎么寫,是先揚后抑還是先抑后揚,是直搗黃龍還是娓娓道來,是用數據還是擺事例,是平鋪直述還是有因有果等等,都值得細細推敲、細細打磨。這樣一路抽絲剝繭下來,材料才能有模有樣、層次分明。
4.檢查校對,送審修改。“文章不憚百遍改”。初稿完成后,檢查校對的工作很關鍵,重要的材料我一般會檢查3遍以上。主要是查看有沒有錯情漏情,有沒有廢話套話,有沒有邏輯硬傷,有沒有用詞用句不精煉、不準確等等情況。校對完成,那就是送審、修改了,如果領導有什么修改意見,那就針對修改的內容,按照“四步法”再走一遍。
談談材料寫作的忌諱公文材料并不像我們在頭條寫文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還是有一些共性和個性的“忌諱”的。一忌,南轅北轍。直白地講,就是方向跑偏了,甚至是體裁都錯了。比如領導讓你寫工作總結,你寫成了檢查反思。更常見的是,領導讓你寫工作作風問題,結果你大談生活腐化、經濟腐敗等等。如果出現這些問題,這份材料等于是廢了。因此,必須把該寫什么搞得清清楚楚,真正扣準主題、找準靶心,確保內容和主題始終在一條軌道上。
二忌,邏輯不通。就是講一件事情自己都把自己繞暈了。常見的比如,闡述一個觀點,意義講完,就沒有下文了等等,就是只有因沒有果,甚至前后矛盾、不能自洽。又比如上一個請示,只有依據、結果,沒有為什么要這么做,就屬于邏輯不嚴密。因此,必須要把前與后、因與果、對與錯等搞清楚,防止前后矛盾、因果不明、對錯不分。
三忌,結構紊亂。結構是材料的骨架,結構不穩,材料就立不住。比如寫個人對照檢查,一級標題可能包括思想、學習、工作、作風等,這時你突然加進去一個“調研”,這和前面的不在一個層次,就屬于“瘸腿”了。又比如,基本的結構有“三段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平鋪式”(首先、其次、然后)等等,中間如果斷了、少了、亂入了,結構就散了。因此,寫材料必須把結構搭穩,主梁、橫梁、立柱該在什么位置就放在什么位置。
四忌,頭重腳輕。寫材料講究““主次分明”“層次井然”。例如,講一個故事,開篇講了一頁紙,主要劇情就半頁,就是典型的主次不分。又比如,古人講,好文章要“起承轉合”,起是開頭要簡明扼要,承是主體要詳實全面,轉是升華要高屋建瓴,合是收尾要前后呼應,如果開頭冗長、承接拖沓、升華不上、尾大不掉,就如同“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因此,行文貴精、不貴長,貴簡、不貴繁,重點之處要大膽潑墨,次要之處要點到為止,無關之處要滴墨不沾。
五忌,假大虛空。好材料也講究,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開小口、挖深井。而今的文風更是講究“短實新”。例如寫匯報,洋洋灑灑上萬字,事無巨細都在講,拎起來全是水,沒有干貨,領導能聽完就算是脾氣好了。又比如,粉飾工作、捏造事實、編造數據,干貨全靠胡編亂造,這種不被追責問責就算幸運了。還比如,全文都是大段的大道理、大論述、阿諛吹捧、空泛表態,玩文字游戲,那就屬于給領導上眼藥了。因此,材料還是要本著對自己、對領導、對單位、對事業負責的態度來寫。
六忌,錯漏百出。無錯情、無疏漏是公文材料的基本要求。比如,不能有錯別字,不能遺漏重點工作,不能把領導的講話或者名言典故引用錯了等等。公文材料要求很嚴肅、很嚴謹,出現錯漏情就是犯了低級錯誤,一定要反復校對,多找幾個人一起來讀一讀、把把關。
談談材料寫作的境界和體會之前,看到一個20多年的省一級“大筆桿子”談寫材料的“三重境界”,深以為然。就是“不怕寫、寫不怕、怕不寫”:①不怕寫,就是要敢接任務、挑擔子,材料來了,寫沒寫過、重不重要、了不了解都敢“下刀子”,再硬的骨頭都敢啃。②寫不怕,就是寫得再多、再難、再苦、再累都不怕,哪怕熬更守夜,哪怕推倒重來,始終以一顆“平常心”面對。③怕不寫,就是最怕機會不給你,大材料輪不上你,這是一種有危機感、上進心的表現。
10來年的材料寫作經歷告訴我,寫材料既是一個腦力活,更是一個體力活;既是一個“苦差事”,也是一個“好差事”。寫作的過程,就仿佛“自己跟自己一直在腦海中辯論、打架”,不斷地思想交鋒、頭腦風暴,最后把勝者的軌跡拓印到紙上。而苦就苦在,煩人、磨人、考驗人,總是在精疲力竭與斗志昂揚中交替往復。而好就好在,可以開視野、開格局、開胸襟、開仕途,總能在苦盡甘來后收獲成長、收獲進步。
洋洋灑灑接近寫了4000字,僅從這個字數來看自己應該無愧于一個“材料狗”了。如果有友友、大師能堅持看到最后,歡迎批評、指正!
祝依然在材料寫作戰線奮斗的同志們,少掉頭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