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如今社會媒體人離職新常態與新聞專業主義隱憂?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記者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立表達的空間,自己隨身攜帶的手機、攝影設備,都可以記錄和發掘新聞。網絡新媒體去中心化特質,也改變了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與習慣,新聞的傳播變得更加迅速、富有個性。
另一方面,互聯網革命引發了社會多重結構的劇烈變化,以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的自媒體、社交媒體、大數據及算法新聞,正一步步消解著傳統傳媒的公共話語權。
▲現代社會中形式多樣的新聞媒介 ?BBC同時,新聞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帶動著媒體語言方式在快速發生轉變,新聞生產和傳播的流程也發生著巨大的變革,新聞從業者所堅守的價值和信念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在新聞傳播領域,媒體人如何避免碎片化、庸俗化的內容生產,又如何從中習得在公共領域好好說話的能力,這些問題都橫亙在當代媒體人眼前,成為新聞傳播領域研究的焦點。
對于這些問題,著名傳播學者,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吳飛老師,有著自己的見解。
▲吳飛老師01.
新聞的內在力量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吳飛老師在杭州大學從事編輯學的教學與研究,他同時擔任報社編輯,從事新聞業務工作。
在編輯學領域,吳老師留下了格外引人注目的學術足跡,他所著的《新聞編輯學教程》,是具有理論深度的編輯學著作之一,并被多所高校指定為編輯學教材。
▲《新聞編輯學教程》作者:吳飛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04為了給上課儲備實踐知識而進入編輯部,吳老師卻發現編輯部里真實的事情與所學的編輯理念并不一致。而決定文本編輯的力量,或稱之為主導新聞生產的,其實是背后的權力要素。
因此,后來讀博期間的吳飛老師決定放下編輯技巧,將焦點放在傳播法與新聞法上,專心研究文本背后的政治和權力關系。
吳飛老師后來回憶說,這種轉變,正是出于從人的角度來思考傳播問題。自己研究生涯一以貫之的一條線是:新聞行業內在法則是什么,新聞生產究竟被什么力量所左右,它的內在力量又是什么,有沒有可能找到新聞抗衡政治和商業的那種力量。
因為這樣的內在動力,吳飛老師開始研究新聞專業主義,并且,他嘗試從其中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答案。
02.
何處是家園?
新聞專業主義出現于上世紀20、30年代的美國,在此之前的新聞報刊,很容易被政治家利用,成為支配輿論和黨派斗爭的工具,或者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大幅度降低報道水準。
為了改善美國低俗娛樂新聞以及歐洲黨派報紙的缺陷,以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為代表的新聞傳播學者提出,新聞報道要具有客觀性和獨立性。這兩項標準很快得到學界和大眾認可,并成為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
▲1896年,《紐約時報》被阿道夫·奧克斯(AdolphS.Ochs)掌管之后,逐漸發展為客觀中立、公正理性的獨立報刊。?Shutter stock到了60年代,新聞專業主義成為現代新聞體系最重要的概念。它認為,新聞要做到客觀中立,并以其客觀性而區別于市場,以其獨立性而區別于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擺脫這兩者的干擾后,新聞媒體才得以實現組織化的自治。
新聞專業主義是自由媒體市場發展的產物,也只能在自由的媒體市場中得以發展。除此之外,新聞專業主義者還要追求真理、服務社會,主張事實與意見分離、內容與經營的分離。
新聞專業主義在當時,表現在媒體與報社對公共、政治事件的報道及維權活動中,著名的例子有《華盛頓郵報》對「水門事件」的跟蹤報道,及《紐約時報》在政府官員沙利文(Co.v.Sullivan)訴媒體誹謗案中的勝訴,這些事件都體現了媒體在新聞報道方面的獨立與自由。
其中,《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因為導致美國總統尼克松在1974年被迫辭職,甚至被外界視為美國民主的「神話」。
▲1972-1974年期間,《華盛頓郵報》對「水門事件」進行持續跟蹤報道。上圖為1974年8月7日的《華盛頓郵報》,兩天之后,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但是吳飛老師指出,新聞專業主義在今天這個新媒體時代遇到了困境。吳老師認為,盡管現代人接受和發表觀點的渠道多種多樣,但依然缺少一種可以和平對話的空間。在這種空間中,人處于一種最基本的,可以保證的安全狀態,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達成共識的理想家園。而新聞專業主義何以能做到這一點?
在吳老師看來,建立這樣的「家園」是新聞傳播學應該研究的終極目的。這種「家園」不是堵塞、封閉的牢籠,而是站在人類學意義上,思考各種不同的人種、宗教、價值觀之間的共有共存,或者至少共同承認。超越國家、民族和意識形態之間的偏見,放下傳播研究中的「斗爭哲學」,是建立這種理想家園所不可缺少的。
當然,為了避免這個理想家園成為烏托邦式的幻想,吳飛老師不只是呼吁傳播學者建立上述這種人本主義的關懷,在這個「家園」的構想中,吳老師也在尋找著其他的答案。
03.
理性之問
以客觀性和獨立性為核心的新聞專業主義之所以能成為現代新聞體系的內在信仰,其原因就在于它呼應著人們對理性的追求。其實,新聞的發展就貫穿著人們對理性的認識,它的誕生,正如吳飛老師所說,就是認為「人類在一切事物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倫敦街頭售賣報紙的小販 ?BBC在新聞專業主義出現之前不久,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將人類的理性分為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而人類的理性行動就由這兩種理性形式所支配。
并且,韋伯在其著作《經濟與社會》利用這兩個概念對社會行動的類型進行劃分,其中工具理性導向的是目的合理性社會行動,也稱工具合理性行動;價值理性導向的,則是價值合理性社會行動。
顧名思義,目的合理性社會行動就是由個人選擇的目的來解釋和說明行動,更多地具有功利色彩,不涉及這個行動涉及的道德因素;而價值合理性社會行動就是基于某種道德或信仰而產生的合理的行為。韋伯在分析資本主義的發展時指出,技術的發展使得目的合理性日益發達,而價值合理性相對衰退。
即使是在新聞行業,功利色彩也越來越濃厚。吳飛老師指出,正是由于人文主義關懷和道德追求的缺失,人逐漸成為目的和工具的奴隸。因為有利可圖,經濟和政治等外界權力侵占和擠壓新聞媒體的公共領域也就不可避免。
吳老師認為,在韋伯提出的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基礎上,德國思想家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交往理性,是新聞專業主義未來發展的出口。
交往理性的意思是,人們在通過媒介進行交往時,有著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并且得到雙方(乃至多方)的理解和承認,成為共同的行為期待。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在公共空間進行廣泛、自由、公開的交流,并且為了使交流有效或者達成共識,首先需要靜下心來聽別人說完話,然后再進行反駁。
哈貝馬斯在《交往行為理論》中說:
「只有交往行為模式把語言看作是一種達成全面溝通的媒體。在溝通過程中,言語者和聽眾同時從它們的生活世界出發,與客觀世界、社會世界及主觀世界發生關聯,以求進入一個共同的語境。」
▲哈貝馬斯(1929年6月18日-),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社會學家之一。?boston review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公共空間具有足夠的公共性,最好是只產生公共利益,而與私人利益無關。只有這樣,才會擴大溝通的基礎語境。
04.
重建巴別塔
在《圣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的記載中,人類最初擁有共同的原始語言。后來,人們聯合到一起,企圖修建宏偉的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通向天堂,上帝為了阻止這一計劃,便打破人類的共同語言,使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交流,巴別塔的建造也最終半途而廢了,人類也因此分散各處。
▲畫家筆下的巴別塔,作者:老彼得·布勒蓋爾(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約1525-1569年)。如今,全球化的發展似乎并沒有阻止人們互相遠離的腳步。不僅是語言,宗教、文化的差異也正在使世界愈發撕裂、使各個族群之間達成共識的可能越來越小。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一種語言文化之內的人們,因為社交媒體的言論聚集,不同觀點的人群變得日益對立,難以產生交集。
針對這種人與人之間,人與新聞媒體之間對話溝通越來越困難的情況,重建「巴別塔」,成為當代新聞傳播學急需面臨的問題。
2017年,吳飛老師在卸任浙大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之后,便開始了「捉蟻種花,做一個好的教書匠」的生活。不過,他以其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深刻的思想,不斷向外界發聲,在一次次的講學和講座中,為構建理性的公共空間而呼告。
針對近年有些人唱衰新聞學,吳飛老師堅定地認為,盡管存在困境,新聞專業未來的天地還是會更加廣闊。因為不管媒介如何變化,社會總是需要優秀的理性的溝通人才。
同時,新聞專業主義的一個基本責任是,培養人的公共理性。新聞媒介不僅要創造一個公共空間,為大眾表達觀點提供獨立、客觀的場所,具備交往理性的人也要在公共空間不斷發聲,在公共領域運用自己的批判精神。只有將二者結合,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公共領域才會形成,而新媒體所攜帶的開放、民主、自由、便捷的特性也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