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把一把爛牌打活了的君王?
歷史上把一把好牌打爛了的皇帝確實有很多,例如:宋徽宗父子、隋煬帝楊廣等等。大清朝有一個皇帝干脆把牌桌都打都沒了,乾隆帝面對著一片的大好形勢,由于其盲目自信、閉關鎖國等政策,直接導致了近代以來的落后挨打。這可真是一人以興國、一人可敗家呀!可是有的皇帝確確實實把一副爛牌打活了、打贏了、打得徹底地逆轉了形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大清朝有一位君主,他就是實實在在地把一副爛牌打出了王炸的效果。這位君主就是——愛新覺羅.玄燁,人稱康熙大帝。順治和董鄂妃劇照康熙帝是大清朝入關以后的第二位皇帝,他父親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也非常有疑云的順治帝了。
據傳,順治帝由于最愛的董鄂妃死了以后,萬念俱灰居然做出了出家的舉動。不過這也只是一個猜測而已,正史上記載的順治帝還是病逝的。
康熙小時候劇照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654年5月4日,愛新覺羅玄燁出生于紫禁城的景仁宮。他剛出生時的江湖地位一般般,他的母親當時只是一個庶妃而已。
按照道理來說,一般厲害的人物小時候都要經歷一番大的磨難的,康熙也不例外。
他出生沒有多久的時候就患上了一種可怕的疾病——天花。由于這種病有著可怕的傳染性,所以康熙被送出去隔離了。當然了這種病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得了,基本上被我們現代醫學給消滅了。
可是在當年,得這種病的死亡率那是非常高的,可是奇跡發生了,小小的康熙居然扛過去了。這使他對當時這種最可怕的疾病有了免疫力,而他出過痘竟也成了他將來繼登帝位的一個有利因素了。
康熙帝病好了以后就回到了紫禁城了,5歲的康熙開始上學讀書了。按照史料記載:康熙的學習能力非常強,而且酷愛讀書,簡直就是一個妥妥的學霸。清史上對于康熙的學習能力是這樣記載的:
他舉凡“帝王政治,圣賢心學,六經要旨,無不融會貫通”
轉眼來到了順治十八年,這一年正月的時候順治帝突然病逝了,也有一種版本說順治帝出家了。但是不管怎么樣順治帝是不在皇位了,順治臨終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選其為繼承人。
公元1661年2月8日,玄燁繼位于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并改為康熙元年。這就是后來著名的一代雄主——康熙大帝。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一是,康熙剛剛繼位的時候,大清朝這把牌到底有多爛呢?二是,康熙是如何把一把爛牌打成王炸的呢?
康熙剛剛繼位的時候,大清朝這把牌簡直是從內爛到外了前面說過了康熙的童年是比較悲劇的,剛出生不久就得了絕癥天花、六歲死了父親,這還不算完。康熙八歲的時候(虛歲10歲),他的母親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又病重了。
一個8歲的孩子,其生母重病時,康熙那是:“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可是康熙并沒有感動上蒼,他的母親又一次無情地離開了他。
8歲的康熙在母親死后,那是晝夜守靈、水米不進,沒日沒夜地痛哭不已。6歲死了父親、8歲又死了母親,這對于年幼的康熙打擊實在是有點大。
此時只有8歲的康熙也許并不知道皇位的含義,但是此刻他一定感受到了童年喪母那痛徹心扉的痛苦。后來的康熙自己回憶: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不過上天也許是公平的,關閉了你的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另外一扇窗的。可是這是后話、也許更是一句廢話了。這時的康熙面臨著無比復雜的局面,也是很多人根本就無法承受的局面。
我們一起來看看:虛8歲登基的康熙面臨著什么呢?
先來看看內部的復雜局面吧:
順治帝死后,由于康熙的年紀實在是太小了,所以給他留下了四個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大家沒有看錯,我們的鰲拜、鰲大人就位列其中。
此時的康熙實際上一點實權都沒有,權力一步步的被鰲拜給擅取了。
除了朝堂之上的不利局面以外,朝堂之外也不平靜。外面的三藩正在躍躍欲試地脫離康熙的統一領導。三藩之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吳三桂是也,這哥們現在是平西王,鎮守云貴川地區。
說白了就是,三藩現在已經是處于尾大不掉的狀態。不光不聽朝廷的統一號令,他們還自己征稅、自己任命官員,還保留了相當規模的軍隊。這還不算,朝廷每年還要撥付大量的款項來養著他們。
除了朝堂上的鰲拜、朝堂外的三藩以外,廣大中原地區還時不時地發生各種反對清廷的起義——各種矛盾那是層出不窮。
內部一團亂麻,大清朝此時的外部也不咋地
沙俄經常性的侵犯黑龍江流域,每次來了都是燒殺搶一番,還步步蠶食大清朝的領土;
北方的準噶爾也在躍躍欲試之中,在他們的領導噶爾丹的帶領下實力不錯,也是屢次進犯大清朝;
南邊的臺灣地區也還沒有歸順大清朝,內部還是按照大明朝的那一套在整;
總之一句話,其實只有6歲的康熙帝接的就是大清朝的這樣一個亂攤子、一副亂牌。這把牌只要稍微打不好或者出點紕漏的話,大清朝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性。。
看完了康熙剛繼位時的一把爛牌之后,我們來看看:康熙如何把一把爛牌打成王炸的呢?康熙要想把爛牌打成王炸的話,也是有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的,凡事都要一步步地來。康熙繼位以后面對的第一個大BOSS就是鰲拜了。
康熙繼位以后,由于年紀太小了,于是四輔臣聯合輔政的局面并未維持很久。首先他們之間的矛盾日益公開而激烈起來。在四人中,鰲拜的實力最強、資格也很老,開始逐漸專擅實權起來。
鰲拜首先直接干掉了另外的一個輔臣蘇克薩哈,此時鰲拜最大的對手就是索尼了。康熙六年的時候,索尼病故了,鰲拜與另外一個輔臣遏必隆私下進行了聯合。
康熙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開啟了聯姻的模式,他娶了索尼的孫女赫舍里為妻子。
這個赫舍里雖然死得比較早,但是她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兒子,那就是:兩廢兩立的太子—胤礽。
公元1667年七月初七,十四歲的康熙帝開始正式親政了。當時朝廷的大權還是把握在鰲拜的手里,康熙親政的同時不得不封賞鰲拜為:一等公。可是僅僅兩年之后,康熙就直接干掉了鰲拜。
康熙采取的辦法很簡單也很有效:趁著鰲拜進宮覲見自己的時候,用訓練多時的一群武士直接拿下了鰲拜。1669年6月14日,16歲的康熙帝在擺平了鰲拜以后,才開始事實上的親政。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康熙帝是一個善于積蓄力量,然后果斷出手、一擊必中之人。
吳三桂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又開始下一個征程——撤藩。當時很多人是不建議撤藩或者是建議暫緩撤藩的。不過康熙帝的回答很簡單:“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
同年康熙下達撤藩的命令,吳三桂在一同操作之后首先起來反叛了。康熙帝的對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決不給予妥協講和的機會;而對其他的叛變者則大開招撫之門,以此來分化敵軍,削弱吳三桂的羽翼,從而孤立吳三桂。
經過了八年的決戰,公元1681年,清軍攻克昆明,吳三桂的兒子吳世璠自殺,三藩平定。康熙帝又解決了一個勁敵或者說是心頭之患。
接下來康熙并沒有閑著:平定了三藩之亂后,又開始將臺灣納入版圖提上日程。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康熙以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一舉攻下臺灣。從此以后,臺灣成為了大清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到甲午海戰為止。
此后康熙又在邊界的雅克薩城之戰中徹底擊敗了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大清朝的領土。
最后康熙又開啟了親征葛爾丹之戰,徹底將葛爾丹的勢力趕出了西藏地區。
在這幾件大事上面,康熙干得實在是很漂亮的。從一個不諳世事、雙親離世的孤苦少年皇帝。一舉蕩清了所有的內外勢力,讓大清朝又一次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后來的康乾盛世也是從康熙開始的。
康熙在治理國家方面表現得也很不錯,例如:重用了一大批的漢臣、積極的融入了漢族文化圈、減免了很多賦稅、放寬了社會管制、整頓了吏制等等。
康熙從苦難中走來、從無依無靠中起步、把一個充滿危機的、年經的大清朝,一步一步帶向了歷史的巔峰狀態。我個人覺得:康熙帝應該算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雄主了。
當然了康熙到了晚年的時候也犯了一些錯誤,例如:由于沒有及時地確定接班人問題、兩廢兩立太子,導致出現了”九龍奪嫡”的鬧劇。不過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一定要全面地去看,康熙帝在歷史上的功績還是不可抹殺的。
最后我想說,我們古代歷史上由于特殊的國情導致了:領導是很重要的。一個領導有可能帶領大家走向盛世、一個領導有可能帶領大家走向落后,例如:康熙就是帶領大清朝走向了盛世的領導、乾隆就是那個帶領大清朝走向落后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