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外面做保養嗎?
標準答案-「首保之后車輛可自由選擇維保機構」但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內容概述:汽車用戶維修保養車輛的權力,生產銷售企業的責任,維保車輛需注意的細節解析。
汽車維修保養必須在「Four-S」售后嗎?似乎很多新手司機都會這么認為,因為有些說法稱不在該指定網點維保,汽車可能會失去正常三包。然而這種危言聳聽的說法并不可信,這里可以確定的說沒有任何汽車生產與銷售企業敢于這樣規定,原因在于法律法規已經清晰的說明了細節。
消法解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適用于汽車用戶。不論購買汽車還是維修保養車輛,此類行為均屬于消費行為;那么就可以參考第九條的規定了:消費者享受自主選擇商品和服務的權利。細節包括有權利選擇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營者,以及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不購買、接受或不接受商品或服務。
規則解釋的似乎不能再清晰一些了,不過這點其實還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是能夠說明作為汽車用戶,在維保車輛時是不會受到約束的。
重點:消法說明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細節可以理解為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以下標準的交易條件,同時有權拒絕強制交易行為。
價格合理計量正確質量保障這三點充分解釋了是否有必要選擇「4-S」,首先價格合理就沒有做到;比如最常用的機油機濾和空濾,完全相同的機油選項,品牌售后的價格往往會比其他維修廠高200元左右,合理嗎?其次工時費用也是相當高的,雖然四合一模式的服務公司運營成本高,但是這與用戶卻沒有必然的關系,且提供的服務水平也并沒有更理想。
說明:「4-S·售后」并沒有什么特殊性,其本質是1級或2級維修廠,可以維修其經營品牌的汽車,同時也可以維護其他品牌車輛。
所以這與其他維修廠沒有本質區別,尤其是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不見得更高;因為大部分學徒工更偏向選擇售后從業與學習,在掌握的技術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晉升”方式基本是到其他維修廠,其次則以自行創業居多。除極少數高端車輛的會以高薪留下一些高水平人員以外,大部分售后人員的水平其實是中規中矩的。
三包規則解讀《汽車三包政策》是零售商業企業,對所銷售商品實行的「包修·包換·包退」的簡稱。該項規定中說明了企業至少要提供2年或5萬公里的質保,家用汽車不得低于3年或6萬公里,在此基礎標準上增加多少是企業自己的問題。
除此以外沒有任何關于指定維修機構的說明,唯一闡述的是生產企業有責任,將維修網點向消費者公式;而且不能夠強制用戶在某個網點維保車輛,看似模弄兩可的規則,實際說明了沒有限制。
重點:在三包周期內修理汽車,任何材料費與工時費都是不應收取的,第五章【三包責任】的明確說明。也就是說如果發動機故障,需要拆卸冷卻系統并放掉機油維修,那么在修復階段需要更換的冷卻液、機油、機濾甚至機腳等零部件都應當免費。
同時修成流程應當整理書面記錄,以電子檔或紙質文件的方式“一式兩份”,消費者是肯定要拿到一份維保清單的。關于汽車用戶權益就聊這些,下面重點說明在其他機構保養車輛需要注意的事項。
細節與保障在品牌售后維保車輛,優勢在于每一次都會開具維保記錄,車輛使用的核心耗材也許會差一些,但基本沒有假貨。但是其他一些小門店就不見得有這種保障了,因為很多散客是不會來第二次的,在很難全面監管的前提下,則有可能因使用劣質機油機濾,或者其他油液導致核心總成故障。
似乎這又有些矛盾了,品牌維修機構的價格過高,便宜的又怕有假,怎么辦呢?
方式1:如果選擇的是小規模的維保店鋪,想要保證使用的配件沒有問題,唯一的方式是索要配件的【發票&收據】。個體經營的維修店鋪也是要為其銷售產品,承擔消法規定責任的;但是在購買商品時如果不索取任何憑證,那么即使后期發現油液有假,最終又能以什么作為憑證去索賠呢?
因使用劣質配件或耗材導致車輛損壞,品牌生產與銷售企業都是可以拒絕質保的;所以在“蒼蠅館”級別的小店鋪維修,只能通過索要票據作為追償的儲備,其實更多是作為提醒配件銷售商不要干以次充好的事情,否則出現問題是一定可以溯源的。
方式2:自行購買耗材耗件,到品牌售后維修,只提供工時費即可。這項費用相比其他維修廠會高一些,但是最起碼還在能夠接受的范圍;這樣就能在每次保養時開具記錄,把耗件票件與保養記錄存在到一起,這樣能省去更多的麻煩。
這兩種維保方式都可以嘗試,以個人用車經歷作為參考,只能說一直都是這么做;期間也遇到過4-S售后的刁難,但是在為其普法后也就沒有什么問題了。
當然我們的車輛保養是在自己的維修廠,所以在配件使用方面是不會有什么擔心的;至于普通汽車用戶則要多留心,選購配件時不要貪小便宜,比如某種機油或某個機濾的價格大幅低于行業均價,其中難道不會有假嗎?關于汽車維保問題就聊這些了,供參考。
(不要有店大也許會欺客的畏懼心理)
編輯:天和Auto
內容:原創發布
歡迎留言討論,保留版權保護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