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發布內容如何獲得版權?
自媒體,顧名思義以個人為核心。與傳統媒體相區別,自媒體使得普通大眾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動受眾,而成為隨時隨地創造并分享信息的主體。自媒體的發展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它有三個顯著特征:發布內容的主體廣泛且平民化、低門檻導致發布的內容良莠不齊、內容的傳播速度快。
在傳統的著作權保護領域,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少數人擁有著作權;而自媒體時代,其意義在于使千千萬萬個平民大眾意識到著作權是和自己有關系的。利用自媒體創造、分享信息,用戶只需通過簡單的注冊申請,操作簡單門檻低,其好處在于使主體平民化,但同時帶來發布內容良莠不齊的問題。有的內容僅僅是流水賬式的生活記錄或情感表達,有的則稱得上著作權旨在保護的“作品”。自媒體發布內容傳播速度快的特征對著作權的保護更是一大挑戰,傳播快使得對著作權的侵權隱匿性高、舉證難、成本低,使得自媒體平臺天然地帶有一種對著作權的破壞性、腐蝕性。
專有性、排他性是版權的基本屬性,而“作品”作為一種智力成果、一種信息,不但可以為社會共享,而且通過社會的公開共享可以獲得價值的增值,出于社會公益,其有傳播、分享的必要。版權“客體共享、利益排他”的特性使得版權保護與公眾對信息資源共享的要求之間存在潛在的矛盾和沖突,這是傳統版權制度就面臨的問題。在自媒體發展的背景下,平臺創造和分享信息的便利性使得這一沖突更加明顯,而法律是對于人的行為、活動的規范和干涉,版權制度對于“作品”的創作和傳播、分享、應用也是一種規范和干涉。自媒體為“作品”的創造和傳播、分享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臺,當然也離不開版權制度對其進行規范,離不開版權制度對其發布內容進行保護。
2當前自媒體發布內容版權保護的困境
當前自媒體發布內容版權保護的困境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如何認定自媒體發布內容是否構成“作品”;其次是如何認定自媒體發布內容的版權歸屬;三是如何認定抄襲發布、轉發、轉載等是否為侵權行為;四是如何追究侵權責任。
(一)如何認定自媒體發布內容是否構成“作品”
版權保護的對象是“作品”,對于自媒體發布內容是否構成“作品”爭議不斷。法律對版權保護設有門檻,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能構成作品須為具有獨創性的、可以某種形式復制的腦力勞動成果。是否構成作品與字數無關、與形式無關,關鍵在于獨創性,但獨創性的判定本身也是充滿爭議的。對于獨創性的判定,英美法系采用“額頭出汗”原則,即創作者投入了一定的智力性創造勞動即可。相較之下大陸法系的判定標準較高,我國傳統版權制度下理論界認為獨創性的判定標準有兩個方面:一是作者獨立完成,即一件作品的完成體現了作者自己獨立的選擇、取舍、安排或設計,不是按照已有形式復制出的,也不是按照既定的程序或手法推演而來的;二是體現一定的創作高度及作者的個性。自媒體發布內容中一些流水賬式的生活記錄或情感表達自然不符合獨創性的要求,但像微博中的一些“微小說”“微電影”“微詩歌”等,創意新穎、表達獨特,則稱得上是著作權旨在保護的“作品”。
在傳統媒體時代,判斷獨創性一定程度上由行業標準衡量、有專業人士把關,門檻較高;而在自媒體時代,信息創造和分享的平民化、低門檻、高速傳播無疑使得“獨創性”這一標準的主觀性、不確定性的缺點越發凸顯,這一法定標準在實踐中難免操作困難、引起爭議不斷。對此,有學者從媒體的本質出發、從傳播學的角度審視提出了“是否具有傳播價值”的判定標準。與傳統的“獨創性”標準相比,這一判定標準的優勢和合理之處在于三個方面:
一是符合自媒體發布內容被創造和分享的意義,自媒體為用戶提供平臺和用戶使用自媒體創造和分享信息的意義就在于創造、分享、傳播對自己、他人甚至社會有價值的信息,在自媒體背景下沒有傳播價值的信息不值得著作權的保護;
二是相對客觀、容易確定,在自媒體平臺上,可以通過技術大概掌握信息的傳播狀況,“是否具有傳播價值”成為一個相對量化的標準,客觀性強;
三是這一標準具有自我更新、與時俱進的能力,信息是否具有傳播價值必然是與時代、與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相關聯的,而且在自媒體時代,這樣的變化更是顯而易見。
除了“傳播價值”的標準外,也有相對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否構成作品應以“知識價值”為標準,即判斷其內容是否對人類文明有價值,但是這樣的標準過于主觀,難以量化;且在現代的網絡環境下,多元的價值觀使得這一標準難以衡量。
當然,“是否具有傳播價值”的標準可以作為認定自媒體發布內容是否構成作品的有益補充,但絕不可能替代“獨創性”的標準。“獨創性”的標準所指向的“作者獨立完成,體現一定的創作高度及作者的個性”的要求仍然是自媒體發布內容受到版權保護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