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女王咪蒙得了宮頸癌前病變?
謝謝邀請,這個癌癥日益趨向于年輕化的時代,人們本已經談癌色變,尤其是最近李詠先生事件,更是加深了人們的恐懼心理,那么癌前病變和癌癥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啥是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與“癌”字掛鉤,難免會被認定二者之間存在某種親屬關系,大多數人都“談癌色變”。遇到診斷報告單上出現這幾個字更是嚇得半死,今天在這里給大家梳理了一下“癌前病變”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我們應該怎樣對付它。
事實上,癌前病變一個癌細胞都沒有,和癌癥早期征兆也非同一概念。癌癥是一個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在其發展過程中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許多癌癥如果能在癌前病變期予以重視加以治療還是可以將癌癥的發生扼殺于搖籃之中的。所以,癌前病變是一種可逆改變的狀態。至于侵潤癌,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癥,它是一種不可逆的改變。
對于癌前病變,必須澄清一些模糊認識:
①癌前病變并不是癌,因此不應將癌前病變與癌等同起來。
②癌前病變大多數不會演變成癌,僅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變成癌癥。
③不能把癌前病變擴大化,把一些不屬于癌前的病變,如一般的皮膚痣、普通的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當做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有哪些呢?
1、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病是指發生于口腔或外陰等處黏膜的白色角化性疾病。多見于口腔或外陰黏膜。臨床以病損部的點狀、片狀或條狀灰白或乳白的角化性斑片為特征,具有惡變為鱗狀細胞癌的傾向。其惡變率極低,最高不過4%~6%。盡管黏膜白斑惡變的概率較少,但它終歸是一種疾病,多少會給患者帶來一些不適感。
預防應注意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改善口腔衛生、治療病牙等,女性陰部宜經常清洗,保持清潔。
2、交界痣
交界痣為黑色素痣的一種,褐色或黑色斑疹,可稍隆起,圓形,邊界清楚,顏色均一,表面光滑、無毛。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尤其多發于掌跖和外生殖器,有惡變傾向。
當黑痣惡變時常有一些異常表現,應特別引起注意:
①生長速度突然加快;
②顏色較前明顯加深;
③原來有毛發生長的突然脫落;
④痣的局部有瘙癢和疼痛感覺;
⑤痣表面潮濕或結痂;
⑥痣表面有糜爛、破潰、出血和發炎;
⑦痣邊緣本來是清晰的,突然向周圍擴展,邊緣不規則;
⑧痣中央出現硬結或痣的四周出現衛星樣散在的微小色素斑點或結節。
若發現以上征兆或懷疑有惡變傾向時,需及早到醫院做有關檢查。
3、反復發作的胃潰瘍
研究發現,胃潰瘍癌變的患者占胃潰瘍發病人數的5%~10%左右。一般來講,發生胃潰瘍癌變的患者多有長期慢性胃潰瘍病史,潰瘍邊緣上皮細胞反復破壞與黏膜修復再生、化生、不典型增生,隨著時間的延長,增加了癌變的可能性。
癌變一般發生于潰瘍的周圍黏膜,這些部位的黏膜在潰瘍活動時發生糜爛,經反復破壞和再生的刺激可發生惡變。所以對胃潰瘍應高度重視。
4、慢性宮頸炎伴不典型增生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經產婦女較為多見,多由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慢性宮頸炎的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埃希桿菌及厭氧菌,在長期慢性炎癥的刺激下,子宮頸管增生而來的柱狀上皮可發生非典型增生,如不及時治療,其中一部分最終會發展為癌。
臨床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或微黃色,或為黏稠狀膿性,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一般通過婦科檢查不難診斷。
5、結直腸腺瘤
大腸腺瘤較為常見,可單發或多發,有一定的癌變幾率。遺傳性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發生癌變的概率幾乎達到100%。
多發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組以結直腸多發腺瘤為特征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綜合征,該病患者息肉多在青少年時出現。臨床上常有腹痛、腹瀉或便秘、便血、消瘦、貧血、乏力等癥。
普遍認為息肉隨體積的長大其癌變率也隨之增加,息肉小于0.5cm絕大多數是良性的,癌變率僅0.6%;而直徑達到4cm以上的多為惡性病變。息肉形態不規則生長迅速增大較快者癌變率可能性大。腸鏡檢查并取病理活檢可以早期診斷。
6、乳腺增生性纖維囊性改變
常見于40歲左右的婦女,主要表現為乳腺小葉導管和腺泡上皮增生,導致囊性擴張。 若伴有導管上皮乳頭狀增生,則較易發生癌變。
7、宮頸糜爛伴不典型增生
宮頸糜爛是常見的婦科疾病。 長期患有慢性宮頸炎的婦女,其宮頸陰道部原本覆蓋的鱗狀上皮會發生壞死、脫落,發生宮頸糜爛。 如果再加上HPV感染,導致上皮的非典型增生,則可能發展為鱗狀細胞癌。
8、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和異型增生
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是胃癌癌前病變,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縮性性胃炎,是從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轉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9、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這是一種炎癥性腸病。 腸黏膜反復發生潰瘍和增生,在此基礎上可發生結腸腺癌。
10、慢性皮膚潰瘍
有些皮膚潰瘍經久不愈,在長期慢性刺激作用下,表皮的鱗狀上皮增生,可能發生癌變。
11、肝硬化
由慢性乙型肝炎所導致的肝硬化,有一部分可以進展為肝細胞性肝癌。
12、巴雷特食管炎
胃食管返流是引起巴瑞特的主要誘因,被認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變。但是癌變率低,易于早發現,預后也較好。
癌前病變離癌癥有多遠?從正常細胞發展到惡性腫瘤常常需要經過數年到數十年的時間,期間細胞在結構與功能上發生了一系列改變,癌前病變是惡性腫瘤發生前的一個特殊階段,不同的癌前病變發生相關腫瘤的過程、時間長短、部位、概率各不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癌前病變都會變成惡性腫瘤,大部分會長期穩定存在,甚至會恢復成正常狀態,只有一小部分最終會演變為癌癥。 據統計,約有1%~3%的乳腺小葉增生患者可演惡變為乳腺癌,這一概率較正常人要高4~5倍,而導管內乳頭狀瘤患者中,約有6%~8%可轉變為乳腺癌。
腸道息肉樣腺瘤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從腺瘤演變成結直腸癌大約需要5年以上,平均至少5~10年,但也可終生不變。 直徑小于1.0厘米的腺瘤, 癌變率為10%, 大于2 厘 米者發生癌變的概率增加, 可達8.7%~50%。
癌前病變需要治療嗎?癌前病變階段是阻止惡性腫瘤發生的最佳治療時機,是腫瘤防治的關鍵階段,重視癌前病變的治療也是現代腫瘤防治的重要一環。
如能密切關注癌前病變階段,并給予積極治療,可以明顯降低腫瘤的發病率,極大提高腫瘤的治愈率。
癌前病變的發生可能與不良生活習慣或慢性炎癥性疾病有關。
針對腫瘤發生的病因積極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戒煙、限制飲酒、有規律鍛煉和接種針對感染的疫苗,約4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一些由感染因素導致的癌前病變,例如乙肝病毒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幽門螺桿菌導致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胃潰瘍等,經過相應的抗病毒或細菌性治療,可恢復正常。
一些較嚴重的癌前病變,如重度不典型增生甚至原位癌多為不可逆病變,因此早期切除可以顯著提高治愈率。
例如,胃癌癌前病變可在胃鏡下進行黏膜切除術;宮頸癌前病變可采取激光、冷凍、錐切等方法;乳腺小葉不典型增生和小葉原位癌,可行預防性切除,從而減少90%乳腺癌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來源:胃腸病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影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