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退休人員多補發1000元?
不知道題主的問題是什么?是指“全國企業退休人員一律補發1000元”的意思嗎?這不是可行不可行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做到的問題。用一個簡單的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來,難度有多大:
目前,全國有1.27億退休人員,其中企業退休人員大約有1億人,2021年的全國養老金平均值大約在3000元左右。如果每個人多補發1000元,一共1億人,一個月就是1000億,一年就是1.2萬億。
誰都希望大家都發錢,能讓日子過得更好一點,可惜的是養老金庫存有限,每年一下子增加1.2萬億元,暫時做不到呀!
其實,題主的本意大概是:很多退休工人的養老金很低,有些地區只有一兩千元,導致退休老人的生活質量偏低。而有些地區的養老金高達五六千元,有的人甚至高達一萬多元。給每位退休人員多補發1000元,讓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
這個初心是良好的。這個問題的延伸話題,其實是另外一個熱點話題——如果上調養老金,讓養老金高的人不漲,省出錢補貼給養老金低的人,用幾年時間,讓所有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達到6000元這個統一的標準。
那么,我們來看看,這樣做行不行?
比如,預計2023年繼續上調養老金基數。所以,在養老金統一上調基數之前,很多退休老人提出了自己的呼聲:現在的養老金結構非常分化,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別,有的超過一萬二,有的不到兩千(不到人家的一個零頭)。能不能實行“養老金高的不漲,省下錢來補貼低的,讓低的多漲,逐步拉平差距,最后所有退休老人一個標準”?
比如,這位網友留言,代表了很多退休老人的心聲:第一,全國應該統一交一樣的養老保險,不管你是從事什么工作的。第二,工作適齡人員交的差不多,退休之后也領的差不多,避免人在工作時不平衡、退休之后還不平衡。第三,工作時你出力多、貢獻大,薪酬福利已經享受了,退休之后既然大家都不創造價值,為什么不一樣多呢?第四,既然要搞共同富裕,那么,退休老人就應該享受一樣的標準。有些退休老人提出的具體建議:如果2023年繼續上調養老金,高于6000元的不上調(因為他們已經夠高、夠用的了),省下來的錢向低收入群體傾斜,讓低于3000元的上調20%以上,大約用四五年就能追成統一的6000元水平。這樣就達到了“共同富裕”的目標。其實,這些網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人都想追求更美好的晚年生活。這些網友的依據是:2021年的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平均水平是2987元/月。低于3000元的,相當于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要知道在東北、西北等偏遠地區的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水平遠遠低于平均水平,低的只有一兩千元。他們非常渴望享受到6000元水平的生活質量。所以,才提出了這樣的建議。這些退休老人的建議,也不能說沒有好處,比如,還是有以下幾點好處的:一是有利于體現公平。讓企業退休職工,尤其是下崗職工提高獲得感。二是有利于激勵更多的人愿意到企業工作,讓企業能吸引更多人才。三是有利于提高企業退休職工的消費水平,拉動內需,刺激經濟發展。四是有利于分擔家庭生活、子女教育、三胎養育等經濟壓力。當然了,很多專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主要有以下幾點:【1】目前的養老金調整機制里已經體現了傾斜政策。當前的上調養老金機制里,已經體現了向低收入群體的傾斜,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兼顧了效率和公平。比如,2022年養老金整體上漲4%,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等機制,與個人的繳費情況并沒有掛鉤,已經讓養老金較低的人群多漲了錢。舉一個小例子就明白了:在定額調整中,養老金1000元和養老金5000元,定額調整均為80元。那么,等于1000元漲了8%、5000元的漲了1.6%,已經體現了向低水平人群的傾斜。【2】養老金實行了“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的基本規律。工資越高的,繳費自然就越多,從自己工資里扣除的費用也越多,退休后他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余額也越多,多領養老金是理所應當的。繳費年限越長、退休越晚,也是這個基本邏輯。這樣做才是激勵更多的人繳納養老金,保證養老保險制度得以健康持續發展。如果不這樣做,請問誰還愿意繳納社保,養老金大池子(社會統籌)就沒有水了,吃虧的是所有退休人員啊。【3】養老金大池子里承擔不起。目前全國大約有1.27億退休職工,其中企業退休職工大約一億人。相當一部分的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低于3000元。如果統一漲20%,乘以一億人,一年就要增加接近5000億元。目前的大池子是承受不起的。當然了,等到真正富裕了,大幅上漲的福利就會來臨。綜上,退休工人有自己的呼聲,他們當年為建設工作流汗出力,因為傳統企業經營困難,導致他們在職時工資低、退休后養老金還低,面對越來越高的生活成本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期盼,希望能盡快地提高養老待遇,讓自己的家庭過上好日子。共同富裕,在路上,但目前不是平均富裕。我們相信,早晚有一天,所有退休老人都會過上幸福的生活。以上是兩個群體的意見,您贊同哪一種觀點呢?歡迎留言探討。下一篇學歷史除了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