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人在哪個領域容易爆文?
人為什么會笑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偏執的認為沒有為什么,笑就是人的一項生理機能,笑就是笑,并沒有其他意義。好了,如果我們這么認為后,那么如何逗人發笑這個問題就變成了“如何觸發人的發笑這個生理機能”的問題了。
能觸發人笑的這種生理機能的方式到底有哪些呢?
大概但不限于有以下幾種大類別:
注意:目標對象都是要被逗笑的人
一、撓咯吱窩和腳底板
二、給大腦輸送情理之中的意外(也叫打破預期)
三、給大腦制造優越感(讓他們get到)
四、給大腦制造緊張然后釋放壓力(也可以是給平常狀態下的大腦制造輕松)
五、CALL BACK
六、莫名其妙的重復三次
七、奇妙的比喻
八、其他……
(在這里我需要申明一下,方法與方法之間可能有重合的部分,并不都是孤立的,我的意思是說一個主要是靠意外逗人發笑的段子可能也包含一些優越感,或者還有一些壓力釋放的因素在里面,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知識點:還有研究以上問題時,我想先和大家討論一下:為什么有些人天賦高而有些人天賦低?:
關于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分析以上面的我羅列的九種類別來入手,首先除了第一條咯吱窩外如果你覺得你天賦低,那么你是否覺得剩下的那幾條都很抽象,你試圖去理解他,并想找到其中的原因,但是卻怎么都找不到,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這些東西本該在你被動認知的那個年齡陰差陽錯的沒有讓你被動認知,我們可以用一種大家熟悉的詞匯來表述這種認知缺失而對你造成的傷害:叫沒有天賦。而有這方面天賦的人正是在那個被動認知的年齡認知到了人的這些發笑機能,從而烙印在了自己的潛意識里,平時會有意無意的利用人的這種生理機能,逗人發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謂的天賦。如果你覺得你沒有天賦,或者天賦低,那你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相信的態度去認知他,就像小時候去認知一張桌子一樣的認知他。如果你對他產生懷疑,那一切就都完了,你覺得現在會去懷疑一張桌子嗎?)
好了,繞咯吱窩就不說了,我們從第二個方法開始一個一個的談。
給大腦輸送情理之中的意外(也叫打破預期)
(知識點:是什么樣的生理機能讓人的大腦產生了意外?
在這里人的大腦有一項機能我不得不提,這項機能使得我們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段子去觸發人的發笑機能成為了可能,這項機能叫大腦的自動信息補全,我們大腦會對常見的事物進行自動信息補全,這是潛意識里發生的,不受人控制,舉個例子,假如你站在你家的屋子中央面向南,你的眼睛看到的只是屋子的南半部分,但是你的腦子里呈現的一定是你整個屋子的景象,這是你的大腦自動的把屋子的其余不被眼睛看到的部分進行了信息補全,因為你對屋子很熟悉,同理人的大腦也會對故事線、邏輯線等等你所熟悉的任何東西進行自動信息補全,就是這項機能被利用才使得意外得以產生,從而觸發了大腦的發笑機能。)
先說:“給大腦輸送情理之中的意外”也叫“打破預期”,《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這本書幾乎整本書就是來解剖如何創作這一類的段子,這種類型的段子也確實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了,這本書已經講的很好,我在這里就是想在這個基礎上簡單粗暴的總結一些具體的技巧。
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欺騙人的大腦信息補全機能而創造意外來觸發人的發笑機能,大概有下面幾種方法:
1、切換人物
解讀: 就是拿一種普遍性的行為放在具有特殊身份的人身上,讓大腦產生意外。
舉例:公交車都有設老人專座,有一次我見一個老人座的位置有些不安全,于是我就扶了一個老人坐在了老人專座上,結果全車都用異樣的眼神看我,我笑了笑說:大家不要驚訝,我是活雷鋒,老人說:謝謝你小伙子,我是司機。
2、切換場景
解讀:把通常出現在某種場景下的事物放在另一個特殊場景下,讓大腦產生意外。
舉例:現在身體很不好,做十個俯臥撐都感覺無法呼吸了,下次我再也不在游泳池底做俯臥撐了。
3、切換邏輯線(前后不搭)
舉例: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用力擠,總會把海綿擠爛的。
4、制造不協調(正話反說、前后矛盾)
舉例:你是個胖子的話,你站在大家面前說:大家應該看得出來,我是個瘦子
莉莉,這名字一聽就知道是個男的。
學了這個手藝以后就再也不用說求人的話了,啞語老師說
5、多類分選
解讀:先把一個事物分成多類(一般分三類,不然要講很長),然后分別選,一直選完。這個意外來自于大家會以為其中有些類別會不被選中,但結果卻是被你全選。
例如:什么是好的文章,好的文章開頭要好,結尾要好,中間的部分吧,也要好。
你對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學科你打算怎么對待?為了盡快提高成績,我想多放一些精力在語文上,也多放一些精力在數學上,然后再多放一些精力在英語上吧!
(這種描述的有趣之處就在于:你為什么不一下子說完)
6、三段論(非邏輯學里的三段論)
解讀一下:三段論是利用大腦的思維慣性來制造意外,結構通常是類似于:“好→好→壞,正→正→負,同類→同類→異類”等等這種。
舉例:他高大、威猛、是個GAY
我有三大愛好:吟詩、作畫、喝哇哈哈。
給大腦制造優越感(讓他們get到)
1、 一旦有些隱含的意思被我們接受到,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優越感,這種優越感觸發了我們的發笑機能。
技巧1、兩類選一(先把類別限定為矛盾兩類,然后定義其中一類,另一類就被別人get了)
舉例:我生平在乎兩種人,一種是你這種,另一種是有錢人。
技巧2、避壞選好:我不要A,我要B,結果看到了B后你說,算了我還是選A吧。
舉例:——給你個起了一個英文名字叫湯姆
——這個名字太差了,我不要!
——那就叫吉米吧
——算了,那我還是叫湯姆吧!
2、嘲笑
舉例:你在別人面前摔倒,別人看到會發笑,別人嘲笑你,相對于你的窘態他們產生了優越感。
給大腦制造緊張然后釋放壓力(也可以是給平常狀態下的大腦制造輕松)
也可以簡單的描述為:從正經到不正經(很多微信朋友圈里的點開全文就是用的這種技巧)
這個技巧下面并不能分出什么花哨來,但是這個技巧本身卻是千變萬化的。
舉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子曰:扯淡!
古時候的人講究的是老子孟子,現在的人講究的是老子裝逼!
你知道有趣和無趣的人的區別吧,在一些生活里的細節,沒趣的人切菜時:當當當當當當當,有趣的人切菜是這樣的:當當當當當里個當。
人生沒有退路,但……買優信二手車有……
CALL BACK
這個分兩種:1、前面有提到的事物,你提到或者映射到,就能讓人發笑。
2、生活中任何大家熟悉的東西,你映射到,就能讓人發笑。
(兩者的區別是:第一種是你自己創造,第二種是生活中固有的,或大家共知的)
莫名其妙的重復三次
關于三的原則(事物出現三遍總會很好笑)
這種現象只能背下來,無法解釋,但是他確實純在,不信你隨便找一個可以和你呆上一會兒的六七歲的小孩,你問他,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了你,你過三分鐘再問他:你叫什么名字?這時候他可能有點驚訝,不是已經告訴你了嗎?但是他強忍驚訝又回答了你,你在過三分鐘,你第三次問他:你叫什么名字?他這個時候會莫名其妙的發笑,真的,我用這種方法逗笑過很多小孩,當然問題不在于問什么,而在于相同的事情,重復了三次。溫馨提醒:第四次沒有效果。
奇妙的比喻
我把這個分成一個大類,目前我還沒有完全知道他的原理,因為有些比喻是沒有效果的,但是有些比喻又是那么的能觸發人的笑神經。
舉例:
1、很多人都說廣東人什么都吃,我在廣東生活這么多年發現也不全是,廣東人吃雞煲竟然只喝湯,把雞肉給扔掉了,我很難理解,這不就相當于你去找小姐,洗了洗后,你把小姐的洗澡水給喝了結果什么都沒干。
2、中國人小時候的理想種類繁多,有人想當科學家,有人想當藝術家,有人想當小區保安……但是美國人不同,美國數以億計的人想當總統,有沒有發現美國人簡直就跟目標統一的精子一樣。
后記:
當然,還有很多搞笑的方法等著我們去挖掘,喜劇的世界太大,喜劇就像是地,而喜劇人是牛,沒有耕完的地,只有累死的牛啊!
如果你才剛剛創作一些幽默段子,我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帶你上路,但是我的能力也只能引你走這三里路了,后面那七千八百多萬公里路要靠你自己了,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