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洋貨的確比國貨好用?
說個冷門的。其實也算不上冷門,只是大多數人可能想不到。
那就是——
鑼!!!!!!!
恩恩,我知道,你印象中的鑼是長這個樣子的。
不過你可知道,其實鑼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最早進入西洋管弦樂隊的中國樂器】。當它被搬上舞臺,它是這個樣子的——
中國鑼有很多種類,不同地區、不同大小、不同音色……其中只有大鑼被吸收到國際交響樂隊中,作為常規的國際樂器。大鑼的音色雄厚、柔和,余音延伸很長,回旋往復。鑼邊與鑼心的發音又有不同,力度的變化幅度極大,“強奏會使人不寒而栗,弱奏也會感到恐怖。”(柏遼茲)
1791年,法國作曲家戈塞克最先發現鑼的特殊音響效果,于是把它引入交響樂中。兩年后,德國作曲家達尼埃爾·什塔伊爾德在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也使用了鑼,這也被認為是中國大鑼在西洋管弦樂中使用的序幕。
提到鑼在交響樂中的應用,最廣為人知的是在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悲愴》中,一聲鑼餉,深沉悠遠,余音繞梁。“……正是這唯一余音較長的鑼聲,將作品所表現的失望、悲劇的音樂形象更為感人地塑造了出來。讓人好似親眼目睹著那幾經頑強反抗、掙扎的生命力,最后再也無法抗爭而在悲嘆中漸漸幻滅、消逝。這種難以言喻的巨大悲拗與絕望,僅那么‘tam’的一聲,就如此震撼地浸透到每位聽眾的心中,讓人發自肺腑地發出無數聲惋惜的哀嘆……”
鑼的制作工藝有很大講究。在當年制作工藝尚不發達時,鑼在鑄成后,先用氣錘大致弄平,然后就到了考驗制鑼者功夫的環節了:要憑借師傅的眼力和手勁兒,反復加工調整。手的用力有彈性、有伸縮,經過多次嘗試、望聞問切,才能成就一面好鑼。因此,國外的交響樂團想得到一面滿意的中國大鑼,沒那么容易。
所以,除了在音樂本身中的應用,交響樂中的鑼還成為了“外交神器”。進入西洋管弦樂隊的第一面中國大鑼是清朝時制造的,被德國德累斯頓交響樂團所使用。雖然這個鑼只有60cm,并且已經破損,卻還在堅持服役。后來,中央樂團送了一面新的大鑼給他們,才讓舊鑼得以退居二線,頤養天年。上面那張圖中的大鑼是1973年中央樂團贈予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的,直徑三尺,十分講究,被費城交響樂團視為珍寶。當之無愧可以被稱為“在國外飽受贊譽”。
知道了這些,是不是覺得原本不太惹人注意的鑼,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現在,看上圖,相信你可以在三秒鐘內找出交響樂團中的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