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06級別怎么定義?
級別在纏論中是作為度量衡般的存在,想要精確地定義走勢是一定離不開級別的。 因為在原來的傳統(tǒng)邏輯中更多的是模糊處理所有的走勢,分析判斷全部建立在感知上,而非定量分析上,所以很多人對級別是完全沒有概念的。而級別是纏論有別于其他理論的標志存在(第一個是筆,第二個是級別),如果沒有級別的概念,所有的走勢劃分、所有的定義就無從談起。能夠理解級別,才算真正踏入了纏論的殿堂,否則于纏論而言就是門外漢,所以級別是否領悟,這是辨別差纏論是否入門的分水嶺。
一、級別的定義
級別是纏論走勢中的計量單位。在1分鐘圖上,由1分鐘的筆作為基礎,生成了1分鐘的線段,就是一次晉級;1分鐘的線段在構(gòu)筑1分鐘的最低走勢類型,又是一次晉級。纏論級別: 1分鐘筆->1分鐘走勢->1分鐘標準走勢二、級別的作用
1、級別可以使任何的走勢被唯一精確定義。
級別是用于正確、唯一地描述某一段走勢的要素。有了級別,就能分清走勢的從屬關系,才能夠在同一尺度下把走勢清晰地劃分開來。表達一個走勢,不僅要表達走勢的方向,還要表達走勢的級別。例如,30分鐘級別的向上趨勢走勢類型、1分鐘級別的向下盤整走勢類型,走勢就可以這樣被定義和劃分。級別保證了纏論對走勢的客觀性表達。無論看哪一個級別的圖,只有粗糙和精準的區(qū)分,它的級別是不會產(chǎn)生任何變化的。如圖所示是歐元H1的一筆, 是10分鐘的線段,是2分鐘的趨勢走勢類型,它們都是在描述同一段走勢,只是選擇了不同的計量單位(在描述走勢時,其精度是有差異的)。H1 筆M10線段M2 趨勢走勢2、沒有級別的概念,所有的走勢劃分就會發(fā)生混亂。
沒有定義級別的概念前,對于走勢圖,我們只能大致說這是一段上漲,或者用波浪大致描述目前處于第幾浪中,但這些描述都是因人而異的,而運用纏論我們就能統(tǒng)一精準地描述同一段走勢了。這個精準、統(tǒng)一描述的前提是我們的級別定義是相同的,換句話就是我們的遞歸標準是統(tǒng)一的,最起碼自己的級別標準需要固定,這是分解走勢、構(gòu)筑走勢的前提。所謂“千人千纏”就是因為大家的級別遞歸函數(shù)不同造成的,我用的是英國的盎司,你用的是中國的斤兩,度量衡不同,稱量出來的數(shù)值自然是不同的。只要每個人的遞歸邏輯(函數(shù))保持一致,級別就不會發(fā)生任何的混亂,這樣就能解決“千人千纏”的問題了。三、級別與時間周期的區(qū)別時間周期是用1分鐘、5分鐘、30分鐘、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來表示,與級別無關。級別由走勢的組件(次級別走勢類型)來定義。級別只跟走勢類型相關,而最小的走勢類型必須有中樞。沒有任何中樞的走勢只是走勢的組件,例如,筆沒有任何中樞,它只是走勢的組成部分。當然,在對走勢的描述里,也可以用走勢組件的名稱來表達的,比如可以表達這是一個1分鐘向上筆,那是一個周線向下筆。這里介紹一個快速、精準地定義走勢級別的方法:把走勢從大周期圖到小周期圖逐次地觀察,哪個周期圖上能夠找到線段構(gòu)筑的中樞,就可以定義這是哪個的走勢了。案例:歐元選定區(qū)間,從日線或H4上看,都是向下一筆。H4 筆日線 筆四、級別生長
1、纏論中對走勢的級別描述。
纏論對某段走勢的級別描述,必須包含兩個部分:周期級別+走勢的類型或者走勢的組件名稱,如圖:纏論級別周期級別:它是在哪個周期圖上被觀察的,比如它是在1分鐘圖上、5分鐘圖上、還是30分鐘圖上被觀察的。走勢的類型或者走勢的組件名稱:它在某周期上表達的是什么。比如它表達式筆、線段(走勢組件),還是走勢類型(盤整或趨勢)。一段走勢的表達必須包含周期級別以及走勢的類型或組件,例如,1分鐘的筆、5分鐘的線段、30分鐘的盤整走勢類型、日線的線段、周線的筆。在目前階段,按照這個方法就可以基本準確地定義我們需要定義的走勢了,隨著后面的學習,會逐漸明白真正意義上的級別概念。級別其實是通過遞歸邏輯來完成升級的,是不因時間窗口的選取而變化的,我們會在后面再來詳解此點。(1)選擇觀察窗口的周期越大,級別的定義越粗糙。周線一筆可能是1分鐘的一筆,也可能是5分鐘甚至30分鐘的走勢類型。首先要把觀察的時間窗口和真正意義上的級別做區(qū)分,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的定義。在周線圖上看到的一筆,可能只是1分鐘的筆,也可能是5分鐘的走勢類型,或者30分鐘的走勢類型,它只是可能和或者,因為它粗糙。但這個簡約的辦法也有優(yōu)勢,就是可以快速鎖定我們需要的大周期走勢結(jié)構(gòu)。(2)精確定義走勢的步驟。先鎖定一個走勢的開始端點和結(jié)束端點,而后逐級放低觀察窗口的周期(切換周期時,要保證開始端點和結(jié)束端點不變化),直到找到由走勢類型重疊形成的中樞所在的周期為止,這個走勢的級別就是觀察窗口周期為次級別走勢類型所構(gòu)筑的標準級別。如果直到最小周期窗口(設定1分鐘圖)都沒有重疊的走勢類型,那這個需要定義級別的走勢就是1分鐘的筆或1分鐘的線段。例如,在周線圖上看到是1筆,那么逐漸放低窗口去找,日線圖上,周線的這一筆依然找不到重疊的中樞,那就看30分鐘圖,如果在30分鐘圖上,他是一個由筆構(gòu)成的中樞,那么周線的這一筆就是30分鐘的線段。繼續(xù)往下看,5分鐘圖上,30分鐘的一筆對應的是5分鐘的線段。也就是說5分鐘圖上看到的中樞是由5分鐘線段所構(gòu)筑的,那么在以5分鐘作為最小觀察單位上,就能得出,這是5分鐘最低級別走勢類型。找到5分鐘線段所構(gòu)筑的中樞窗口,其實還不夠,還要往下看。在1分鐘圖上看到原5分鐘線段對應的是1分鐘最低級別走勢類型,1分鐘最低級別走勢類型成為中樞的構(gòu)成組件,那么這個走勢就是5分鐘標準走勢類型,至此,這個從周線一筆開始觀察的走勢,其最標準的定義是:5分鐘標準盤整走勢(本走勢有且只有一個由1分鐘最低走勢類型構(gòu)筑的中樞)。這就是精確定義的邏輯,需要不斷往下看。實戰(zhàn)中,我們一般采用簡約高效的辦法,找到線段構(gòu)筑的中樞即可停下來。例如,一段走勢包含30分鐘線段構(gòu)筑的中樞且本中樞是這段走勢最大級別的中樞,則本走勢是30分鐘走勢類型。2、遞歸
(1)遞歸就是在運行的過程中調(diào)用自己。遞歸是纏論中很重要的一個計算方法,就是在計算過程中用它原規(guī)則不斷地調(diào)用自己,不斷地長大的一個過程。(2)遞歸的數(shù)學模型其實就是歸納法。(3)遞歸是一種重要的編程技術,其方法是用一個函數(shù)從內(nèi)部調(diào)用自身,生出結(jié)果又被重新調(diào)用。(4)斐波那契數(shù)列就是典型的遞歸案例,遞歸關系就是實體自己和自己建立關系。1、1、2、3、5、8、13......3、遞歸方式
纏論中的遞歸關系涉及級別的生長,我在梳理級別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纏論原文用了三層構(gòu)建邏輯和兩種遞歸方式。三層構(gòu)建邏輯(起始程序):第一層:在1分鐘圖(選取1分鐘圖為最低觀察單位,當然也可以從5分鐘,15分鐘圖等開始)上用K線構(gòu)筑分型;第二層:分型構(gòu)筑筆;第三次:筆構(gòu)成線段。兩種遞歸方式:首先第一遞歸函數(shù)生成第一級別:線段構(gòu)筑最低級別(本級別)走勢類型。再用第二遞歸函數(shù)生成第二級別并不斷向上遞歸;本級別走勢類型構(gòu)筑大一級別走勢類型,大一級別走勢類型構(gòu)筑大二級別走勢類型,并不斷向上遞歸,即n級走勢類型構(gòu)筑n+1級走勢類型。能夠理解和掌握上述描述,對級別的認知就進入了全新的層面,就可以開啟從1分鐘的K線圖不斷構(gòu)筑到5分鐘、30分鐘以及日線等走勢,你就會明白,1分鐘、5分鐘、30分鐘的劃分不過是為了方便,其實級別的定義從秒級別開始都是可以的,而后生長到第一級別走勢類型、第二級別走勢類型,直到第n級別走勢類型,這時的你,已經(jīng)擺脫了圖形周期對你的束縛,至此,任何的一個價位都可以被唯一標注了。三個連續(xù)次級別走勢類型重疊生成高一級別走勢,得到走勢類型后的遞歸都采取這種遞歸方式。走勢類型不斷地向上遞歸:在1分鐘圖上用線段生成1分鐘最低級別走勢類型之后,由1分鐘最低級別走勢構(gòu)筑5分鐘走勢類型。如圖所示,三個1分鐘走勢類型的重疊生成了5分鐘走勢類型的中樞,也就定義了5分鐘走勢類型,5分鐘的走勢類型重疊就可以生成30分鐘走勢類型,就這樣一層一層地遞歸上去。5分鐘走勢類型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1分鐘、5分鐘、30分鐘只是常用的一種標記,是為了取用方便,實際過程中,它其實是無極的。也就是說在1分鐘圖上就可以不斷地生長下去,形成1級圖、2級圖、3級圖、4級圖等。我們只是約定俗成地說這是1分鐘構(gòu)筑了5分鐘,其實它是第一級構(gòu)筑了第二級,很多人會把這樣的概念跟原有的名稱混淆。那么,有人可能會說,我把第一級命名為5分鐘可以嗎?其實這都是沒有關系,當然可以用5分鐘上的線段作為最低的層次來構(gòu)建走勢。五、一個表格理解走勢級別的生長
走勢的組件,是從K線開始的,K線到分型,就是一種升級方式,即通過特征及特征處理的規(guī)則來對K線進行處理升級。所有的升級方式都是根據(jù)特征處理的規(guī)則來構(gòu)建的。由K線通過規(guī)則把它升級為分型,而后,分型合為筆,其實也是一次遞歸,只是這個遞歸邏輯只在講特征序列時用了一次。由筆通過規(guī)則構(gòu)建為線段,這也是一次遞歸,這個遞歸邏輯在構(gòu)建大線段時用過一次,如圖所示。內(nèi)容升級方式升級結(jié)果K線(走勢組件)筆的定義筆筆(走勢組件)線段的定義線段線段(遞歸方式一)三個線段的重疊構(gòu)成一個中樞最低級別走勢類型次級別走勢類型(遞歸方式二)三個次級別走勢類型的重疊本級別標準中樞
這里再強調(diào)一下走勢類型的遞歸有兩種:第一種:以線段的重疊升級成最低級別的走勢類型的遞歸方式。可以一直沿用這種遞歸方式,只用線段構(gòu)筑中樞的方式來定義走勢。例如,用日線的線段作為最低級別分析,那么由日線的線段所構(gòu)筑的中樞就可以被定義為日線級別的走勢類型。這是一種快速鎖定和定義級別的方法。第二種:用次級別走勢類型來定義的遞歸。這是纏師在纏論原文中不斷強調(diào)的,也是我個人比較推崇的一個遞歸方式。因為這種遞歸方式可以到最低的1分鐘去開始構(gòu)建,這是最標準的纏論遞歸方式。先用第一種遞歸方式來組件最低級別走勢類型,只要得到了最低級別的走勢類型,就可以用第二種遞歸方式來構(gòu)筑第二級、第三極、第四級的結(jié)構(gòu),就這樣逐級升級上去了。所以只要最初級的走勢類型被定義下來,那么這個走勢類型就可以不斷地生長,不斷地定義下一個級別,我們就不會再混亂了。由次級別走勢類型所定義的中樞,我們稱之為本級別的標準中樞。第一種遞歸方式,是用線段來構(gòu)筑最低級別走勢類型的,從第二級別開始,第一級別(最低級別走勢類型)就變成了次級別走勢類型,由它來組件更大級別的標準中樞,或者叫定義更大級別的走勢類型的級別。當我們掌握了級別遞歸以及它的邏輯之后,任何跟你級別理解有沖突的地方,你就能夠找出到底是因為起點不一致產(chǎn)生的問題,還是因為遞歸規(guī)則不一致產(chǎn)生的問題。級別因人而異,只是因人對級別的定義不同,而不是走勢本身不同。走勢怎么劃分,其級別都是唯一固定的。只是因為大家稱量的尺子,或者說選用的進制不同,所以稱出的重量值不同,并不是因為物體本身的重量不同。所以先把尺子統(tǒng)一了,這個值就一定相同了。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