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語言的張力如何體現?
張力,顧名思義為緊張狀態下引起的力。打個比方,你用力拉伸一根橡皮筋,它就會呈緊張狀態,這時皮筋內部就會產生張力。
詩歌語言的張力,涉及到詩歌的內涵和外延兩個部分,可以理解為:構成詩歌的景物、事件、行為動作,通過相互作用、碰撞沖突,所營造出的一種緊張的詩歌內部結構和外部延伸。
你不去用力拉皮筋,就不知道它的彈性到底有多足。同理,不仔細研究詩歌,就不能理解詩歌的真正內涵和外延之意。
我們都知道,無論詩歌還是小說,都是由無數的語言構成的。不同的人讀同一首詩歌,可能讀出不一樣的意境;讀同一本小說,也有可能對人物事件,做出不同的解讀。
爭議性解讀的存在,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語言張力的緣故。在探討詩歌的張力之前,咱們先看看語言的張力是怎么一回事?
語言的張力我覺得語言的張力,即語言的張弛有度,游刃有余,就像是拉彈弓。一句話,不管你寫詩歌還是小說,都要留下足夠的空間和疑問,給讀者去解讀,這樣才算是有“張力”的作品,讀起來才更有趣味。張力所造成的效果,應該和“意猶未盡”,“猶抱琵琶半遮面”這些詞句是相似的。通俗點說,就是“我話只說一半,剩下的你自己去猜?!?/p>
打個比方,關于《紅樓夢》,大家對林黛玉和薛寶釵的看法,就有諸多的不一致。曹雪芹寫《紅樓夢》,寫得顯山不露水,個中人物事件,并沒有說得特別詳細。他留下了許多空白,給后世的讀者們猜測揣摩。
《紅樓夢》中模棱兩可的問題更是一大堆,比如林黛玉和妙玉是不是真假黛玉,長得像寶釵黛玉綜合體的秦可卿和寶黛有無關系,甄寶玉和賈寶玉到底誰真誰假,長得像黛玉的是齡官還是另外一個小旦?
這些謎團,都需要我們去仔細研究揣摩。語言的張力是無窮大的,那些作者沒有說明白的話,我們也只能在只言片語中,去尋找蛛絲馬跡,并前后關聯起來,以探究答案。
詩歌語言的張力詩歌語言的張力,即詩歌中的語言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由此形成一種張弛有度,游刃有余的語言環境,以此達到詩歌的審美愉悅效果。就像是我們拉弓射箭,拉得太滿就容易把弓拉斷。寫詩亦是一樣,不可寫得太滿,需要留白,有待讀者去填補。
下面引用一段歐陽修在《六一詩話》中有關寫詩的句子。
“圣俞嘗語余曰:“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p>
“圣俞”即指詩人梅堯臣,這段話的意思是:梅堯臣經常跟我說,好的詩歌,寫景要讓人身臨其境;寫意則要欲語還休,意猶未盡。給讀者提供一個較大的空間。把那些說不盡的話和不愿直說的話,通過寫作手法隱藏起來,留待讀者去解鎖作者的言外之意,這樣才能達到詩歌的極致。
聽起來詩歌創作真的好麻煩,本是三言兩語就能寫明白的事,干嗎非要繞一大圈子寫?一時間,各種比喻、夸張,用典、意象、白描等專有名詞,撲頭蓋臉地席卷而來。
其實,寫詩又像是泡一杯水果茶。那些你加入杯子里的水果,就像詩人投入詩歌中的素材,已然構成整首詩的一部分,而旁邊用剩下的水果,正如同詩人沒有說完的話語,一直延伸到了杯子外部,即詩歌的外延,或者說話外音。
在古代社會,詩人寫詩如果太直接,不僅流于低俗,更顯得自己沒文采。而且指不定哪天運氣不好,一不小心言語冒犯了皇帝或貴族,便是要丟官職,掉腦袋的大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寫詩,能不委婉含蓄嗎?
我們現代社會也是一樣的,說話耿直、不會哄女人的男人叫做“直男癌”;說大實話的人叫做“捅刀王”,做事情不會拐彎的人統稱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說話太直接,不僅讓人覺得無趣,而且容易得罪人,不討人喜歡。
詩歌寫作如果表現太直接,就變成我們生活中的日記流水賬了,毫無張力和美感可言。詩歌就像是一汪活水,外部永遠有源源不斷的水注入進去。
古代詩歌語言的張力如何體現?大家都知道,古代詩歌的寫作,總是會借助各種技巧手法。詩歌語言的張力,可以通過多種表現手法和修辭技巧體現。因為實在太多,下面簡單說兩種吧。
1.詩歌中通過“意象”,可以體現詩歌語言的張力。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物象;意借助于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中國傳統詩論實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處理技巧。
簡單來說,“意象”就是詩歌中的景象、事物、人的行為動作等。詩人通過客觀事物的描寫,來寄托主觀感受。來實現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的目的。
以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為例簡單分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夕陽西下,一棵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烏鴉棲息在枝丫上,發出凄厲的哀鳴。橋下流水潺潺,對面村莊的農戶人家,炊煙裊裊升起。古道上有一個人騎著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逐漸暗淡的天光中,只有思念斷腸的旅人在異鄉獨自漂泊。
這首詩通篇寫景寫人,看上去就像一副夕陽日落下的畫卷。烏鴉悲鳴、西風寒冷、太陽落山、涼涼夜色中騎馬趕路的旅人,這些意象毫無疑問都代表著孤獨寂寞。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相互映襯,整首詩的凄涼之境躍然紙上,并引起了讀者的共鳴。我們會忍不住思考,這個人是在趕路回家嗎?
意象的作用
避免與當時的政治發生沖突。有空白留意,增加了詩的張力性。將所要表達的感情物化,加深了審美的愉悅和難度。詩歌中的常見意象的代表含義。
大家知道中國古詩中的哪些意象,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2.詩歌中通過“用典”,可以體現詩歌語言的張力。
下面以元稹《離思》 為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我們都知道“巫山云雨”這個典故,講得是楚王和巫山神女在夢中相愛的故事。
整首詩的意思是:滄海之水難成,我看過巫山的云,所以其他地方的云皆入不了眼。元稹借“滄海水”,“巫山云”等客觀事物,表達了自己對妻子的忠貞不渝。
即使萬花叢中走過,遇見再美的女子,我都懶得回頭看一眼,這一生除了妻子你,我不會再愛其他的女人。詩歌中說“修道”,大有遁入空門修道,從此青燈古佛之意。
不過,了解元稹生平的人都清楚,元稹并沒有詩歌中寫的那般癡情,相反還很風流。在他的妻子韋叢亡故之后,他愛的女人據說還挺多。比如,歌姬薛濤,下一任妻子裴淑,江南才女劉采春。
要知道,一見鐘情容易,終生不渝卻很難。這世間男女,很少會有人為死去的另一半守節到老。一生一世一雙人,大概是古詩和小說、電視劇中才會出現的瑪麗蘇情節。
我經常聽到鄰居閑聊,說家里媽還在世的時候,爸不知道對媽有多親密,媽走的時候,茶飯不思,也是跟著送葬的隊伍,一步一跪送上山的。但是沒過多久,家里的女人一月一換。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生中的不完美和缺憾。
現代詩歌語言的張力如何體現?陳仲義所著的《現代詩:語言張理論》張力的定義:指對立因素、互否因素、異質因素、互補因素等構成的緊張關系結構。
張力又是“詩心”,即詩歌的中心思想。張力的特征,需要從含混、反諷、變形、陌生化中尋找詩意。
我們都知道,人在雪地里行走時會留下腳印,車在泥濘地碾壓過,也會留下車輪的痕跡,這些印記的延伸,能幫助我們找到人或車去往的方向。
現代詩歌中運用的陌生化、變形等技巧,就是作者在詩歌中留下的印記。將這些印記連在一塊,便延伸出詩歌的無限張力來。理解了這些印記的意思,也就能認識到詩歌的內涵與外延。
下面以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為例,通過“陌生化”的手法,來體現詩歌語言的張力,并確定詩歌的中心思想。
陌生化的基本構成原則:是表面互不相關,而內里存在聯系的諸種因素的對立和沖突。正是這種對立和沖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給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動。
陌生化是一種新奇的語言感受,技巧就是使對象變得陌生,以此增加感覺的難度,延長讀者審美的過程。
《再別康橋》節選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詩里的“金柳”、“新娘”、“青荇”、“水草”等人和事,表面看來,確實互不相關。但這些看似無關的事物湊在一起,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帶來一種新奇的語言感受,構成整首詩歌的唯美意境,即陌生化帶來了詩歌語言的張力之美。
閱讀詩歌注意事項總結一眼就看明白的詩歌,稱不上真正的詩歌,頂多算直抒心意,就像我們生活中的日記流水賬。真正的好詩,含而不露,寓意深遠。我們一眼看不透詩人的真正想法,需要遠遠去猜,去揣摩。
似臨水照花,又似隔岸觀火,我們和詩人之間,隔著一層窗戶紙,只要捅破了窗戶紙,詩歌的中心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
閱讀詩歌,不能只是原文翻譯,需要憑借詩歌中的景象、事物、人物動作,彼此相互關聯起來,推測詩歌的中心思想以及詩人的言外之意。并結合我們自身經歷,感悟詩人當時的心情、處境、及寫詩的真正目的。
說了大半天,詩歌語言張力的體現,好像就是通過我們平常說的繞圈子,顧左右而言其他等方法實現。詩歌為何要運用各種技巧繞一大圈表達感情,直接說明白不好嗎?
我們談文學作品時,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即高雅與通俗的區別,詩歌也是一樣的,寫的過于明白就流于低俗了。
就像我們發朋友圈,不高興時想在圈里抱怨幾句,可這是一種負能量??!我不想讓別人看出來我是在抱怨。所以我通常會換種形式,發幾句名人名言,發幾首表情達意的小詩貼上去足矣!
讀詩歌就像拉皮繩,詩歌的語言張力如何體現,還需要我們去仔細研究探討。
最后,感謝閱讀。
本文部分觀點源于網絡,如有不妥,敬請告知!我是漫言阿玥,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評論、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