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真實的法正是一個怎樣的人?
法正是個狼人,三國頂級謀士應該有他的位置!
在以劉備為核心的蜀國集團中,運籌帷幄的蜀國丞相諸葛亮,絕對是智慧的代表、謀略的化身,由于諸葛亮的光芒太過于耀眼,以至于法正的身影略顯暗淡,而事實上,法正為蜀國做出的貢獻并不遜色于諸葛亮。
諸葛亮主抓蜀國的軍事與政治,法正主抓蜀國的建設與外交,兩人雖然分工不同,但相佐相承,共同為蜀國的長治久安奉獻終生。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復制。”——諸葛亮如果說諸葛亮是蜀國集團中的“張良”,運籌帷幄。那么法正就是“陳平”,出奇制勝。
巧奪益州
決定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戰”過后,劉備打出了名聲,打出了氣勢,劉備集團從“小工廠”一躍成為了“上市公司”。
眼看著事業越做越大,但政策、制度、法律卻空空如也,身為軍師的諸葛亮忙于穩定后方建設一系列政治制度。
此時,剛剛加入劉備集團的法正得到了大顯身手的機會。法正初入劉備集團,便送給了劉備一份大禮,怎么回事呢?
法正原本是益州牧劉璋手下的謀士,但劉璋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導致法正倒戈劉備,法正與劉備里應外合搞垮了劉璋,劉璋倒臺后,劉備以益州為跳板率軍入川。
正既宣旨,陰獻策于先主曰:“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于內;然后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與璋會涪。北至葭萌,南還取璋——《三國志》三“狠”先生
萬事萬物,相生相克,陰陽調和,此消彼長。
諸葛亮為陽,法正為陰,二人構成了一幅“陰陽太極圖”,共同為劉備鋪平了走向霸業的道路。
為什么說法正為“陰”呢?
因為諸葛亮是一個懂“情懷”有“夢想”的人,做事穩重,講究風度, 而法正則是一個精明的“現實主義者”,法正的計策又“狠”又“毒”,殘忍精準,一步到位。
【計狠】
法正對以前的老板劉璋下手時,可謂毫不留情!
先是在劉備進軍益州時倒戈,打了劉璋一個措手不及。
再是猜測愛護百姓的劉璋,必然不會用勞民傷財的“堅壁清野”戰略來對付劉備,果不其然,劉璋坐以待斃,劉備順利攻占益州。
最后,法正為了讓劉備拉攏蜀中地區的豪門貴族從而穩定政權,勸說劉備迎娶寡婦吳氏,吳氏的亡夫劉瑁與劉備是同族,劉備認為迎娶吳氏不合理法,可法正卻認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了穩定蜀中復興漢室,違反理法又算的上什么呢。
“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于子圉乎?”——法正如是,法正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來到劉備帳下后,便搞垮了前任老板劉璋,并且他不拘泥于禮法,為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做法,也深深的影響了劉備在蜀中地區的政治格局。
【人狠】
漢水之戰,魏蜀兩軍在漢水之畔互歐,眼看蜀軍要敗,可作為總指揮的劉備卻不撤退,一心要和曹操死拼,眼看著魏軍射出的箭雨就要射穿劉備的天靈蓋了,法正突然擋在劉備身前,高呼要為劉備擋箭,劉備想了想,如果法正被箭射死,自己豈不是成了罪人?
于是收兵撤退。
“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矢下如雨,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遂退。”——《三國志》法正以性命為籌碼,勸說劉備撤退,他不是一個狠人,他是一個狼人……【心狠】
法正的“心狠”針對的是他自己。
劉備立志要做一位仁主,所以他以寬治國,以德服人,諸葛亮為人和善,注重口碑,斬個馬謖都要磨嘰半天,而法正從嚴治軍,賞罰無情。
劉備和諸葛亮不方便管的事法正來管,不方便說的話法正來說,臟活累活交給法正,把鮮花和掌聲留給劉備和諸葛亮。法正把自己的位置擺的非常好,所以,劉備視法正為知己,諸葛亮視法正為親朋。
身為劉備帳下主要謀士的法正,不僅計狠、人狠、心狠,情商還非常高,他雖然不如臥龍鳳雛的名聲響亮,但絕對可以稱之為是劉備帳下的肱骨之臣、蜀國的開國元勛。
“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擬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陳壽是個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