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的時候用兩個鐵棍找水的原理是什么?
“山腳、山半腰、河不遠”,“碎石帶下水汪汪,紅石頭下干梆梆”“兩山夾一嘴,地下必有水”,這些可以說都是民間打井最常見的土辦法。一旦“井址”沒有選對,那打下去不是不出水,就是水量太小,至于原因,可能是水井的深度還不夠,也可能是這個地方地下本來就沒什么水,所以,打井的要點當然就是找到水源。
別的地方不知道,但在我們四川農村,井水可以說是大多數人的飲用水來源,老家的那口水井就是我親眼看著打好的,但當時沒覺得有什么厲害的,一是認為打井的人肯定有辦法找到有水的地方,不然他們靠什么養活自己;第二,打井的地方本來就在田邊上,而且不遠的地方還有池塘那些,即便再沒有水,也總能滲透過去一點。
對于“打井的時候用兩個鐵棍找水”這事,別說是現在了,哪怕是二十多年前打井比較常見的時候,我也沒遇到過這種操作。至于這個東西的原理是什么,我也查了不少資料,其中看似最合理的一個解釋,那就是兩個鐵棒運用了與電法勘探中間梯度法類似的原理,但是,這個說法根本也解釋不同的,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利用平行金屬棒來找水,看上去就是一種民間技藝,并沒有用到什么電的東西,自然也就不用分析為什么是兩根鐵棍,而不是一根鐵棍了!
井水,在中國至少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以前談不上多大的工業發展,所以水質污染這個問題在以前那些年代并不嚴重。
喝過井水的人應該有這個感覺,它和自來水冬冷夏暖不一樣,夏天的井水也是非常涼爽的,以前不怎么講究的時候,只要口渴了,都是直接舀水喝夠,也沒出現哪里不舒服的情況。而且,井水的口感真的好,有點清甜的感覺,當然,由于不是每個地方都與四川的丘陵地帶一樣,地質條件不同,水的口感和其中含有的物質成分,應該都存在一定的差異。
聽媽媽說,在沒有打井機器的年代,那是完全靠人力往下“zhong”,這種原始辦法打出的水井,往往都存在深度不夠大的問題,只能通過增大水井的直徑來彌補,所以以前的水井看上去都比較大,我們村最早的那口水井井口看上去直徑都有一米多,更不用說水井里面了,視覺感知應該在2米以上。要知道這種深度不大的水井選址就更重要了,因為只有地下水源豐富的地方,才能在相對更淺的深度條件下保持比較穩定的水源,而我們村的那口老井,也正好打在田邊上,而且不是那種常年干著的旱田,而是經常都關著水的水田。
當然,現在社會發展了,科學技術也比以前先進了不少,所以,也有專門的地下水探測儀器,井水其實就是地下水的一種,至于到底是裂隙水、巖溶水還是基巖水,那就要看具體的情況了,像什么磁法、電法和重力法,這些都是間接性的探測地下水的方式,其中最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電法找水,原理也比較簡單,利用的就是二次時差法,地下會接收到兩種電流,然后隨著人工電場消失,二次電位衰減會有個差值,如果這個值是正數,那就說明地下有含水層,反之則是非含水層。
前面也說到了,農村打井的時候用兩個鐵棍找水,還真的沒有什么科學合理的解釋,我不說這是碰運氣那么絕對,但真的大概率上是打井人選了一個地理位置看著就有水的地方,然后用鐵棍走了下過場罷了。實際上,過去農村打井,也的確是主要憑借打井師傅的經驗來判斷的,比如前面說到的那些地理位置特征,就可能更容易打到有水的水井。
而且,也的確有打到很深也沒有水的情況,這個我也親眼看到過,雖然有的水井看上去位置間隔并不遠,但是,打好以后的不同水井,在出水量上還是存在差異,比如我們家后來打的那口水井即便干旱的時候,也能幾個小時出水好幾擔,但隔壁大伯家的水井就壓不出水了,我們兩家的水井也就隔了十多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