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炳亭和他的高效課堂?
我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李炳亭和他的“高效課堂”一直以來是個頗具爭議的“人”和“事”,想必大家都略知一二。我在這里重點談談“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相對于低效課堂而提出來的。之所以遭到質疑,主要原因是無限放大了學生的“學”,淡化了教師的“教”,使課堂變成了“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課堂倒是“動”了起來,但好多學校在推行之后并沒有真正帶來“高效”。熱鬧一番之后又回到老路上了。
我認為,不管哪種教學模式,除了是一種教學流程外,也是一種教學方法,亦是一種教學思想。
因此,在實施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其教學方法,理清其教學思想,其次才是掌握其教學流程,然后再結合教情、學情實際靈活應用。
否則就會被模式捆綁,陷入模式化的桎梏,不利于課堂的生成,不利于教學個性的發展。
尤其在當下這個知識更替迅速、教育思想林立、課改模式盛行的教育關鍵時期,作為教師,我們更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叩問教育的初心,以不變應萬變。
不管教育怎么發展,課堂怎么改變。只要教師這個職業還存在,有一個教學思想不能變,那就是“因材施教”。有一個教學原則不能變,那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兩主一線”教學原則。
“滿堂灌”“強灌硬注”固然不可取,但什么“去教師主導”“無師課堂”那更是想當然,根本不切合實際。
以學生為主體,就是把教學的重心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課改其實就是重構教和學的關系,諸如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等。但不管怎樣,教師的“教”少不了,關鍵是看怎么教。
教,實為指引、指導。指引方法,解決學生“如何學”的問題;指導思路,解決學生“不會學”的問題,即所謂教要教在關鍵處。一句話,有利于學生的教才是成功的教。
學,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貴在方法,重在效率。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交流、識記、練習等方式內化知識,提升能力。學,要真學實學,切忌搞花架子。
當然,作為教學主導地位的教師,還要不斷的學習充電,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最新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互聯網+”的新時代,教師更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信息教育素養。
總而言之,教育是引領,不是迎合。不管教育如何發展,只能是向“育人”的本位回歸。面對喧囂,讓我們堅守課堂主陣地,克服浮躁,以不變應萬變,在堅守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斷前行。
關于這個問題我就談到這兒,純屬個人觀點,不妥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我是頭條號“顆粒兒說教育”的原創作者,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們一起來思考當下的教育現狀,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愿我們的教育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