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航天員回來后多久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結束了為期183天的太空出差任務后,神舟十四號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宇航員已于4日20時09分,乘坐載人飛船成功著陸東風著陸場,回歸地球生活。
神舟十四號是我國空間站組合體之一,6月5日10時44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通過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執行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第二次飛行任務。
酒泉發射算下來,三名宇航員已在浩瀚的太空中工作和生活了6個月之久,飛行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比如完成了首次在軌交接、開展了大量空間實驗和技術試驗、完成了三次出艙活動,更配合完成了問天和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的交會對接和轉位。
“三人組”圓滿完成飛行任務后、在11月30日與神舟十五號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宇航員完成工作交接后,4日上午11時01分,載人飛船和空間站組合體分離成功,邁出了回歸地球的第一步。
神舟十四和十五號乘組9小時之后,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著陸,三人組出艙,狀態良好。
平安“著陸”古人云“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也側面反映出失重環境下的工作和生活與在地球上是完全不一樣的,難度和考驗可想而知。
像我這樣連坐個船都暈到七葷八素的人,很難想象太空生活的難度。
事實上,縱然宇航員是層層選拔出來的,也針對性的進行了大量的訓練,但對在軌駐留6個月的三名宇航員來說,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依然是一個極為嚴峻的考驗,比如各器官都要去適用失重的環境,骨骼、心血管、肌肉,甚至精神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挑戰和影響。
再比如,在失重的環境下,體液會頭向分布,出現頭痛、鼻塞等癥狀是再尋常不過的。
太空“漂浮”那么三位宇航員回來之后,需要多久才能重新適應地球1G的重力并恢復正常生活呢?醫監醫保團隊又會做哪些針對性的康復訓練項目呢?
其實同樣是在軌駐留183天,4月16日回歸地球的神州十三號已經給出了答案,具體來說,康復訓練包括以下幾項,每個項目持續的周期是不同的:
其一,現在醫監醫保車上進行各項指標的護理,這個過程需要1.5小時左右身體機能的恢復,在打開艙門的那一刻就開始了,醫監醫保會先幫助宇航員調整體位、服下口服補液,為的是更好更快的讓宇航員適應重力。
然后宇航員會被專人抬上一個抬送座椅,盡量避免在寒冷的環境中長時間的暴露,迅速送上醫監醫保車,隨后在車上開展各指標的監控和護理。
醫監人員醫監醫保車是專門為宇航員設計的特種服務用車,一般是一人一輛,車上配備了各種醫學監測儀器,而且空間可以達到12㎡左右,每輛車不僅配有專業醫生,且微波爐、空調、洗漱用品等一應俱全。
在醫保車上主要有兩項工作需完成,一是工作人員會協助宇航員脫下沉重的抗壓服,然后吃一頓樸素又有營養的飯菜以補充體力;二是對各項指標進行監測,比如血壓、脈搏、心率、血氧等31項,對其身體狀況做一個初步的評估和掌握。
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在1.5小時左右,是在從著陸場到前往機場的路上進行的,可謂爭分奪秒,又不耽誤接下來的醫學恢復隔離。
橙色特種醫監醫保車其二,專機飛赴北京,接下來正式進入隔離恢復期,這一過程至少需要4-5周時間在醫監醫保車上初步完成對身體各項指標的監測和護理之后,接下來乘坐專機前往位于北京的醫監醫保中心,正式進入隔離恢復階段。
隔離恢復階段又分為醫學隔離期和醫學療養期兩個階段,前者持續的時間是14天,而后者根據在軌時長和身體機能,一般在20天到30天左右,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
之所以把隔離恢復階段分為兩個階段,是有“門道”的,最大的區別在于醫學隔離期是完全封閉的,與外部環境進行完全隔離,不能與外部環境、外部人員進行接觸,只能由特定的醫學監護人員幫助宇航員進行重力適應、平衡訓練、步行訓練等方面的工作,讓身體器官和各系統有一個慢慢適應地球1G重力的過程,同時也會介入心理輔導;至于醫學療養期,這個階段就可以與外界進行接觸了,同時運動和活動量也會相應的增加,活動量的增加同時會提高心血管的能力、提高肌肉力量,是機能恢復和儲備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這4-5個周的隔離恢復階段結束之后,宇航員的免疫系統、生物鐘基本上就調整過來了,逐步走出失重的環境,身體各項機能也得到了初步的恢復。
神舟十三號返回時其三,以上階段結束之后,隨即進入恢復療養觀察期,為期3個月左右醫學隔離和療養兩個階段結束之后,隨即轉入恢復療養觀察階段。
這個階段與下一步的日常訓練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已經可以開始一些簡單的訓練,但還是以調養和觀察為主,絲毫不能懈怠。
這個階段非常的關鍵,能否把身體各項參數調整到飛天前的狀態,以及能否繼續執行接下來的飛天任務,關鍵看這個階段的調養和觀察。
這個階段持續的時間一般在3個月左右,當然,如果在軌駐留的時間相對較短,或者身體各項機能超預期的恢復,那么也可以適當的縮減。不過類比同樣在軌183天的神舟十三號,這次神舟十四號的三名宇航員估計療養觀察期也會在3個月左右:
神舟十三號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三名宇航員今年4月16日正式進入康復期之后,直到6月28日在北京航天城媒體見面,算下來已經過去了74天。
這次也不例外,183天的在軌駐留時間平了神舟十三號的在軌記錄,所以類比十三號,我們能公開與神舟十四號陳冬等3名宇航員見面,最短也得兩個半月之后了。
十三號乘組見面會其四,以上步驟全部完成之后,正式投入日常訓練,大約需半年的時間上述所有階段的康復、療養和觀察,其最終目的都不是簡單把身體各項機能都調整到普通水平上,而是要調整到能繼續承擔飛天任務的更高水平上。
舉個例子講,景海鵬和聶海勝兩位宇航員都曾經“三入太空”,景海鵬曾入選神舟七號、神舟九號飛行組,2012年46歲的他又與劉旺、劉洋一起乘坐神舟九號飛船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個人三次執飛,均圓滿完成了任務。
聶海勝更不得了,他的第三次飛行任務是在2021年,算下來1964年出生的他,還差3個月就滿57周歲了,是我國航天歷史上目前最“年長”的宇航員。
截止目前,我國已有16名航天員上過太空,而兩次或多次進入太空的,除了上文提到的景海鵬、聶海勝,還有劉洋、王亞平、陳冬。
試想一下,能多次承擔飛天任務,除了離不開自身的自律之外,還離不開背后的醫監醫保團隊,正是背后團隊的付出,才能讓宇航員們繼續入選飛行組。
所以,康養的目的絕對不只是把身體機能調整到普通水平而已,接下來還需要投入為其約半年的日常訓練,直至能再次達到飛天任務篩選要求。
王亞平綜上,鑒于神舟十四號3名宇航員在軌駐留的時間長達6個月之久,接下來的康復期不會短,大概約半年之后才能轉入日常訓練,而下次能入選飛天組,恐怕又是半年之后了。
其實康復休養對于宇航員,就像是升級版的運動員,想要保持一個良好的指標和身體機能、想要盡可能長的延長“職業生涯”,科學的康復休養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神舟十四號的三名宇航員能在醫監醫保團隊的幫助下,更快更好的適應地球重力,以更出色的身體條件迎接下一次的飛任務!
對此,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交流;碼字不易,給點個贊、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