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靖難之役的元兇是朱元璋?
明朝靖難這個詞不是朱棣率先提出了和“運用”的,反而是明太祖朱元璋,所以明朝理論上有兩次靖難。
洪武三年四月七日,洪武皇帝朱元璋封王儀式結束后,賜宴群臣和外戚于奉天門及文華殿。洪武皇帝朱元璋面諭群臣曰:“昔者元失其馭,群雄并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朕躬率師徒以靖大難,皇天眷佑,海宇寧謐。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長久長治之計。”
靖外難注意,“朕躬率師徒以靖大難,皇天眷佑,海宇寧謐。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這里的靖大難,在明朝歷史上也被稱為“靖外難”。是指朱元璋率領明軍(吳軍)驅除韃虜,平定諸強,開疆拓土,一統天下。靖內難洪武三十一年四月,也就是朱元璋去世前的一個月前的最后一個月敕書左都督楊文,任命他為北平都司總兵:
“朕子燕王在北平。北平,中國之門戶。今以爾為總兵,往北平參贊燕王。以北平都司,行都司并燕谷寧三府護衛,選揀精銳馬步軍士,隨燕王往開平堤備。一切號令皆出自王,爾奉而行之大小官軍悉聽節制,慎毋貳心而有疑志也”。
隨后他又給朱棣留下囑托和權利,并告知敕書左都督楊文之事:
朕之諸子汝獨才智克堪其任。秦晉已薨,汝實為長。攘外安內非汝而誰。已命楊文總北平都司行都司等軍,郭英總遼東都司并遼府護衛,悉聽爾節制。爾其總率諸王相機度勢,用防邊患,乂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勿怠。”
朱元璋的意思可能有兩個,第一是賦予朱棣總率諸王、節制諸軍的權利(來去是夢)。另一個震懾朱棣,告訴他已派北平的楊文和遼東的郭英以及谷、寧兩藩都在監視你朱棣。
總之,在朱元璋最后時刻,朱棣強忍著,算是野心一點也沒有暴露,他藩屏朝廷的能力反而讓朱元璋十分認可。
朱元璋不放心,還留下遺詔給榮國公、駙馬都尉梅殷:
“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敢有違天者,汝討之。”。
并且將統兵多年的第二代魏國公徐輝祖和已經鍛煉起來的左軍都督曹國公李景隆留給了朱允炆。
可見朱元璋設想是想外有諸子御疆(成敗皆空),內有忠臣輔政,但他擔心未來嗣君身邊還是會出現把控朝局的奸佞之臣,所以早就寫好了皇明祖訓:
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客觀地講,朱元璋棋錯一招,當時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都已經去世,在宗法上朱棣作為太祖長子,諸王長兄,其地位并不亞于朱允炆,而在這一點上朱元璋并沒有節制他。
其次,在政治軍事實力上,燕王朱棣無人能出其右,寧王,谷王、遼王(來去是夢)等朱家小弟都是燕王朱棣當年一點點帶出來了,他們對朱棣可比對朱允炆親多了。
最后,朱允炆積極地削藩政策廢黜五位親叔叔宗王,而且逼死湘王,已經動搖了諸王與朝廷的“親親之誼”,弄得各宗國人人自危,諸王們其心、其勢、其情必然倒向“大哥”朱棣。
總結綜上所述,說朱元璋是靖難之役的元兇是有點主觀,但也確實是他留下的一些“遺患”造成的,僅就朝廷與宗王之間:
第一,他留下很多看似平衡朝廷與宗國的制度和內外威懾力量,但他卻沒有詳細地去教朱允炆具體該怎么平衡和利用。
第二,朱元璋馬上得天下,卻沒有讓朱允炆過多地接觸軍事,巍巍武功之后是燦然文治,洪武之后是建文,缺少軍事歷練再加上朱允炆的文雅柔弱的性格,怎能是刀尖上舔過血的燕王對手,尤其是在任用將領和指揮方面更是如此,軍事上指望方、黃、齊這幫大儒有屁用,自殺成仁到還在行。
第三,朱元璋確實給諸子親王的軍權過大,尤其是塞王,除了本國的親王護衛,有的還能節制本區域內的(成敗皆空)軍隊,而且聽調不聽宣,極大的助長了塞王的實力和野心。
最后,很多人說朱元璋把功臣大將都殺盡了,才讓朱棣靖難時朝廷無人能統兵御敵,這其實不完全正確。
洪武二十六年,太子朱標死后朱元璋殺藍玉等人正是為了朱允炆,因為朱元璋肯定明白一個道理:明朝寧可宗室奪位也不能改姓,這就叫肉爛在鍋里。
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您的關注
圖片來源于網絡